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新加坡实时疫情今日疫情快报截至今天(9月28日)中午12点新增2236起新冠病例,新高!新增5起死亡累计病例数达到91775例
关于更多新加坡疫情详情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小程序, 狮城椰子 , 交易担保 , 新加坡实时疫情 Mini Program
今年以来,新加坡的防疫策略来了个U转,坚定走向病毒共存。
但本地的医疗系统容量,又不足以应付像英美那样完全放开后带来的日增3万、8万例的局面。
以至于防疫措施一会收紧,一会放宽。
不少人到了这会,才感受到什么叫做“时代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近期越来越多小伙伴感慨:这一两年,新加坡难,人也难。
新加坡总人口暴跌至545万人
疫情下,生活压力山大
新冠疫情,让新加坡的总人口来了一次史前暴跌。
从1970年代开始,新加坡的总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然而截止到今年6月份,新加坡的总口人竟然只有545万人了!
过去一年,足足少了4.1%人。
这个下跌幅度是个什么概念?↓
2019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总计约570万;2020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总计约569万;2021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总计约545万
也就是说,过去一年新加坡少了约24万人。
来源:海峡时报
其中,新加坡公民人口年比减少0.7%,达到350万。
同期,永久居民人数减少6.2%,达到49万人。
非居民人口年比减少10.7%,达到147万人。
据国家人口与人才署解释,人口少了这么多的原因其中包括:
① 更多新加坡公民跟永久居民旅居海外长达一年以上
② 新公民跟永久居民的申请减少③ 准证持有人减少
不管哪个原因,都说明过去一年里,离开新加坡的人很多。
走的人可能是回家了,或者在海外找了新工作没回来。他们的日子如何我们无从得知。
那,留下来的人呢?
最近,本地有2项最新调查。
一个围绕着新加坡本地居民的心理健康展开。
一个围绕着本地居民的财务跟压力情况展开。
咱们今天分别了解下,自疫情降临在新加坡头上以后,大家这日子都过得如何。
调查一:关心病例的人翻倍增加
9月20日到22日期间,本地市场调查公司Milieu Insight跟海峡时报联合展开一项线上调查。
对象是1000个新加坡本地居民。
调查内容主要是大家对疫情下新加坡的各项防疫措施的接受度,以及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并不理想。
1000人当中,76%的人觉得很丧,对于前景感到悲观。有65%的人感觉很孤独。
且因为今年的疫情在社区暴发,潜在的感染风险前所未有的大,以至更多人关注日增病例的情况。
跟去年8月相比,关注日增病例的人翻1倍达到70%。
而担心会感染上病毒的人,从原本的37%翻倍到72%。
大家不仅担心病例变多,也担心自己或家人会变成某天日增病例的一个数字。
这种担心,已经逐渐变成一种焦虑型的社会现象。
有54%的人觉得新冠发生以后,在新加坡的生活真的变糟了。
尤其是在最近,焦虑、压力、担心受怕的情绪突然暴涨。↓
“我最怕的就是:
① 感染病毒了就算没事,但我怕会有后遗症,导致我身体功能部分没反应,甚至以至于无法工作,只能吃存款;
② 措施频繁改变,我的收入也跟着不稳定;
③ 但是我还有很多账单要还,银行户头的💰最后会枯竭变鸭蛋;
④ 巴士跟地铁人挤人;
⑤ 大家都压力山大,无处发泄就会发生更多暴力事件;
⑥ 商铺都关门,我有开门做生意的朋友,他们每天都在愁员工的薪水跟其他账单。”
“年轻人倍感压力,而且也担心被感染,自己感染后还会传给家中至亲长辈。”
“是啊,近期真的是感觉到压力跟焦虑了。”
“这阶段心理真的要承受很大压力。比如说你中了QO,LOA(隔离/缺席假),自己做检测等结果出来,会紧张吧?接着如果你变成密切接触者,或者更糟结果是被感染。这样一层又一层压力,就忍不住觉得真心去年封城期都会比现在在家康复更好一点。”
除了担心被感染,牵连家人,有后遗症,没法工作。
还要担心因为疫情,措施反复,收入不稳定还要还贷款、养家。
调查二:财务情况恶化,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最大
保诚保险新加坡(Prudential Singapore)在五月份展开一项调查。
对象是1200个本地居民,情况如下:
47%的人表示财务情况恶化;
47%的人表示工作更有压力;
35%的人表示精神状态变差;
25%的人表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其中,年龄在35岁到54岁的群体表示压力最大。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
来源:新明日报
前段时间回到工作场所上班,出门挤巴士地铁各种担心,回家了感染老人小孩咋整。
有的则是在家办公以后,没有女佣也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一边要工作,一边要照顾家庭,一个人得掰成2半用。
人只有一个,压力却有千万种。
再来,措施又收紧对于部分行业来说,打击不止亿点点。
从昨天开始,社交聚会人数又开始变成2人。
来源:8视界
市中心的商铺,比如上图果汁店,昨天生意立马暴跌50%。
很多熟客因为都在家办公了,早上到傍晚都没什么人经过,公司的团购外卖服务也没了。
“以前忙的时候挺好,一天很容易就过了。
现在一天下来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接下来要有什么安排。”
德士行业的情况也差不多。
之前下班高峰时期,可能有的人担心地铁巴士挤,就选择搭德士,当时人多等车。
来源:8视界
现在变成了车多没人。昨天收紧措施第一天,有司机只载了3人。司机自己坦白,高峰期的中央快速公路也罕见少车。
“这个时间段中央快速公路这么少车的情况,除了去年阻断期,就是现在。”
没人=没生意=没营收=发不出薪水=影响到生计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疫情来后日子变糟。
也有人涨薪了↓
各行各业不一样,受到疫情的影响就不一样。
但防疫措施却是一视同仁的。
最不能接受的防疫措施63%的人不希望长期被限制
鉴于新加坡现在采取的是跟病毒共存的策略。
大方向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民众对于具体防疫措施的接受预期。
首先,大家对于新加坡的各项防疫措施的接受程度不一样。
据调查,大家对于下列几个措施接受度最高:
① 默认戴口罩(67%);② 在家办公(54%);③ 出入场所登记SafeEntry(47%)
对于这几个措施接受度相对较低:
① 限制家庭访问人数及次数(54%);② 堂食人数(50%);③ 自我新冠检测(45%)
其他措施如保持1米距离,公共场所限流,取消大型活动等接受度情况如下↓
来源:海峡时报
其次,对于这些措施能容忍多久的时间长度也不一样。
比如,有45%的人认为必要时可采取上述防疫措施;36%的人认为这些措施可以进行再多1年;8%的人认为这些措施可以进行再多1到2年;
10%的人认为现在最好什么措施都不要有。
当然了,更多的人(63%)是认为长期实施这些限制措施,那是不现实的。
有的是从享乐至上: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拒绝接受这些限制。我完全不担心自己会被感染,我每周去健身房5次,至少一次出门散步,跟朋友碰面4到5次。感染病毒轻症只会让我的免疫系统多一层保护,而且我还有2针疫苗在起作用。我唯一担心被感染后的问题是可能会因为需要隔离而错过一些派对或者活动。”
有的是相信疫苗:
“现在接种率都80%了,应该停止担心感染,而且你要感谢因为疫苗你不会面临更糟糕的后果。”
“他们担心是因为他们没有真的相信疫苗。但就算不是很信不管怎么样也打完了。如果你让他们继续打追加剂,那他们仍然不会过多犹豫就去接种。可是就算打完追加剂,大家还是会担心被感染。”
上述网友的反应也好理解:
因为生活方式深受疫情影响,社交活动少了,大型活动没了,每天都是重复的疫情,忍不住开始厌倦。
在疫情发生以后,73%的人表示自己出门堂食的次数比以前少了,甚至还有少数人干脆选择自己做饭↓
不仅是出门吃饭的次数,跟5人及以上朋友碰面的次数也骤减。
64%的人表示这种聚会比以前少很多,19%的人表示疫情发生后就没有过这种多人社交活动。↓
尤其是今年,反复的收放措施更加剧了厌烦情绪。
比如说好了开放,又临时收紧。收紧完还是要继续开放,开放了病例激增又得收紧,循环往复。
不少人是感到迷茫的。
因为医疗系统紧张、疫情扩散、每天都有人死亡、儿童被感染。。。
这些跟我们所想象的新常态局面不一样。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最符合群众心理预期的新加坡“新常态”,应该是大家最能接受的防疫措施。
包括继续戴着口罩,允许在家办公,保持1米安全距离等等。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每隔两三天、两三周就出一次本地病例会激增的“下集预告”。
很多人被接二连三的翻篇预告搞懵。↓
“几天前,我们被告知病例峰值是3200例每天,现在成了5000,然后就说要给卫生系统争取时间。那么下一次呢,会不会出现8000,到时难道我们就准备好了吗?医护人手就那么多,到时就算床位够了,人手又该如何安排?每个人都希望能看到经济重启,而且你们也说了共存方向不变。可是事实是我们不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除了每天激增的病例人数,还有我们听了个把月的‘在准备,预期中’。确实,应对疫情没有简单的方式,可是至少我们希望能看到一个比较确切的前进计划,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两三个月以前,刚提出新常态这个概念时,说的日增200例。
然而现在变成了日增5000例,日增超5000例都有可能。
我们打完了2针疫苗,被告知可以跟病毒共存,可以进入新常态放开限制。
只是眼前迎来了病例激增,措施紧急刹车,现在又回到了2人社交活动、堂食的生活。
跟病毒竞技,结果自己先晕了。
新加坡被美国列入旅游3级警示名单
本地总确诊数即将超过中国
疫情,本来是一个卫生健康问题。
但就跟新冠对人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一样。
一个持续的反复的疫情问题,也会引起社会上的各种并发问题,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
1)新加坡疫情扩散程度超乎想象,总确诊人数将超过中国。
很多人都没料到新加坡的防疫道路会走到今天这个局面。
👉🏻 过去一周,每百万人口的新增病例,新加坡在亚太地区仅次于蒙古、马来西亚、格鲁吉亚(非美国)。
👉🏻 截止到昨天,新加坡总计确诊89539例。
中国总计9万6050例。
按照抗疫小组的病例推断,这一周可能日增3200例。总确诊人数超过中国,目测就是这几天、或下周的事情。
总确诊超过中国是个什么概念?
估计99%的新加坡居民都没有想过这个可能。
因为新加坡实在太小了。↓
2)近期犯罪案件频频增加,牛车水竟有人持刀抢劫
非常时期,总会有人趁乱作怪。
如果负面情绪盛行,犯罪率就更高。
比如9月24日,有两个男子持刀到牛车水登婆街抢劫。他们要求店员拿出全部现金,店员交出1000新币以后,他俩就携款而逃。(28日落网)
9月20日,还发生2起因为借贷没还债,结果被放贷人一方放火烧屋子的事情。(27日落网)
放贷烧屋案子,抓捕现场5对1
尤其是抢劫案件,今年早前还发生过2次字条抢劫案。金额都不大,但还是有人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
这又是为什么?
3)新加坡疫情严重,美国发出最新旅游警示
现在,就连日增8万的美国都想要“拉黑”新加坡。
据美疾控中心提出的最新旅游示警:
没打过疫苗的人,没有必要别去新加坡。
现在,新加坡在美疾控中心的新冠风险等级中排名第三。
(总共也就4级)↓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
现在就连美国都想防着咱。
4)新加坡经济预期增加6%-7%,如有必要,会再动用国家储备金。
去年新加坡已经壕撒千亿补贴。
今年,财政部长黄循财表示如果有必要,会再动用所需的财政资源,包括国家储备金。
思路是这样的:
“出现紧急情况,经济重新出现衰退,就会动用财政资源。”
但是哪来的钱呢?用哪部分的钱呢?
“继续重开,经济反弹,如预测在今年取得6%-7%的增长,尽可能量入未出,来平衡目前和未来财政需求。”
意思疑似是说,先花钱,再想着挣钱来弥补之前花出去的缺口。
而且,除非是”紧急情况“。
否则新加坡在这次稳定期收紧以后,会继续重新开放,比如放宽社交限制、旅欧、扩大疫苗接种者通道计划。
部长特别解释,新加坡70%行业是外需导向。
也就是说,经济开放对新加坡至关重要。只要能开放,就不愁钱。
话听着没错,道理是这样。
那么,新加坡开放以后能赚谁的钱?同样不怕病毒感染的外国自由主义者的钱?
想着想着就又是一个怪圈。
美国已经把新加坡拉入了旅游风险等级中的第三级,日增5000后可能冲上第4级也说不定。
如果新加坡开放了,来旅游的人会有多少?
来源:8视界
中国可能就不奉陪了,只有回国的人多,来新加坡的人少。
目前新加坡的疫苗接种者计划,是对德国跟文莱,接下来估计还有欧美。
不少国家都想在年尾圣诞赶上一波旅游热,而新加坡的此次收紧也是截止到10月底。
预计到时会有更多旅游相关计划推出。
//
有网友忍不住猜测,新加坡本来是防疫优等生。
但这个圈子里的选手太少,新加坡又是外需导向。所以只能降格跟更多数的国家感染程度差不多,谁也没法嫌弃谁,就能敞开怀抱互开边境。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新加坡可能像欧洲那样闯关成功。
现在的爆发是必经之路,爆发结束了就能安全过渡到新常态。
椰友们,你们认为呢?留言讲讲吧~
#关注我们#狮城椰子视频号👆👆👆
狮城椰子带你了解新加坡大小新鲜事大家赶紧先关注起来~
新加坡在家隔离计划、在家康复计划、收到健康风险警告/警戒短信后应该如何做。进入公众号输入关键字【2】查看👇 新加坡狮城椰子 新加坡即时资讯、搞笑趣闻、原创漫画、吃喝玩乐、旅游景点,在新加坡狮城椰子都可以找到呦!联系我们: sgyezi2015@gmail.com 44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爆料|准证|玩乐|遛娃|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