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 廉洁高效,奋发图强

新加坡建国后几十年里建立起了一个政治民主、政府清廉、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和谐、环境优美国度的治国方略和模式。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多项经济指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跃升为高收入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的样板和追求的模式,称为新加坡模式。国际社会对新加坡的评价是:用一代人的时间,从第三世界攀升到第一世界。这篇就重点说说新加坡的经济。

新加坡经济现状概述

经济地位:全球第二大货柜集散中心,第二大电子工业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第四大金融中心。

工业:占GDP的27%,主要包括石油炼油、化学与化学产品、电子工业、精密机械、医药工业等。

服务业:占GDP 的73%,主要包括金融、贸易、物流、海空运输、商业服务等。

人口:约584万。华族76%,马来族14%,印度族8%,欧亚族2%。

语言: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和商业语言。

收入:人均GDP世界第7(64,041美元). 新加坡统计局数据展示,2019年本地工作家庭的实际月收入中位数为9245新元。失业率2.4%。新加坡的贫富差距降到近20年的低点,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尔系数进一步收窄下降到0.452,而如果考虑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补助措施,则为0.398,是自2001年以来最低的一次。新加坡政府去年直接发钱给一房和二房式组屋的住户,他们去年每人平均获得政府津贴为1万548新元,让他们的收入明显增加。

世界排名: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全球最佳经商环境,全球城市基础设施第一名,经商便利度全球第二,创新力亚洲第一全球第五。

新加坡55年经济起飞的脉络简述)

从1959年起,新加坡的经济经历了五个重大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59-1965),进口替代期;

第二阶段(1966-1970年代中期),出口导向期;

第三阶段(1970-1980年代中期),迅速增长期;

第四阶段(1980-1997年),产业升级期;

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调整恢复/经济转型期。

第一阶段(1959-1965)进口替代期

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时局,刚刚取得执政权的人民行动党政府的决策是: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多元化,改变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结构;同时,政府投入巨资,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民间资本发展替代进口型工业创造条件。就这样,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为突破口,新加坡从自治的第一天起就非常吃力但也是非常积极地开始了她的经济转型之路。

第二阶段(1966-1970年代中期),出口导向期

在第一阶段成功引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基础上,新加坡从第二阶段一开始便大量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推动国内经济起飞,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新加坡不因国家先天不足的条件或是不利的环境所约束,冲破意识形态的桎梏,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凭借门户开放的国策,新加坡吸收了西方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一下子便和当时的其他亚洲国家拉开了距离,把自己的经济基础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此时的新加坡,进入到了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70-1980年代中期),迅速增长期

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摸索和积累,新加坡的经济进入大发展的阶段。经济基础稳固,基本实现全民就业,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此时的新加坡开始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倡科研与经济相结合,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这个阶段,政府的注意力转为研究与开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等电子行业成为先导产业。第三产业开始向专业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从总体上提高商业运营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保证。到70年代末期,新加坡已经成为在世界上闻名遐尔的亚洲新兴工业国,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

第四阶段(1980-1997年),产业升级期

一方面,1984、1985的新加坡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之前美国的经济衰退使得对新加坡的进口需求减少;新加坡的经济经过长期的超高速发展,以建设投资为中心的国内投资下降。1985年新加坡的GDP增长率为 -1.6%。

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具备了整体商务能力,逐步成为跨国公司认可的国际枢纽,许多区域总部在这里落脚。此时的新加坡企业积累了资金、技术、品牌和声誉,政府便鼓励和引导本地企业跳出本国、本土的小圈子,放眼世界、投资海外,向海外发展,建立更广阔的国外经济空间。1994年5月在苏州东郊金鸡湖畔破土动工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调整恢复/经济转型期

1997年,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世界性的电子工业需求下降,加上新加坡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因素,许多跨国公司关闭或转移了本地的工厂。

面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面对新兴工业国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新加坡开始思考和着手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对底端电子业的依赖,吸引和增加高端电子产业和产品;不断瞄准世界新兴产业,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和本地培育,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引进和发展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产业,打破新加坡的制造业只能局限在电子、精密机械、炼油、石化、造船等领域;充分发挥新加坡洁净的空气和一流的生态环境的优势,引进生命科学、环境保护产业,并下大力气推动和促进;发展和扩大水务产业,把新加坡打造成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和产业的中心,把新加坡水资源的劣势转变成为优势;发展教育产业,建立区域教育中心;继续用高薪政策吸引人才,希望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担任高级领导人,包括医生、律师、会计、大学教授、企业家、银行家等有能力、并且诚实和品德优秀的杰出人物。

新加坡也因为最先提出了具有创意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概念,获得WTO的高度赞赏和各国的积极相应。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已经和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超前的经济政策,灵活的应对谋略,高效的行政手段,广泛的世界联系,为新加坡继续成为全球竞争力领先的经济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