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财案声浪表决过关,因安华要求反对党议员“别站起来”?

马来西亚2021年财政预算案今午(26日)大跌众人眼镜,在国会下议院短时间内以声浪表决通过二读,并未上演原本预料将斗个鱼死网破的记名投票。

由于首相慕尤丁的国盟政府在国会下议院仅掌握微弱优势,这场财案表决原本被视为“一个都不能少”,财案没过等同于政府失去多数议员信任,必须下台。

国盟政府日前有一名来自巫统的议员过世,加上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表明不参与投票,国盟政府在共有222席次的国会只掌握了112席,同样因议员逝世而少掉一席的在野阵营则有108人。

反对阵营的希盟、执政阵营的巫统,乃至前首相马哈迪的斗士党先前都有领袖不断放话,如果财案不按他们的建议作出修改,就会投下反对票。

数目非常接近,一旦国盟阵营有至少两人跑票,就有可能导致财案不过关并引发一连串政治危机。

然而,正当全国焦点都集中在国会,想在记名投票中观察马国朝野势力是否支持财案乃至现任政府时,国盟政府的第一份财案却在一片熙攘中“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01126 zafrul.jpg
本日通过的财案是国盟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份财案。站者为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马新社)

声浪表决不是重点,反对派“站不起来”才是

严格来说,尽管事关重大的财案以声浪表决乍看之下似乎有点草率,但在程序上却是完全合法的。

马国今天的财案表决之所以引来这么大的争议,其实应该归咎于反对党议员“没站起来”。

所谓声浪表决,是国会议长可根据现场议员同意及反对的声浪大小,来判定法案是否通过,这在沿袭英国西敏寺制度的各国国会,包括马国国会都是行之有年的表决方式。

但声浪表决能成事的前提,是没有议员反对。

根据马国国会的议会常规,只要有任何议员质疑声浪表决的结果,且获得至少15名国会议员的附议,议长就必须采取记名投票(bloc voting)来重新表决。

还原现场状况。

国会直播视频显示,国会议长阿兹哈先要求在场议员以声浪表决财案,并裁示“赞成”的声音大于“反对”。

诚信党议员玛夫兹率先要求记名投票,不过之后总共只有13名议员站起来附议,不足15人的门槛,因此阿兹哈在国会秘书计算后,宣布无法进行记名投票。

 

据《当今大马》统计,站起来的13名议员分别来自诚信党(6人)、马哈迪派系(4人)、砂拉越全民团结党(1人)以及公正党和民行党各一人。

换言之,绝大多数的反对党议员并未站起来要求记名投票,导致凑不满15人。

是椅子太舒服还是脚麻站不起来?

拥有108人的反对党阵营居然连区区15人都凑不出来的消息在马国炸开了锅。

20201126 tv.jpg
财案“一帆风顺”的表决过程令人大跌眼镜。(马新社)

都是安华的错?

受疫情冲击,总额3225亿令吉的2021年财案是马国史上耗资最庞大的财案,但其中部分内容,如被讽为“大内宣”的特别事务局竟能获巨额拨款也引来了不少争议。

表决前大声嚷嚷批评财案内容的反对党议员为何都在最紧要关头软了下来?

《星洲日报》报道,有不具名的公正党议员披露,希盟议员在财案进入表决阶段时就收到了WhatsApp通知,因此才决定不要求记名投票。

该名议员被问及不要求记名投票的原因时,只回应:

“去问安华!”

《当今大马》报道,民行党议员俞利文则表示这是来自“领导层”的决定。

另外,综合《星洲日报》及《当今大马》报道,有数名不具名的希盟议员爆料,不要求记名投票的指示来自公正党主席安华。

“我们被国会反对党领袖要求,不要站起来。”

有议员透露,安华宣称来自巫统的反叛议员已表明他们不会反对财案。

若反对党在记名投票环节败下阵来,那就意味着慕尤丁获得了多数支持,因而巩固自己作为首相的合法地位,而这是先前声称可取而代之的安华所不乐见的。

其中一名议员也强调,他们其实并不认同安华的决定。

部分有意安抚民怨的反对党议员如公正党的郑立慷及民行党的俞利文,则试图以他们只是“没有要求记名投票”,而非赞成财案”来缓颊。

一些民行党二线领袖,如马六甲州议员郭子毅和雪兰莪州议员黄美诗也在推特上发出质疑,要求解释。

20201126 muyhiddin.jpg
财案通过意味着慕尤丁(图)的相位依旧妥妥当当。(马新社)

安华稍后已证实他的确要求两个盟党民行党及诚信党勿支持记名投票,因为他不希望希盟被认为是在拒绝财长东姑赛夫鲁所宣布的新措施,包括给予前线人员、农民及渔民更多的补助津贴。

尽管民行党秘书长林冠英及诚信党主席末沙布对此强烈反对,但安华最终成功说服他们。

他强调,反对党仍会在来临了的委员会辩论阶段,要求各部门的预算以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

20201126 anwar.JPG
安华证实是自己指示反对党议员勿提出记名投票。(路透社)

国盟政府势弱,反对党原本被认为在此次财案说话会很有份量。从今天这波操作来看,他们似乎又打烂了一手好牌,安华的解释未必能说服支持者。

他们更想看到的是,或许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斗志,而不是未战先降的妥协。

经此一役,原本风雨飘摇的国盟政府若从此四平八稳,安华可能是最大“功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