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海星吸“烟”的日子

引言:新传媒8频道推出《星期二特写:钟声响起时》节目,介绍八所传统华校的转型和变迁历程。这八所学校是:南洋女中、华侨中学、立化中学、南侨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学、中华中学及德明政府中学。第一批九所特选中学当中,中正中学、海星中学和圣公会中学这三所学校没有入列。在2000年成为第十所特选中学的南华中学也未获介绍。“红蚂蚁”找来中正、海星、圣公会及南华的校友执笔,补上这个缺。撰稿人从校友的角度,谈谈母校的特色和历史,并与读者分享回忆中,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那些年,别人有黄城、绿园、白云岗等用以昵称校园的雅号,我们却只能有个翡珑山,听了都让人觉得乌烟瘴气的。多少个摸黑的清晨,为了避免上学迟到而抄捷径穿过比达达利坟场步行那十来分钟;赶不及朝会就会跟其他沦落人在骨灰排位间跟纠察员玩捉迷藏。那种拾墓而行的体验,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以墓碑为“地标”

20170814-Bidadari.jpg

从起初担心扰往生人安宁的战战兢兢,到后来对坟场了如指掌,穿梭自如,走在其间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平和安宁,感悟人生不过如斯;同学之间甚至是以XXX的墓碑为“地标”,邀约在坟场里会晤,然后一起上学、嬉戏,甚至逃学。现在坟场已清除,兴建另一批令人欣羡、价格连城的“民房”。几周前老板的家属成员辞世,到其中的殡仪馆治丧处吊丧,不禁哀悼又一处城市回忆和景观线的逝世。

球疯

20170814-Maris Stella basketball.jpg图片由作者提供。作者是后排穿灰色上衣者。

对篮球疯狂的程度简直无法形容。读下午班时,却清晨6点半准时到校门报到,摸黑在篮板下搏斗,一边看着学兄们拉篮圈、扣篮的神气。当时校内篮球风行,大家各组各的球队,最顶峰的时候单是同一年级里有16支队伍之多,足够打联赛。我们课室门口有一条长长的梯阶通往篮球场,临着休息或下课钟声敲响前,就会先看到篮球拾级滚跳到球场上……,钟声一响起,大伙就都往球场上冲。打完了一整个早晨、下午和黄昏的球,又还各自到民众联络所和代表的选区球队,继续练球。日复一日。

真搞不懂,年轻哪来那么多的精力?如今老来也只剩腰酸背痛的提醒和遍体磷伤的记忆。

华文好窘

海星是九所语特中学之一,向来非常注重华文。

记得中四毕业那年,有幸代表学校参加校际华文问答比赛。笔试之后,我的这支“候补”队伍不小心挤进了决赛。虽然最后因经验不足只落得了第三,但也还是为着是决赛中唯一的男校代表(向来都是女生的天下)而引以为豪。那个令我得意了几天的奖杯,几年前搬家的时候终于决定丢掉了。但丢不掉的却是心中慢慢对中文在本地的窘境的心灰意冷。

年前有机会到其中一所语特小学教双文化课程的翻译部分,惊觉原来本地学生的华文程度,竟然比普遍大家以为知道的,还要惨不忍睹。

后生可“危”

更纳闷的是,年初小女上小一,隔了姐姐五年之差,课本都经修订须重买了。买完书,拿起华文课本时,《华文课本》竟然变成了《欢乐伙伴》。我顿时咋舌!改个题,挂个羊头就希望学生对学习华文感兴趣吗?官方都会在推介礼上出糗,岂能对小朋友有所要求?

文化,是传承,还是累赘?

也许是时候重新检讨,找个折衷的切入点和关联性,重新分析划定语特学校在新时代的使命,而不是老想些治标不治本的短浅对策。要不,小朋友们倒成了后生可“危”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