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新加坡的“私家”武器或是关键

自 1 月 23 日出现了第一例新冠病例后,新加坡所做的防疫举措,短时间内成了“典范”:对居民进行了免费的大规模检测和治疗,详细地追踪了每一个和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对可能携带病毒的人群关闭了边境;但企业照常运转,居民生活依旧,你甚至看不到几个在街上戴口罩的人。

整个二月,来自世界各国的目光都紧盯着这样的“佛系”抗疫,新增感染数似乎预示了防控效果的可控和稳定。连世卫组织应急方案执行主任麦可·瑞安和世卫总干事谭塞德公开表扬他们的防疫举措和效果。

但三月底四月初,随着全球疫情防控状态的逐渐严峻,新加坡也难以独善其身,疫情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新加坡每日疫情状况示意图 自上而下分别为:总病例、社区病例、外劳病例、外劳宿舍聚集病例、输入病例 图片来源:新加坡卫生部新冠疫情报告主页

新加坡有“花园城市国家”的美誉,城市整洁规整。这依赖著 30 多万来自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外籍劳工(Work Permit),他们远离家乡,来到新加坡筑起摩天大厦,清洁城市街道,维持着繁忙港口的运行,甚至进入新加坡本地家庭承担起繁重的家务。

新加坡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廉价但较为拥挤的专用宿舍。在这些外劳宿舍,往往会有十数名工人挤在一间闷气的房间里,卫生状况并不理想。

新加坡疫情自 4 月 7 日后出现了小高峰

图片来源:新加坡卫生部新冠疫情报告主页

4 月 7 日,疫情在这样的外劳宿舍似乎一下子失了控制,随着宿舍内部和社区的传播增加,新加坡一改“佛系”作风,加入了“隔离”大军。截至 5 月 13 日,新加坡全国单日新增 580 个病例,累计病例数已经达到 25346,成了东南亚感染人数最高的地方。

情况在变坏,但新加坡的反应很快。尽管每日新增数字依然高企,但环比却转趋稳定,死亡数字目前只有 21 例,对比感染数字,病死率似乎相对较低。

政府长期投入,“国家队”先进健全

谈论胜利似乎过早,但若论失守也怎样都算不上。下这个定论,新加坡是有底气的。

2003 年,新加坡在非典中遭受重创。新加坡政府利用多年来建立的市场洞见和资源,抱着对未来的忧虑和谨慎,开始筹建国家传染病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简称 NCID)。

NCID 设计用于隔离高传染性疾病患者及控制传染病疫情,比如 SARS 和埃博拉等。它不仅拥有 330 张床位(爆发期可容纳 500 多张床位)和隔离病房,还有能处理高风险病原体的实验室、传染病研究与培训办公室等,强大的科研能力为传染病防控和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说来巧合,经过 15 年的筹备,2018 年 12 月,有着 111 年历史的原传染病中心 CDC 完成历史使命,所有设施搬入新的 NCID 大楼。仅仅一年后,NCID 就发挥了它的作用,成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可谓新加坡的“火神山”。

随着感染人数增多,为缓解公立医院压力,新加坡政府一方面召集私立医院集团中,有强大防控能力的综合性医院接收康复病人,一方面也联合私立医疗机构参与改造他们的“方舱”。

新加坡博览中心(EXPO)就是其中一个,据参与改造的百汇医疗透露,这个“方舱”一期设置了 2700 个床位和近 290 个隔离空间,接收症状较轻的新冠肺炎患者。另外,从医院转至小区隔离设施的康复患者亦会入住。中心还可因应情况扩充,接受超过四千名病人。

有场馆还要有护理,除了在向像百汇那样的顶级私立医疗机构“借人”参与护理,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减少由人员流动造成的感染风险,场馆内还安排了多款送药机器人协助医护人员照料病人。

其中一款在新加坡“方舱”中使用的送药机器人 图片来源:无线新闻

联动统一,私立机构灵活高效补充

作为“国家队”的补充,还不得不提新加坡以私立诊所和医院为主要支撑的应急防疫体系下的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PHPC)。

PHPC 体系是为了应对紧急公共卫生状况而生的,它让社区全科诊所能够在新加坡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大家步调一致,按照统一的标准诊断、治疗、上报、转诊、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恐慌性挤兑公共卫生资源。

新加坡一共有几千家社区全科诊所,但并不是所有诊所都加入了 PHPC 体系,这是因为 PHPC 对加入诊所设定了一些门槛,比如,需要有至少一名全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GP), 医生也需要得到慢病管理课程认可(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CDMP),而诊所则需要参与本地的医疗补助体系 (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CHAS)。

加入 PHPC 的诊所会张贴其 LOGO 以供识别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私立医疗系统,是新加坡引以为傲的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新冠疫情中这一点更为明显。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有 884 家诊所加入了防疫响应体系。其中 800 多家响应本次 PHPC 的诊所全是私立集团诊所或者个人独立诊所,公立诊所只有数十家。

这些私立医疗机构,作为一线战场,接收和分流所有发热的病人。而随疫情进展,他们的参与程度就越高。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从 4 月份开始,COVID-19 病毒拭子的检测工作,从医院拓展到 20 多家综合诊所及计价全科诊所。

病毒检测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合适的采样技术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缺一不可,需要软硬件均过硬的医疗团队承担。这个时候,政府和私立的联动和资源调配协调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新加坡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MOH)的组织下,百汇医疗集团旗下的 ParkwayHealth Laboratory(百汇实验室)就不仅承担了集团内部 33 多家诊所的拭子检测工作,还对其余 21 家 GP 诊所提供了检测支持。

全面融合,互为补充

新加坡的医疗特色,是私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有机融合,简单说,就是私立参与,政府支持,统一标准。

立足于新加坡的百汇医疗集团是亚洲目前规模较大的私立医疗集团,在新加坡,他们有四家医院,分别是伊丽莎白乌节路医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Mount Elizabeth Novena Hospital)、新加坡鹰阁医院(Gleneagles Hospital)和百汇东岸医院(Parkway East Hospital)。

这四家医院都位列全新加坡 13 间通过了国际联合委员会品质认证(JCI 认证)的医院其中。JCI 的评定标准从以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包括患者安全、患者治疗、医疗持续性、患者家属教育等)、医疗机构管理标准(包括感染防控、设施安全、人员资格、综合管理)等 368 个标准予以仔细衡量,被称作全球医疗“黄金标准”的认证。

因新加坡政府和私立医疗机构的高效联动,因此百汇旗下如伊丽莎白医院很早就参与到这场疫情的战斗中了。 MediaCorp 对私立医疗机构参与本次“战疫”的报道 视频来源:亚洲新闻台 Channel News Asia

除了代表集团派出护理人员参与“方舱”的护理,百汇的实验室早在三月初,已经加入 PHPC 系统,参与检测新冠的样本,第一个月下来,合计提供 1700 多份样本的检测,准确率高达 99.9%。

另一方面,早在疫情初期,百汇医疗集团的管理者就对医院进行了疫情变化的应对准备。

他们对医院的工作区域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重新设定了隔离病房和特殊病房,并请了专业工程师对不同病房设计了不同的空气流动线路。

重新制定了预防院感的管理细节,比如全天候的安保和入院筛查标准、一次性医用及非医用物品的管理规则,住院病人探视标准等等。

得益于这些积极的应对,百汇医疗集团旗下的四家医院,在三月底就全部参与 COVID-19 病人的救治,他们接收了来自 NCID 的稳定病例,以便公立医院腾出床位接收更严重的病人。短短一个月,百汇的四家医院共参与了上百例 COVID-19 患者的救治,其中将近 1/3 的病例已经出院。

随着不断的经验累积和病人情况的好转,让新加坡政府和私立医院都更具应对疫情挑战的信心。而此次在席卷世界的疫情中,新加坡一如以往,在政府管理和私立资本的良好融合中,以临危不乱、平稳从容地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希望此种模式能成为对抗疫情的典范,为世界各国提供多一种可参考的思维模式。

如果想与文中新加坡百汇交流更多信息可以留言告诉我们。

参考来源:

1.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00421/coronavirus-singapore/

2.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24835/9789241565707-eng.pdf?sequence=9&isAllowed=y

3.https://mp.weixin.qq.com/s/hwJJ3FwF2K7NUPUQfqabrw

4.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all-19-polyclinics-and-some-gps-can-now-perform-coronavirus-swab-test

5.https://mp.weixin.qq.com/s/XBWtW975iremxWI_bfx98A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责任编辑:冯芳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