经过四年翻新,维多利亚音乐厅与剧院终于换好新装准备与大家见面,音乐厅于7月15日正式重新启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作为特邀嘉宾见证这一刻。
四年的等待,维多利亚音乐厅与剧院终于换好新装准备与大家见面。
黑色的莱佛士雕像还是那座雕像,雕像前左右两个入口处的铁花栅栏仍是维多利亚样式,恢弘建筑还是白与灰,仿佛没什么变化,但一走入大堂,就被那舒适的空间感给震撼。翻新之前,从大门走入,廊道很窄,没几步就是楼梯和电梯。翻新后,电梯和楼梯被拆除,清出一条大走道,一眼望去,是面向旧国会大厦的后门;剧院在左,音乐厅在右,抬头是一线天的玻璃天井,钟楼和蔚蔚蓝天清楚可见。
“保留历史的每一层印迹,并创造最好的表演艺术场所。”这是负责翻新项目的W Architects设计团队负责人莫玮玮(57岁)的设计理念。
剧院空间缩小了
剧院是这个建筑群里最古老的建筑,1855年代始建,作为英殖民政府的市政厅,设有剧院和办公室,1883年政府机构搬离才改名为维多利亚剧院。剧院和音乐厅在二战中幸存下来,战后1950年代,两院厅几乎被拆除进行大规模翻新,增加了冷气设备。
那次的翻新,剧院空间相当程度扩大了,规模一直保留至2010年,此次翻新最大的工程,就是重建整个剧院空间。莫玮玮说,团队决定将剧院规模恢复到最早期的大小,重建之前被破坏掉的剧院内墙。新内墙与音乐厅原始的维多利亚式水泥雕刻墙相对,采用更扁平的水泥板,以不规则大小拼贴成墙,通过建筑手法铺排时代差异,而非一昧仿古。
翻新计划斥资1亿5800万元,国家艺术理事会理事长黎秀婷希望崭新的两院厅能更好地发展本地艺术图景。
新剧院而今是个黑匣子,因恢复内墙而变窄了,舞台另一侧也因重新规划卸载区收紧了空间,原本904个位子的剧院现在剩614个座位,空间小了。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音响效果,以及安排座位间更舒适的间隔距离。
莫玮玮说,为了创造出两院厅之间廊道的宽敞公共空间,缩小剧院是必须做出的调整。他还记得小时候常到两院厅看画展,但后来这个公共空间逐渐被累增的设备占据而消失。
对于3岁起就在维多利亚剧院演出的舞蹈家蔡适吉(30岁,聚舞坊创意总监)来说,舞台缩小难免有点失望,但即将在下周两院厅开放日回返剧院演出,她仍充满期待。“当时听到闭馆消息,很担心剧院会不会就这样消失了。如今能回来演出,感觉很亲切。我还记得那些工作人员,当时就像个大家庭。”
家的感觉还会在吗?
这个充满历史文化记忆的空间,向来洋溢“家”的感觉。新加坡交响乐团创团成员,本地著名小提琴家佘美幸(57岁)受访时,也念念不忘音乐厅给她如家的温暖记忆。
维多利亚音乐厅原名维多利亚纪念堂,为纪念1901年逝世的女王而建,1905年完工。二战时充当医院,战后人民行动党在此举行成立大典,许多政治与艺术大事件都在此发生。1979年新加坡交响乐团创立,纪念堂改为音乐厅,成为乐团的常驻表演场所。
佘美幸说,许多乐团成员的孩子都是在音乐厅后台长大的。那时候保安限制不如今时严格,充满人情味,每次演出,成员的孩子都在后台等爸爸妈妈,一代孩子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这种家的感觉在翻新后还会继续保持吗?的确让曾经在此留下深刻记忆的艺术家们又期待又忧心。
音乐厅看不到的隔音墙
音乐厅的基本结构都得以保留,两侧的厚重木门,厅内的白色雕栏立柱,都力求还原。踏入音乐厅或让人眼前一亮,座椅清一色改用白色坐垫与原木色架构,整个音乐厅以白、棕、绿为主。
负责声响顾问的英国设计师博尔特(Nick Boulter,58岁)说,音乐厅的旧天花板呈弧形,舞台上方也架设一个巨大反响板,其实不利于声音传导,因此他重新设计了新天花板,由典雅的方形结构拼成,一方面充当冷气出口,一方面以不同层次的截面回响声音。
最大挑战是如何减少噪音,力保寂静无声。这是旧音乐厅长期为人诟病的一点,声音总是从侧门边溜进来干扰听众。博尔特将厅内旧木门封死,在门的背后筑一道隔音墙,另一端则仿造了木门,没仔细看还以为外面的木门就是里面的木门,实是暗扣了一道美观又实用的隔音墙。
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水蓝说,现在新加坡就像个拥有两把好琴的音乐家,能按乐曲特色选择。未来,巴洛克和浪漫时代的乐曲将更多选在维多利亚音乐厅演出,这个表演场所适合精致室内音乐;其他大型交响乐曲如马勒、德彪西的作品,则继续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
此外,为保古意,莫玮玮的团队还特别将旧剧院的木椅解构,改装成新剧院的独特配件。数百个木椅椅背以拼贴方式,将三楼的办公室包裹起来,形成剧院外的巨大装置艺术。
旧座椅的金属零件则摇身成为剧院内壁反响木板的重要元素。设计师根据零件不规则的形状雕磨出表面弧度形状不一的木条,根据回响原理,排满整个剧院内壁,具备功能性,也作为记忆象征,让新旧剧院有了符号性的关联。
至于连接两院厅的钟楼,还是那个钟楼,楼顶的钟还是1906年的钟,只不过发条器改成全自动的了。
重温昨日的辉煌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位于新加坡行政文化区中心,是新加坡所有历史最为悠久的多功能建筑中的一座。这座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时期殖民地标拥有独特的帕拉迪奥式钟楼、意式窗户与粗面圆柱,在其近 150 年的历史中,除了曾作为艺术文娱中心外,还担任过市政厅、医院以及战犯法庭等多重角色。
这座建筑的历史迷人而深远。事实上,令人吃惊的是,建筑最初的设计并非为剧院。这座由优秀建筑师 John Bennett 设计的建筑在 1862 年开始了它作为这片新殖民地市政大厅的使命。而其两层之中的每一层都拥有两间宽敞的大厅,使其具备了成为音乐厅的要素。不久,在白天建筑内充斥着市政雇员的匆忙脚步的同时,晚上这里却成为了众多业余团体忙着表演奏乐的场合。
当维多利亚女王于 1901 年去世时,殖民政府决定为她竖立一座纪念碑,将现有市政厅旁的公共大楼作为献礼,以纪念她长久以来的英明领导。他们明智地决定保持连贯性,让新建筑与老建筑保持同样的风格。
新建筑于 1905 年竣工后被命名为维多利亚纪念馆,而几乎同时,经过整修后的市政厅成为了剧院,两座建筑之间的空地则修建了一座华丽的钟楼。这项改造工程(将大楼改为三个不同的部分)于 1909 年完工,此后维多利亚剧院正式开放。
在二战前夕,维多利亚剧院与纪念厅曾举办了许多场音乐会、音乐剧与戏剧,包括 1930 年由 Noel Coward 带来的演出。在二战中,它幸运地躲过了日军的空袭轰炸,在日治时期,由于在城市中的战略位置,这里曾作为医院救助伤员。
到了和平时期,它仍然是许多大型政治事件的见证者,其中就包括 1954 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成立。而在 1962 年,曾在政府大厦草场矗立了多年的新加坡奠基人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原本的铜像被移到了大厦前。在新加坡交响乐团于 1979 年进驻后,这座大楼更名为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
●音乐厅重启首场正式活动
时间:7月15日18:00
嘉宾:李显龙总理/受邀入场
●音乐厅重启首场公开音乐会
新加坡交响乐团:海顿交响协奏曲
时间:7月16日19:30
票价:20、32、55、72新币
购票:http://sistic.com.sg/或拨打63485555
●维多利亚两厅院开放日
7月19日-20日 10:00-19:00
表演嘉宾:唐四重奏、聚舞坊、交响管乐团等
入场免费
Victoria Theatre and Concert Hall
11 Empress Place
Singapore 179558
(图文信息来源于早报网及Your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