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2日)
新加坡进入第一阶段解封期
56天的病毒阻断期终告一段落
市区和邻里上班人潮恢复约两成
经历了最初的茫然与焦虑
再到泰然处之
但你可曾见过
阻断期间的新加坡城市风貌?
《联合早报》摄影团队
在阻断期间出动无人机
从空中鸟瞰未曾见过的新加坡
往下滑
回首这特殊的56天
不是病毒,而是滨海湾花园。从高空俯视, 熟悉的岛国地标反而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 (邝启聪、陈渊庄摄)
抗疫期间政府一再敦促国民,如非必要,不要出门。大巴窑中心的邻里商铺,近来地砖的线条比人还多。(龙国雄摄)
中央林荫道(Central Boulevard)的建筑工地因疫情停工,人类活动被迫暂停,给予自然喘息的空间,绿意悄然蔓延开来。不知疫情过后,人类能否有所反思,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谢智扬、陈渊庄摄)
乌节路百利宫与义安城外的黄金十字路口,提着大包小包战利品的购物客曾是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周末过马路时你若不动,人潮甚至会推着你走。然而一场瘟疫,乌节路商圈元气大伤,水静河飞。(陈渊庄、邝启聪摄)
酒吧和娱乐场所从3月26日起关闭至今,被誉为夜生活天堂的克拉码头入夜后灯光依旧,不管是游客或是本地人却相对少了很多。(龙国雄摄)
习惯了人来人往的莱佛士坊广场,显得特别陌生。设在广场草地上的休闲设施封条缠绕, 但戴着口罩的途人还是找到了休憩的一角,没有噪音烦扰, 沁著树下的阴凉,赤着脚眯上了双眼。疫情让时间变快了, 还是缓慢了?(陈渊庄、邝启聪摄)
城市夜景依然璀璨,与滨海湾金沙酒店客房的寥寥数盏灯形成强烈对比。国际旅游受疫情限制,住客锐减的本地酒店一度推出“度宅假”(staycation)配套试图吸引国内市场,却遇上阻断措施,雪上加霜。酒店与旅游业务复苏,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人们的信心。(邝启聪、陈渊庄摄)
以往午餐时段,到老巴刹拼桌吃饭的人换了一桌又一桌;华灯初上时,沙爹摊炭烤味飘香,炊烟袅袅。如今饮食场所只准外带不给堂食,椅子被收起,餐桌被塑胶贴纸打上了叉叉,沙爹摊人气全无,依稀只见熏烧痕迹。(陈渊庄、邝启聪摄)
这是驾车一族的梦想。平日上班高峰时段,泛岛快速公路大巴窑路段,车行一路无阻。随着更多人在家办公及减少外出,阻断措施期间公路交通流量显著减少。(龙国雄摄)
曾几何时,中央区上班族每日一早神色匆匆从莱佛士坊地铁站鱼贯而出,赶赴各自的工作岗位,谁又曾留意身边美景?当人潮退去,夹杂在钢筋水泥间的莱佛士坊广场显得格外悠闲静谧。
(陈渊庄、邝启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