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暗牌”的“底牌”

新马一带的公众,即便是年轻一代,提起“暗牌”,大家都耳熟能详,知道那是指便衣警察,也就是警探或探员。

根据警察部队在1985年出版的《为国服务》(In The Service Of The Nation)一书内的专文透露,第一支便衣警探小组是在1862年成立,主要是抑制私会党活动与减少暴力罪案的发生。

1903年,小组改组扩充成为刑事侦查局(简称CID,俗称“暗牌厝”),并由一名华人探长率队,专门对付私会党徒,处理持械抢劫,军火走私,以及谋杀等重案。同年,为了完善侦查工作,设立罪犯掌纹收集组,罪犯情报组也在两年后成立。

揭开“暗牌”的“底牌”

1906年成立的第一支“暗牌”队。(摄自 《为国服务》) 1931年刑侦局大楼正式在罗敏申路建成,内里包括华人帮派调查组、马来及其他组群帮派调查组、扫黄组以及商业罪案调查组。这座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熟悉的大楼,在80年代走入历史。多次搬迁后,如今的刑侦局已坐落在广东民警察大厦内。

“暗牌”是便衣警探的“身份证” 

早年的民间说法,“暗牌”是新加坡土生土长的福建话,源自华人赌博的用语。原来,当年华人盛行玩“21点”:即庄家和闲家各有一张纸牌,正面朝下,盖在桌面,不让大家看到点数。直到决定胜负之时,才掀开这张底牌,亮出点数。而这张“底牌”便叫做“暗牌”。自此,一般人便借用“暗牌”来称呼那些不轻易揭露身份的便衣警察。

不过,根据退休的警官透露,“暗牌”其实是便衣警探的“身份证”,是一个椭圆形的铜质徽章,上刻警探的编号。除此,为了保障“暗牌”的安全,避免卧底警探在“混战”中被误伤,他们不但身怀“暗牌”,还有不同颜色的布制肩带。

至于“暗牌”肩带的由来,是跟1959年的一支“阿飞乔装突击队”,以及一名验尸官的建议有关。

揭开“暗牌”的“底牌”

真正的“暗牌”亮相了!(摄自警队200周年展览会)

突击队员私会党帮派里当“卧底”

当时,警察后备队(俗称:“镇暴队”,现称特遣部队)精挑了8名警长与63名各级警员,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特别训练,组成一支71人的“阿飞乔装突击队”。

完成训练后,小组成员被派往各私会党帮派里当“卧底”,准备随时配合警方的大扫荡,里应外合,取缔私会党。

这批精英在警队原本负责调查偷抢与私会党活动,平时对黑道分子和非法活动,十分熟悉,经验丰富。

为了混迹私会党群中探听虚实,查探活动,因此,他们个个都得做阿飞打扮:蓄留长发,穿花布衣、窄管牛仔裤,口衔香烟,以轻佻浮夸的态度遮掩身份,转移私会党徒的耳目。

1959年3月8日晚上,乔装突击队接获情报,告知亨德申路玻璃厂附近的火锯厂内,将有私会党格斗事件发生,于是,突击队前往调查。

谁知,一抵达现场,突击队被一群手持武器的私会党徒围袭。带队的警长首当其冲,右肩和右腹受了伤。为了自卫,他拔枪发射,多名手下也跟着开枪,私会党徒分头飞跑,警方尾随力追。经过一番对峙,13个党徒举手投降,一徒身中三枪毙命。

死者是23岁的海港局劳工,警方查出他有私会党的记录,他是108派系“海陆山”的打手。

验尸庭在同年10月研审此案,验尸官严中兴指出:那批男子手持巴冷刀、铁条、木棍及玻璃瓶等武器,冲向警探,警探的生命处于危险关头,因此,他判决警探自卫开枪,乃属合法。

严中兴也在庭上提出建议:“暗牌”应该佩戴特别的肩带,方便公众识别,也可以严防黑道分子或公众冒充,自称是“暗牌”。除此,在面对不同族群的私会党徒时,最好能有通译员随行。

揭开“暗牌”的“底牌”

30年代的制服警察和便衣警探。(摄自《为国服务》)

突击队解散原因有三

“阿飞乔装突击队”可说是新加坡古早警队的“无间道”!在短短一个星期内,这支小队果然不同凡响,出奇制胜,屡建肤功,先后击毙了两个私会党徒、伤了20多人,逮捕了数十人。

不过,这支突击队前后不到一年便解散,原因有三:

· 私会党徒越来越多,愈来愈凶狠,小组成员寡不敌众,难防暗箭。

· 组内几乎所有的“暗牌”卧底身份已先后曝光,黑道分子对他们“熟口熟脸”,“乔装”失去了作用。

· 警队为了加强力度,成立了更精锐的部队,准备迎头痛击私会党。

作者:何盈 摄影:何盈

揭开“暗牌”的“底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