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疾病(冠病19)疫情期间的阻断措施,已经还未到来的种种后续都显示,经济衰退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
如果公司企业最终走到裁员这一步,谁会先首当其冲?
答案是:
外籍员工。
本地大约有115万外籍员工,当中包括持有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S准证(S Pass)和工作准证(work permit)的人,女佣除外。
而这群人当中,又以从事旅游、食品、饮料和交通行业的外籍员工最有可能被裁员。
根据《海峡时报》的报道,人力资源公司仁立国际(PeopleWorldwide Consulting)执行董事梁昌国说,有报道指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期间,公司已开始削减成本和裁员,通常第一刀会“开”在外籍员工身上。
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CA国际(ECA International)亚洲区域总监关礼廉也告诉《海峡时报》说,
从事旅游、食品、饮料和交通行业将面临非常严重的裁员风险,因为这些行业不仅雇用了相对大量的外国员工,还是受到冠病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
不过,关礼廉补充说,
外籍员工所担任的职位通常很难招到本地人,因此被裁的风险将取决于他们所在行业的复苏速度。
外籍员工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尽管病毒阻断措施(Circuit Breaker)期间,生意减少或必须停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不过这些企业都尽最大能力留住外籍员工,只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虽然政府豁免了两个月的外劳税以及与发放外劳税回扣,借此帮助企业留住外籍员工,但是到目前为止,对雇主帮助最大的雇佣补贴计划(Jobs Support Scheme)只覆盖本地员工。
在政府宣布的豁免4月和5月外劳税计划下,本地雇主每聘有一名持工作准证或S准证的客工,可在5月和7月获得两笔750元的外劳税豁免,总豁免额为1500新元。
另一边厢,在雇佣补贴计划下,那些聘请超过190万名在职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雇主,五月和六月的本地员工薪金的首4600元,可一律获得政府75%的补贴,相当于最高3450元。
在接下来的月份,航空业和旅游业仍可继续获得75%的薪金补贴,食品服务业和其他领域则将分别获得50%和25%的本地员工薪金补贴,直至今年底。
ECA国际亚洲区域总监关礼廉说,雇佣补贴计划虽然不会直接降低雇佣外籍员工的成本,却能帮助雇主有效管理总体人力成本。
经营印度煎饼餐馆Mr Prata的Abdul Sukkoor告诉《海峡时报》,他们目前聘有28名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持有工作准证或S准证的外籍员工。旗下的5家餐馆的营业额至今已下降了一半,而光是支付50名员工的全薪,就占了总利润率的30%左右。
Abdul Sukkoor说:
“我们目前只需撑到下个月(病毒阻断措施结束),希望到了6月情况会好转。”
他说,他需要留住这批外籍员工,为业务恢复正常做好准备。
据《海峡时报》报道,同样雇佣了约200名马来西亚人的保安公司的老板Gary Haris受访时也指出,它们不得不动用公司的储蓄来支付员工的薪水,并为那些受到马来西亚的行动管制令(简称MCO)影响而无法回家的员工提供住处。
其他公司则不得不出下下策——裁员。
美国资讯科技公司Virtusa的亚太区、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人力资源部门主管Edwin Sudhakar告诉《海峡时报》,当公司手上的项目结束时,那些参与项目的外籍员工将会回到他们各自源国的Virtusa分公司,不过前提是有空缺。
目前因为世界各地的业务增长都很缓慢,为他们寻找其他工作机会极具挑战性。
有一小部分外籍员工则因为疫情暴发,希望可以回到家人身边,而申请迁回国。
我国外籍员工疫情首四个月减少了2万2200人
据人力部给《海峡时报》提供的数据,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除女佣外,本地雇用的外籍员工总数减少了2万2200人。
人力部部长杨莉明上个月曾解释说,原因之一是,为防止境外病例输入而实施的旅行限制,导致了一些外籍员工无法返回新加坡。
由于全球各地都有此类限制,外籍员工们选择留在自己的国家,就直接导致一些公司出现暂时的人力短缺。
保安管理公司翔鹰(AETOS)不得不重新部署并利用它的后备人员来填补那些依然“困”在马国的员工的空缺。
在提供法律援助公司上班的John(29岁)来自菲律宾,他的S准证在雇主申请清盘后的两天后(4月15日)被取消了。
虽然他目前还不清楚失业是否因为冠病疫情而造成,但这意味着他只有30天的短期探访证的时间来找到另一份工作。
他告诉《海峡时报》:
“我们都做好了公司会削减成本的准备,但这消息让我们震惊不已。因为如果公司让我们减薪300元,至少我还有一份工作。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找工作是不可能的,企业在削减成本的时候是不会聘请外国人的,尤其是在豁免外劳税以及与外劳税回扣期结束之后。
目前他的求职之旅以及延长签证的申请都不成功,他计划本周返回菲律宾。他已经从银行提出储蓄来支付了该缴付的税款和账单。
光是4月本地就有8663盘生意倒闭
根据《商业时报》取得的资料,受疫情冲击,今天首三个月,每月有4514个至5082个商业实体(business entities)倒闭。4月份至今共计有8663家倒闭,不仅比3月多一倍,与沙斯和金融危机同期相比,也一样翻倍。
沙斯期间,4月份的商业倒闭数目不到2500家。金融危机时期也少过4000家。
若根据行业来分析,上个月的8663倒闭的商业实体中,餐饮业占了403家。这跟第一季度每月约一两百家相比也明显有所增加。
零售业则更为惨淡,4月份共有918家商业结业,第一季度每月则为351到539家。
生意倒闭也意味着未来失业的人数将会更庞大。
联昌银行私人银行经济师宋生文告诉《新明日报》说,这相信只是倒闭潮的开始。
接下来数字是否会恶化,就得看将商家们采取什么样的阻断措施和社交距离计划。此外,全球疫情也是另一关键。
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经济师蔡学敏也告诉《商业时报》说,最糟糕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6月份,多数企业的雇佣补贴计划将大幅下降,从75%降至25%,延迟6个月偿还贷款的限期也将结束。”
看来,我国的经济复苏离“拐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就算有神丹妙药,恐怕也很难“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