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壁龛牌匾由大理石换成石英石 环境局也被蒙在鼓里

试想想,如果你家装修时指明要使用大理石,结果装修完移交后却发现大理石被替换成石英石,货不对办,你肯定心里不舒服,也会与装修商据理力争。

如果在装修“死后的家”(安置骨灰瓮的壁龛)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相信无论是谁都会抓狂吧。

受比达达利新镇发展计划影响而须让路,在2013年由建屋发展局宣布拆除迁徙的翡珑山骨灰安置所和殡仪馆(Mount Vernon Columbarium)内的2万个骨灰瓮,自2015年10月起已陆续迁移至国家环境局属下的万礼和蔡厝港政府骨灰瓮安置所,如今已有1万3000个骨灰瓮完成了迁移程序。

据《海峡时报》报道,今年6月有家属发现,蔡厝港政府骨灰瓮安置所内用来封闭壁龛口刻写亲人姓名和贴示照片的牌匾,所使用的材料似乎跟以前在翡珑山的不一样。

被大理石行家的亲属揭穿

67岁的退休教师蔡文福(译音)告诉《海峡时报》:“父亲1981年去世时,(骨灰壁龛的牌匾)当时装的是白色大理石。我们原以为新的骨灰壁龛牌匾也会采用大理石,但是却发现新的牌匾质量很差,不像是大理石。”

于是,蔡文福当月向国家环境局递提出投诉。

本月初,蔡文福在澳洲经营大理石加工厂的妹妹和妹夫看到父亲的壁龛时,也证实了蔡文福的怀疑是正确的。“他们告诉我,材料并非大理石,而是一种合成材料。”

环境局日前受询时告诉《海峡时报》,在接获蔡文福投诉后,他们就将牌匾的样本送去化验。化验结果显示,新的牌匾的材质的确是石英石,而非大理石。在已经迁移的1万3000个壁龛当中,有8600块牌匾是石英石所制,其余的4400块则符合规格,采用环境局所承诺使用的大理石来制作。

红蚂蚁爬了一遍环境局官网,发现当局早前确实对公众作出承诺,将为申领人免费提供一个标准的壁龛大理石牌匾:“there will be no cost to the claimant for provision of a standard niche marble plaque.”

2018-09-25.png

既然作出承诺,那就不是家属无理取闹,而是名正言顺要求环境局兑现承诺。

当局在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联系所有受影响的家属,表示愿意免费为他们替换成大理石牌匾。

国家环境局:肉眼难以识别

国家环境局发言人告诉《海峡时报》,一般人用眼睛看是很难分辨出封闭壁龛口的石材,究竟是大理石还是石英石。

该发言人说:“我们只能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确认牌匾的物质。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将从这个事件中汲取教训,在今后的投标中会加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有独立验证的这项要求。我们也认真看待承包商违反合同材料规格条款的情况。”

网民:承包商在搞鬼

不少网民觉得这是承包商从中搞鬼,应该是想偷工减料、降低开销,所以才选用“狸猫换太子”这一做法。

一位名叫Pasakorn的网友留言说,新加坡在节流方面真的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也有网友觉得承包商这种赚死人钱的做法,对往生者大不敬:

石英石不见得比大理石便宜

任职于蔡厝港大理石公司的陈达仁(译音)告诉《海峡时报》,石英石虽是人造石,但它的价格却不一定比大理石便宜。由于大理石具有天然纹理,造型美观,所以广受欢迎,很多新加坡人在制作壁龛牌匾时都会选用大理石,这在本地已形成一种传统。

陈达仁还说:“大理石是天然形成的,石英石则是人造的。两者没有可比性。”

一个天然,一个人造,确实没有可比性。

红蚂蚁上网咬了一圈,发现在新加坡,普通的大理石每平方英尺的售价介于16新元至200新元不等(越厚越大片越贵),两公分厚的石英石售价则在每平方英尺80新元至95新元左右。

从小面积来比较,价格差距不算太大,但一旦涉及8600个牌匾的面积,差价就相当可观。

这次的“鱼目混珠”情况,究竟是因为国家环境局的疏忽导致货不对办,还是承包商偷工减料?短时间内或许不会有定论。

红蚂蚁倒是觉得,国家环境局在事发后没有推卸责任,反而知错能改,主动提出免费更换牌匾的举措,是相当可取的。

毕竟错误已经发生,终须追究责任。在安抚好家属的情绪后,接下来应该展开调查找出背后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材料短缺而不得不改用石英石,那承包商究竟采用了哪种规格的石英石,是“吃亏了”,还是占了环境局和家属的便宜?还有,为何事先没有征得家属同意就擅自更换材料?

壁龛牌匾虽属于“生死问题”范畴,但毕竟对民生的影响还不算太大。如果不亡羊补牢,日后扯出更严重的“生死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