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新加坡放宽防疫后情况比预期还好|9日新增3259例 | 中国专家:连花清瘟非预防药| 香港专家: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Image

新加坡放宽防疫措施后每天冠病确诊人数持续减少,这比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之前预测的情况要好。

王乙康4月10日为全国肾脏基金会(NKF)于义顺社区医院开设的新洗肾中心主持开幕仪式时强调,卫生部将继续密切观察下个星期的情况。

他也对医护人和包括全国肾脏基金会在内的机构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激。他举例,基金会将根据抗疫措施调整新程序,当医院面对病患增加的压力时,基金会也会作出特别安排,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冠病确诊病患进行洗肾,缓解医院的压力。

Image

全国肾脏基金会(NKF)于义顺社区医院开设的新洗肾中心内有基金会首个腹膜透析诊所,每月可为多达30名腹膜透析病人提供培训和导管冲洗等服务。(陈斌勤摄)

王乙康说:“随着冠病疫情减缓,我们必须回到上游,解决比疫情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包括慢性病。糖尿病就是其中一个,根据上周最新数据,每天有5.7人查出得了肾脏衰竭,比之前的每天5.0人多,如果等到他们需要洗肾再开设洗肾中心,那就太迟了。”

其中,目前肾脏衰竭病患可选择到社区里的洗肾中心进行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时的血液透析,或是每天晚上在家睡觉时自行进行十小时的腹膜透析,后者能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全国肾脏基金会就在义顺社区医院开设本地首个同时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病患提供护理的洗肾中心,为不同需求的病患服务。

腹膜透析诊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为病患进行培训、导管冲洗,以及上门维护器材。护理人员也会为病患检查透析结果和腹膜,提供药物和护理插管处,以及进行辅导以及临床评估。诊所每月可为30名腹膜透析病人提供服务,自2020年12月投入运作以来已看诊计400余次,超过100名病人受惠。

除了腹膜透析诊所,新洗肾中心也具备22台血液透析设备,可服务多达132名病患。洗肾中心获吉宝企业200万元捐款。

该中心也是新加坡首间坐落于医院内的洗肾中心,基金会主席蓝道义说,中心将同邱德拔医院以及义顺社区医院紧密合作,让病患直接从医院转移至洗肾中心,确保护理不会中断,并能共享病患的信息。

9日新增3259冠病病例

单日病例进一步下滑

新加坡单日冠病病例进一步下滑,4月9日新增3259起,再有两人因冠病并发症逝世。住院病患减至350人,比8日少了34人。

Image

新加坡单日冠病病例进一步下滑,9日新增3259起,再有两人因冠病并发症逝世。(档案照)

重症病患有54人,其中36人需要输氧,比8日少三人;加护病房病患维持在18人。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网站9日晚上更新的数据,新增病例中,3135起是本土病例,124起从境外输入。

本土病例中,2717人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确诊,418人的核酸检测(PCR)结果呈阳。

Image

每周病例传播率从昨天的0.75微升至0.76,但已连续39天低于1,意味着社区病例增幅已趋缓。过去一天有4439人出院或完成隔离。

截至9日中午,新加坡确诊病例累计113万5428起,死亡病例总计1299起。

中国医生:连花清瘟

并非冠病预防药

中国医生提醒民众,中成药连花清瘟是治疗用药,非预防用药,提前口服不能预防冠病;若没有冠病症状,不推荐服用。

据中国《解放日报》4月10日报道,连花清瘟胶囊多次被国家卫健委作为推荐用药,写入冠病诊疗方案中。2022年3月15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指出,处于医学观察期,或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的轻型和普通型病人,推荐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作为治疗药物;但并没有提到连花清瘟可以预防冠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方邦江说,一般来说,连花清瘟胶囊只适合于轻症发烧的病人和普通型有肺炎的病人,但不适合用作预防用药。中草药含有的电解质很多,脾胃功能不佳、有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服用该药。不适当的预防措施需要引起重视。

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也提醒,连花清瘟胶囊是冠病患者的治疗用药,非预防用药,提前口服不能预防冠病。如果抗原阳性但核酸尚未复核,同时无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也不推荐服用,但如已有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则可以服用连花清瘟。

另一方面,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前天提醒赴新西兰的民众,连花清瘟胶囊含有新西兰法律明文规定的受管控药物成分,新西兰政府将连花清瘟胶囊列为违禁药品。

大使馆在网站上说,拟赴新西兰的中国公民如需携带供个人使用的药品入境,请提前通过新西兰海关网站和新西兰卫生部网站了解相关信息,并在入境时按规定申报,以免造成入境受阻和个人财产损失。

新西兰新闻网站Stuff3月29日报道,新西兰海关自2020年起已查获数十万剂的连花清瘟。

新西兰卫生部发言人指出,连花清瘟含在新西兰属于受管制药物的麻黄,该国禁止使用和供应连花清瘟。

香港专家:勿把冠病当感冒

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冠病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冠病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Image

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通报,截至9日零时,香港新增2535起冠病阳性病例。(中新社)

刘宇隆指出,儿童冠病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三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家长要看事实,校方亦要积极鼓励家长让学童接种,才有望将这个年龄群组的接种率推高至九成。

他说,检视1100多名染疫儿童的个案后发现,一成半患者都曾出现抽筋症状,虽然大部分由发烧引起,但比例远高流感或副流感。

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在同台节目也担心,学校4月中逐步恢复面授课后,会令香港疫情反弹,特别在学童群组之间引起交叉感染。他认为,学童接种率要达九成,才可以筑起免疫屏障,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相关阅读:

  • 80岁老人开打第二针冠病疫苗追加剂 | 新加坡单日新增病例持续下滑

  • 林俊杰确诊 :轮到我了!李显龙总理:疫情好转但未脱离险境 | 7日冠病住院病患减至416人

  • 中国欧盟商会:新加坡抗疫模式值得借鉴 可降低冠病对企业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文:王康威、黄贝盈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481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Image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Image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Image

ImageImag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