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郴”字,在汉语字典里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地名,即湖南省郴州市,今天我们来聊聊我的家乡——郴州!

我的家乡郴州,是湖南南部的一座小城,人口不多,但是热闹而有人情味。我在这座小城生活了18年,直到上大学才一路向北到北京上学、工作、生活。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郴州东西宽202公里,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郴州总人口约460万。郴州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70%。“一山、一湖、一泉”是郴州山水风光的精髓。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今天不想说太多家乡的溢美之词,因为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很多自己的荣誉和特色,今天我们聊一聊家乡的历史由来,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小吃、风景以及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家乡记忆。

历史由来

开头介绍了“郴”字即指地名,是因为“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为“林中之城”。“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郴州历史悠久,是古代炎帝部落苍梧越的聚集地,秦末汉初楚义帝熊心的都城。西汉时为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11县。后经历史各朝代的管理改名,经过千年的演变最终改名为现在的名称郴州。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这里可以简单说一下,经由历史的沿革,郴州人做生意的商人还有一个商人的简称“郴商”,郴商萌生于商代,成长于唐宋,盛于明,郴商是湖南八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郴商曾经占有湖南总资产的1/3,亦儒亦商,郴商自古往来全国各地,勤劳刻苦,诚信可靠,人称水上骡子。足迹甚至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西班牙等地。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郴商影响力减弱,民国后期因战乱逐渐消亡。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郴商这个老品牌再次复兴。

历史文化

郴州是湖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郴州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炎帝神农氏发现“嘉谷”、教民耕种、开创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神奇地方。耒水、耒山,都因神农及其后裔在此制作耒耜而得名。郴州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佛文化发扬壮大的福地,苏仙、王仙、成仙得道之能事在民间广泛流传,通医道、识百药的苏耽用井水煮桔叶医治瘟疫,跨仙鹤升天,留下“橘井泉香”佳话传遍五湖四海,成为了我国古代医药史和医药界的象征。郴州历来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宋文人杜甫、韩愈、刘禹锡、秦少游等,这些人不管是被贬到郴州还是途径郴州,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市内著名的风景区苏仙岭因其美妙的神话传说,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岭上宋代的“三绝碑”、市内的“义帝陵”、北湖韩愈的“叉鱼亭”、坦山“劝农碑”处处记载着郴州古老的历史。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小时候总想着快点长大,然后去各个地方去旅游,后来长大了,去了很多地方,才发现城市的建设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当地的一些历史文化,民族风貌,而恰恰是这些采石旅游的目的所在,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上文说的郴州的一些文化虽然有些神话故事的味道在里面,但也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各种称誉也暂且不去管它,但是由这些神话传说造就的古迹却大都保留下来了,在郴州当地都是可以看到的。

民俗传统

郴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郴州辖区内有27个民族,这么多的民族聚集在一起,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古老质朴的民间戏曲,又有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如傩戏傩舞、安仁赶分社、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歌、香火龙、元宵花灯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其中以汝城香火龙、嘉禾伴嫁歌、瑶族盘王节、宜章夜故事和安仁赶分社最具代表性。

我小时候就每逢有人结婚出嫁就听伴嫁哭嫁歌,元宵节的花灯在赶集的场所是很常见的,还有那些老手工艺。

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汝城香火龙,起源于庆贺丰收、祈福祛灾的图腾信仰,特定于每年春节的正月至元宵节期间夜晚隆重举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集中表达了人民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祛邪消灾的美好愿望,蕴含了尊敬祖先,追求进步,遵礼崇教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艺术活动。

嘉禾民歌是郴州嘉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它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既是倾诉妇女情感的抒情长诗,又是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歌舞剧。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有伴嫁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等。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剧《伴嫁》以音诗画的舞台艺术形式,再现了湘南地区的农村婚嫁习俗,展现了郴州市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嘉禾民歌晚会图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以及当地人自己组织的表演图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郴州还传承了昆曲艺术,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郴州占有一席的湖南省昆剧团,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文化部确立为全国专业昆剧保护院团之一,在充分吸收郴州地方戏曲、语言和民情风俗的基础上,其创作、演出的《雾失楼台》、《荆钗记》、《彩楼记》等昆曲被列为经典剧目,剧团曾经出访英国、爱沙尼亚、新加坡等国家演出。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当然还有很多灵巧的手工艺制作

纳鞋底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这种鞋全部手工制作,小时候我经常穿,以布为面料,鞋底厚实软棉,夏天穿不加棉,轻便舒适,冬天穿加棉,保暖不冻脚。都是妈妈或者奶奶外婆帮我做,手工比较复杂,这一针一线可都是关爱的提现啊!

编竹筐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巷子里,三五成群的大爷们一边闲聊,一边编竹筐,不一会的功夫就编制出来了,小时候也是经常拿着编剩下的竹条玩。

补锅底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叮叮当当的补锅声和补锅场景有时候也是大街小巷里的一道风景,补锅工艺是先用高温把铝融化,然后再浇在漏了的锅的部分,当然也还有整个拿铝融化重新做一个锅的。

当然还有很多手工艺品,比如做蒲扇,拼布绣,修鞋修伞等等。

风味小吃

说起郴州的小吃那是太多了,耳熟能详的有栖凤渡的鱼粉、东江鱼、临武鸭、油茶、子龙坛子肉、嘉禾倒缸酒、嘉禾三味辣椒,嘉禾全猪宴、血鸭等等,我们来简单介绍几个

栖凤渡鱼粉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这个粉是每年回家必吃的小吃,有些出名的老店开在不起眼的巷子里,但依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这句流传千百年的古话说的不仅是栖凤渡的地方好,更是夸她的独树一帜的传统小吃栖凤渡鱼粉。一说起栖凤渡鱼粉,只要是郴州人,应该都会下意识咂一下嘴巴,咽咽口水,于是,一股浓烈的鱼香和着辛辣味便回味在你嘴里了。

东江鱼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临武鸭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东江鱼产于号称湖南洞庭,有着82亿立方米、26万亩水面的山青水秀的东江湖中。无污染水质,造就了东江鱼的鲜、嫩、甜的优良品质,是绿色食品。临武鸭是临武特有的一种土鸭子,象野鸭一样,全是瘦肉,味道鲜美,自古以来就是贡品。

油茶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临武油茶湖南的临武人对油茶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有的人一日三餐,几乎每餐必有,若有来客,也以油茶盛情款待,而且往往一喝就是三大碗,让人想起“三碗不过岗”之典,所谓“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情”。临武油茶制成后呈褐黄色,比普通茶叶泡的茶水颜色深。泡油茶讲究选料。油茶用料中的茶叶(当地人喜用临武出产的野生东山雾茶)不用嫩叶,摘后用鸡血藤烘干,重用生姜,可以驱风逐寒。小时候经常到深秋的时候,街邻们就常常聚在一起,煮一大锅油茶一起喝,那感觉现在还是很回味的。

子龙坛子肉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坛子肉又名辣酱肉,有瘦肉和五花肉型坛子肉,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赵子龙将军智取桂阳郡时,当地老百姓用本地特产方元五爪辣椒掩制猪肉皮和五花肉,赠送给赵子龙将军下酒,深得其喜爱。子龙坛子肉由此得名,并流传至今。三国名将赵子龙将军计取桂阳郡,驻守桂阳郡期间治军抚民有方,军不扰民、受到老百姓拥戴,老百姓同呼桂阳郡为子龙郡。为表达对赵子龙将军的爱戴之情,当地老百姓用猪肉皮和五花肉放入方园五爪辣椒酱坛子里,腌制数月而成,赵子龙非常喜欢吃。其实不仅是赵将军喜欢吃,我们现在也很喜欢吃,坛子肉油而不腻,既下酒也下饭。

嘉禾倒缸酒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嘉禾倒缸酒是用糯米、米山米酿制而成,后劲足,但喝了不上头。竹香酒具有浓郁的竹香味道。郴州嘉禾倒缸酒“嘉禾倒缸美酒飘香”。这是原空军副司令、中顾委委员曹里怀将军饮了嘉禾倒缸酒后,称赞嘉禾“倒缸酒”的题词,嘉禾民间酿酒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汉代。

除了上面介绍这些,还有很多美食,比如郴州高山禾花鱼,油糍粑,五盖山米茶,永兴四黄鸡,红薯发糕等。

油糍粑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在这么多小吃中,油糍粑是我最有情怀的一个小吃了,上小学的路上,每天都有一位老奶奶在路边摆摊做油糍粑,素的五毛钱一个,肉的一块钱,那个味道至今难忘,现在已经很多年没吃过了,那位老奶奶也不知是否还在不在人世。由于嘴馋,那时候又没钱,有时候妈妈也会自己买好配料,调好米浆,自己在家做,味道也很好。做法也简单,真正的油糍粑,是米粉配着自家猪肉或蔬菜,和着三味辣椒,用正宗的茶子油油炸的。

说完美食,改说说美景了

自然风景

唐宋元明时期,李白、韩愈、秦观、周敦颐等墨客骚人,在此留下了绝句佳篇。秦观因《踏莎行·郴州旅舍》“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周敦颐以《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等。上个世纪,这里不仅出了邓中夏、萧克、黄克成、欧阳海等名人。

郴江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郴州历史悠久,城东北郊有一条小河,名叫郴江。宋时,诗人秦观被贬湘南,阪居旅驿,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一首,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名句。

东江湖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东江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资兴市的境内,距市中心3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东江湖风景旅游区是以山水交融的东江湖为主体,以东江急流险滩、兜率灵岩神境、龙景峡谷奇景、岛屿群落景观为特色,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的湖岛型旅游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挟南国秀色、禀历史文明于一身,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图片都是真实拍摄,真的很美。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泛舟置身其中,你会觉得城市的喧嚣都没有了。

莽山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莽山位于宜章境内,南岭山脉北麓,总面积2万公顷,东、西、南与广东省乳源、连州、阳山相邻。莽山地形复杂,山峰尖削,沟壑纵横,境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0多座。最高峰猛坑石海拔1902米,称“天南第一峰”。蜿蜒山间的长乐河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莽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风景壮丽,是湘粤边界上的绿色明珠,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当地人也称莽山为天然氧吧。

石林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郴州石林位于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与临武县、宜章县的结合部,离林州市约80公里左右。面积目测有几平方公里,超过云南路南石林.郴州石林的千百座石柱石峰由大理岩、花岗岩构成,高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造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雄奇而壮观,特别是颜色以黑白两色为主,整体完全就是一幅天然的国画。山水画写生的可以去体验一下,哈哈。

郁水丹霞山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景区内清一色的岩石,清一色的光秃秃的矮岭,清一色的峡谷,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稻田公园

郴州,一座美丽而有温度的林中之城

郴州稻田公园位于安仁县境内,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中科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为稻田公园题写了园名。

好了,这就是我的家乡郴州,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美丽的,因为那是你生长的地方,你有很多情怀,也有很多想念的人和物,欢迎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自己的家乡,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