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高调纪念他,其实他在新加坡生活更久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今天,人民日报高调纪念他—-陈嘉庚。

640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泽东对陈嘉庚的赞誉。1874年10月21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集美区)的他,在17岁(1891年)时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

1904年创建“新利川黄梨厂”。当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他即用2000元购了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进而大面积种植,到1925年,他已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

他靠种植橡胶树发财,被誉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在上世纪20年代最辉煌的时候,他的企业遍及五大洲,与48个国家有生意往来,手下的雇员达3万多人,而当时新加坡的总人口远不足一百万人。

640(2)

陈嘉庚在实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并全力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在新加坡,他同样不遗余力投身教育,1919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现名新加坡华侨中学,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的最高学府,也是第一所主要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中学。

640(3)

▲华侨中学主楼前陈嘉庚先生的塑像

640(4)

▲雕塑下的纪念文字。不时有人仰慕陈嘉庚捐资办学事迹,特地前来瞻仰!

其实,本地虽然没有陈嘉庚纪念馆,吉隆坡就有,倒有陈嘉庚基金,前几年就在新加坡举办了基金成立三十周年暨筹款的盛大晚宴,座上嘉宾就是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博士和时任中国驻新加坡的大使魏苇。

为啥在新加坡没有高调宣传他?据说,就据说呵,因为他临老,把大部分钱财都拿回去支援建设新中国了。好在他的群众基础好,就在华侨中学校门外的滨海市区线地铁站DT8,几近更名,终于还是命名成了陈嘉庚站。

640(5)

 

2008年8月,陆路交通发展局首次邀请公众为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工程的九个地铁站命名。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位于华侨中学校门前的陈嘉庚地铁站(Tan Kah Kee)。这个地铁站入围的三个名称分别是:公爵夫人站、华登站和嘉庚站。

当时,华中董事会就坚定认为,陈嘉庚既是华中的创办人,又是新加坡先驱人物,如果只取“嘉庚”两个字来命名,实在不能完整反映出他的历史意义。

终于,华中董事会赢了。当局接受建议,最终敲定以“陈嘉庚”作为地铁站的名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