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余光中逝世 原来他和新马有这样的渊源

台湾知名诗人余光中今天惊传在高雄逝世,享年90岁。余光中写过一首传遍两岸三地的《乡愁》,他的死讯传出后,大陆微博上一小时内马上涌进70万网友哀悼与搜寻相关新闻。

今夜星空非常希腊

在本地,40几岁、50岁以上中文程度还不错的新加坡人也应该认识余光中,读过《乡愁》,也看过余光中在上世纪60年代写的新诗“重上大度山”。里头一句“星空,非常希腊”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这句子不合文法,但也有人认为创作手法不落俗套,余光中不愧就是“语言的魔术师”。

1975年6月6日,“台湾民歌运动”因为青年杨弦举办个人新歌发表会,唱了八首以余光中新诗谱曲的作品而揭开序幕。民歌风向新马一带吹来,校园音乐开始起步,新加坡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新谣。

梁文福给余光中的《江湖上》谱曲

新谣才子梁文福在2004年5月于《联合早报》副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他在1990年发表了一首将余光中的作品《江湖上》谱曲而成的歌。从“一双鞋,能踢几条街?一双脚,能换几次鞋?”唱到“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而余光中曾在他的诗集中说明,他是听了美国诗人作曲家鲍勃·迪伦(Bob Dylan)创作的民谣《在风中飘扬》(Blowing in the Wind)而产生创作《江湖上》的意念。换句话说,《江湖中》的灵感就来自《在风中飘扬》,而原创者鲍勃·迪伦就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余光中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这位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老作家,在捍卫文言文的立场上十分坚持。近来,台湾民进党政府有意大幅删减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比例时,他发声力挺,抗议政府的“去中国化”行径,并强调“如果把文言文抛掉不用,我们就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

2009年义安理工学院演讲 强调古文是一切中文的基础

2009年,余光中受邀到本地义安理工学院演讲时就也强调,在一个逐渐西化,以白话为主流的社会中,文言文并非完全没用,事实上我们每天说话和写文章,都在与文言打交道。

16400e00U.jpg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80岁)应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之邀,于2009年9月5日下午2时在义安理工学院礼堂“连士升杯青少年美文比赛2009颁奖礼”上发表专题演讲《华文与英文,文笔与译笔》。(联合早报)

在演讲的最后,余光中还和上千名读者一起朗诵他的诗作《民歌》。据了解,余光中的诗作曾列入本地中学华语教材中。

余光中的父亲早期在马六甲与麻坡执教

余光中与南洋的渊源还不止这些。2015年,在第13届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的颁奖礼上,余光中公开谈到,他的父亲早期曾在马六甲与麻坡执教,更曾升任校长。余光中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已经建立强大的谱系,人们一般谈论华文文学总是说两岸三地,其实应该是三岸四地,应该包括马来半岛与东马的文学版图。

“读者”变“观众”和“听众” 余光中忧科技影响华语水准

老作家在2009年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曾对电脑与影视科技影响华语水准的现象感到忧心。他说:“随着电脑与影视科技的发达,透过文字的书写活动已渐渐被影像媒体取代。现在的媒体跟过去不一样,‘读者’都变成了‘观众’和‘听众’,但是读者和‘观众’毕竟是不同的,观众是比较被动的,看电影、电视剧、甚至听于丹演讲,只是单纯的观众和听众;电视上有个故事在你面前展开,观众很自然的就接受了。”

余光中认为,读者读一本书是有所参与的,借由文字细细体味文章,只有好好掌握了文字才能把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得懂。因此怎样把年轻人拉回来做‘读者’是很重要的。他说:“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一直想做的,是拉一些‘观众’回来成为‘读者’。”

老一辈作家的努力恐怕是徒然的。当下科技越来越发达,‘观众’和‘听众’难变回‘读者’的现象愈发普遍,台湾的情况或许好一些,而新加坡整体的华语水平已惨不忍睹。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住了几年,他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修读外文,22岁迁居台湾。1974年至1985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任教,这段期间是其黄金岁月,创作出163首诗作及25篇散文。1985年9月离开香港回台,长期定居高雄。余光中曾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余光中被大陆网民视为“两岸统一”的精神代表

余光中的新诗选用字句浅白易懂,描摹景象栩栩如生,他的多篇作品被两岸三地的教科书收录。在他上千首诗中,又以1971年创作的《乡愁》最常被人提及。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身在台湾的人对“大陆在那头”的深切感怀。因此不少大陆民众视余光中为“两岸统一”的精神代表之一,老作家的逝世,让不少大陆网民对”两岸尚未统一”表达惋惜。

155435780.jpg2013年12月29日,以“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诗意中国”为主题的2013两岸诗会高端论坛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中新社)

大陆官媒环球网对余光中的死讯下了这样的注解:“余光中突然病逝,两岸失去一抹‘乡愁’。”

2003年,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纽约谈到台海问题时,也借用《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名句,感性地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海峡两岸的人民,都生在一个根上,都是自己的同胞和骨肉。” 

台湾民众态度较不一

有别于大陆民众一致深切缅怀,台湾民众的态度更为多样。

20171214.jpg2011年4月6日,余光中(右)与陈怀恩导演出席《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电影发布会。(新华社)

据BBC报道,比较多见的是,不少网民在推特和面簿上用”余光中“R.I.P”(安息吧)表达缅怀。也有相当部分在表达负面声音。比如,有网友在推特上表示,余光中是其国中的梦魇,因为”他的课文很无趣”,“无聊到在课本上乱画”。总体而言,台湾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在数量上远少于中国大陆。

李敖骂过余光中

余光中在台湾文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的文学作品和文人性格呈两极评价。梁实秋曾赞:“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但陈映真曾质疑余光中在当年乡土文学论战中,将他文章中引述的马克思言论一一标举加注,然后寄给当时国防部总作战部,告发陈映真的政治倾向。李敖曾批余光中“”文高于学,学高于诗,诗高于品”,还指余光中过去反对共产党,后来却经常在大陆游走。

诗人的乡愁何处寄放?

余光中在2004年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说,他的文章是在1982年传进大陆,他是在1992年再踏上大陆。

“乡愁”诗人多次走访中国大陆,让他魂萦梦牵的故乡到底是哪一个?是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还是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夏志清认为,余光中所向往的中国并不是台湾,也不是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大陆,“而是唐诗中洋溢着‘菊香与兰香’的中国”。或许,唯一让诗人感到安慰的是,他长期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着台湾海峡。他感叹道:“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

诗人的乡愁又是寄托在哪个地方?出生地南京?成长地重庆?祖籍地福建永春?还是终老地台湾?物是人非,老诗人那一代的中国人大部分已经作古了,景象早已改变,中华文化的保存也不完整,他记忆中的中国恐怕早已不是现在的中国。那浅浅的海峡,跨过去了,也跨不过去。诗人一辈子的乡愁,注定只能化作一张张的邮票和船票,最终随他孱弱的身躯一起走进坟墓里。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一头

大陆在那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