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讨论摆地摊,你跟上了没?

听说还有城管打电话给小贩,跪求出摊儿!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一切都要从6月1日说起,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亲切地跑过去问小贩:疫情期间受了多大影响、是否享受到房租减免,前几个月收入降没降等问题。

接下来,PM李就说出了创时代的一番话:

“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靠每个人的奋斗,大家都好了,国家就更好!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我们会给你们支持的。”

不管是出于喜好、体验生活、或是为了生计,无论如何,地摊经济时隔多年再次火了起来。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武汉、成都、大连、九江瑞昌…中国众多城市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这种人间的烟火气,可能是早起的一碗豆浆、深夜的十个羊肉串;也可能是大爷们身上的一件汗衫、孩子们放学路上套圈的游戏。这让“地摊经济”相关话题成热搜专业户,也刷爆了朋友圈。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还有电影博主P了复仇者联盟版“出摊儿照”,简直毫无违和感,真·全民摆摊儿~~~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三巨头集合,连灭霸都营业卖 自己 红薯了!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小翼君在新加坡的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坐不住,连地摊儿摆啥都已经想了五六七八样了。其实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新加坡也已经提倡“地摊经济”好多年了……

新加坡一百多年的路边摊文化

如果问你新加坡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大多数居民脑海中都会浮现闻名遐迩的地标鱼尾狮,金碧辉煌的滨海湾金沙或是夜晚五光十色的滨海湾花园。不过,这些不外乎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的著名风景,但别忘了还有你看似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小贩中心。

而路边摊,就是小贩中心的前身。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一百多年前的新加坡

早在19世纪的英殖民地时代,路边摊已经出现在新加坡街头,大街小巷挤满了一排排的小贩摊位,为大家带来价格廉宜的美食佳肴。这些路边摊成为现代新加坡的“传统”。

当年的美食都是由先辈移民从家乡带过来,他们在新加坡住久后成为本地人。移民煮给移民吃,不知不觉间食物多了几分照顾同路人的情意结。随着大批移民前来谋生,接着就开拓了饮食文化。街边美食经历过时代的演变,不妨看看百年前后的对比:

1860年代,旅游记者John Cameron

“看来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像新加坡那样,混杂着各族人群。随眼望去,尽是流动小贩,销售五花八门的美食。马来人售卖本地出产的水果,华人和印度人则林林总总,从奶油蛋糕到各式各样的花生果仁。他们挑着扁担,将物品分置在两端的箱子里。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马来小贩

印度人更可爱了,食物是放在头顶上的。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印度小贩

华人的路边摊最特别,小贩将食物器皿挑到摆摊的地方,扁担的一头是个木箱子,里头的火炉正热著一锅汤,另一头是个菜篮,承著米饭、碗盘、糕点、调味品等。”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华人小贩

现代美食家蔡澜谈起他对过去与现在本地食物的印象:“我认识的新加坡很安静,很小,还有马来人的甘榜,到处有老老实实在炒和焖的小贩。…我现在来新加坡,想吃美食要很努力地去找,不是没有,所以我是永远抱着希望。”

早期的路边摊多数由自己一家人打理,而且专注在一两道私房菜,以毕生的功力来完善这些菜色,然后将看家本领传给下一代,传统美食就这样代代相传。这些传统美食不单只是好吃,还融合了感人的民间历史、互助与传承的精神。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NAS,1965年新加坡

一百年前,新加坡的市区已经非常拥挤,非法路边小贩很多,影响了公路交通。他们的卫生观念不强,甚至在沟渠上处理食物,使用没有过滤过的食水。当时的卫生官员表示,许多食物都被蟑螂、老鼠、苍蝇等污染过,成为散播霍乱、伤寒症等传染病的源头。

那个时候,小贩过生活也不容易,他们必须向私会党缴交保护费,甚至为了谋生争地盘而发生格斗,伤亡事件层出不穷。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NAS,1970年新加坡

殖民地政府着手管制街边流动摊贩,规定他们必须领取营业执照。不过,政府认为有必要给街边小贩留一条活路,让那些失业和没有特别技能的居民谋生,同时为大众提供廉宜的食物,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殖民地政府曾经尝试将路边摊聚集在同一帐篷下,除了方便管制,也可以教导小贩卫生常识。1922年,第一间能够遮阳挡雨的有盖食堂落成,设在红灯码头附近,接下来在牛车水、奎因街、马里士他、直落亚逸和乌节路附近开设多五家食堂。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盖食堂并不能立竿见影,达到预期的效果,没多久就被淘汰了,但却在无意间成为后来的小贩中心的雏形。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NAS,1930s年新加坡

战后到独立的年代

战后的年代,百业待兴,许多失业人士为了谋生,只好走上街头,摆卖路边摊,重现战前的光景。1959年新加坡自治的年代,人口激增,非法小贩达到3万名。

这些非法的路边摊没有适合运作的场地,废水残渣都倒在沟渠里,甚至一桶洗碗水可以重复使用,相关的卫生问题十分严重。

1957年 Singapore Free Press 报道

“沙爹摊贩煮好一锅沙爹酱,摆在桌面,几乎每个食客都会将同一串沙爹放进锅里,沾沙爹酱两三回。这串沙爹就这样在他们的嘴巴和锅子进进出出好几次。”

实际情形比报道的还要糟糕。熟食小贩在公厕外摆卖,大只的青头苍蝇在粪桶尝尽美味后继续在路边摊共享美食,食物卫生可想而知。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NAS,1940s年新加坡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严厉管制路边摊,并为两万多名非法小贩发出营业牌照,强制注射预防针等。到了1969年,那些在大街上执业的路边摊都迁移到后巷、空地、停车场等。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NAS,新加坡乌节路美食摊

1972年,政府在裕廊Yung Sheng Road建立了第一个小贩中心,即后来的Taman Jurong 小贩中心,俗称“六十摊”。顾名思义,刚开始营业时,这里有60个熟食摊位。

1975年,政府在皇后坊、惹兰勿刹、德明路、锡安路以及其他地方兴建10个小贩中心,安置七千名熟食小贩。

此后十年间,小贩中心如雨后春笋,全新加坡设置了113个熟食中心。到了1986年底,牛车水大厦落成后,最后一批路边摊正式向新加坡街头挥别。

自此以后,那种充满生命力的沿街叫卖的情景,走入只能回味的历史中。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NAS

新加坡第一家冷气食阁

Scotts Picnic Food Court

新加坡最美风景线—小贩中心

小贩们从早期遍布大街小巷的路边摊,走向干净卫生的美食天地,小贩中心犹如“国民食堂”,各行各业的人在这里享受各种经济实惠又可口的风味美食。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在小贩中心吃饱喝足的一天

美好的早晨从走进小贩中心的咖椰面包档口开始,表皮酥脆的面包配上甜而不腻的咖椰酱,虽是再简单不过的搭配,但一口咬下却是美味极致的交融,这样的享受也难怪咖椰面包成为新加坡国民早点。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口中的咀嚼还未停歇,各种浓郁香醇的滋味,便伴随大火煎炒的滋滋作响声扑鼻而来,虾面、粿条、萝卜糕这些外表不起眼的本地美食,总有神奇的魔力能吸引长长的人龙为之疯狂。

外头炽热的阳光荼毒,小贩中心内却有消暑的chendol,文头雪,红毛榴梿冰,西米露等,清爽沁凉的好滋味匙匙入口,心头一甜更卷起了阵阵的幸福感。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小憩一回儿,轮到印度煎饼大师登场,华丽转身中一阵拉扯与拍打,将平实无奇的饼皮,化成好劲香脆的风味美食。

随着夜幕袭来,扑鼻而来的辛香衬著酸甜的酱汁,配上肥美蟹肉的鲜甜,整个舞台就交给新加坡独创的辣椒螃蟹。如果这还不过瘾,隔壁的碳烤味提醒着你,不要忘了沙嗲和烧烤鸡翅是和三五好友把酒言欢的最佳下酒菜。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不管你偏好哪国风味,新加坡的小贩中心都能够满足你的味蕾。

没有制式化的欢迎光临,只有最亲切走心的问候,遇到经常光顾的摊位,甚至一句“aunty老样子”,老板便懂得为你奉上客制化的佳肴。这样的默契、这样的话家常,在不知不觉中早已走入新加坡居民的生活,成为每天不可或缺的部分。

米其林摊位推荐

2019年米其林指南中,新加坡有不少小贩与街头小吃入选,其中就有 33 家熟食中心小贩,以及6家街头小吃获得必比登推介。

新入选的 7 家小贩摊位如下:

美芝路鱼头米粉

Whampoa Makan Place

主营鱼片米粉,混搭不同汤品,除了特制的冬炎汤,炸鱼汤及海鲜汤也值得一试。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勿洛水粿

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

水粿加上由菜脯、葱、虾米、辣椒煮成的酱一起进食,更可以辣菜脯佐吃。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福明熟食

Redhill Food Centre

自家制黑白菜头粿,炒菜头粿镬气十足,外脆内软,酱汁味浓而咸度刚好。亦有售卖肉粽和娘惹粽。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源记鲜蛤炒粿条

Ghim Moh Market and Food Centre

只供应鲜蛤炒粿条,配有蛳蚶、鱼片、腊肠等,用料丰富,现点现炒,火候十足且味道香浓,常见不少人在排队。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福海(芳林)咖喱鸡面

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

可选择咖喱或沙爹口味,并备有三种面条,汤底微辣,材料味道浓重。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许兄弟猪什汤

Tiong Bahru Market

各式的猪什如猪肝、猪肠、猪肚应有尽有,汤底清甜带胡椒香。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多丽哥粿汁

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推荐卤水猪脚、大肠、猪肚以及豆干、粿汁。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完整版米其林必登名单请戳 (向上划动)

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新加坡高配版地摊儿,在这里找回人间烟火气

去年,新加坡为小贩中心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到今年年底,大家都可以前往www.oursgheritage.sg网站,一同搭上支持小贩申遗的列车,延续值得你我骄傲的新加坡小贩文化!

一起来新加坡摆摊儿吧,后浪!

就算不摆摊儿,也可以来遍布全岛的小贩中心品尝各国美食,和各国友人吹水,新加坡的人文环境就是如此的多样与包容呀!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

李国梁博客“从夜暮到黎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