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芽笼士乃一带,既可以欣赏具代表性的马来传统建筑风格,品尝极富特色的庶民小吃,也能领略硕果仅存的宋谷帽裁缝师的精湛手艺,聆听传统马来文化与现代甘榜的对话。
芽笼士乃巴刹是该区的地标,人气旺盛。
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要在岛国感受马来风情非得去甘榜格南,直到前阵子乘搭51号巴士,途经芽笼士乃时才发觉,这一带的马来气息甚浓,尤其具代表性的马来传统建筑风格随处可见,有种现代甘榜的况味。
不是不知道芽笼士乃是本地马来社群活动的枢纽,过去曾在开斋节期间造访这里的市集,色香味俱全,那规模实在叫人惊叹。然而,很不好意思,我对芽笼士乃的认识仅如此蜻蜓点水般,停留在市集的人声鼎沸中。
那天在巴士上所瞥见的传统马来屋风格建筑激发了我前去探索的兴趣,希望能恶补对这个邻里区的认识。于是,我用旅人的视角与步伐再次涉足芽笼士乃。由于从家里出发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有出远门的小兴奋,仿佛来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区域。
细节构筑独特马来文化
芽笼士乃巴刹有高耸的屋顶和典雅的马来编织几何图案花窗。
马来文化精彩纷呈,从建筑、服饰到饮食,充满细节,皆是美的体现。当年念平面设计专业的第一年,有一学期的课程是关于东南亚的传统文化与设计。虽然具体内容已模糊,依稀记得蕴含马来风格的建筑和设计有诸多值得考究的地方,影响深远。
就以马来传统建筑来说,最具特色的是高脚屋结构,离地面数尺高,有防淹水和蛇鼠侵害之效。屋顶也具象征性,两侧倾斜呈三角形,让雨水畅流及遮挡阳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马来屋受各地民俗的影响而风格迥异。
另外,带有民族特征的编织图案同样是马来文化的重要元素,极具灵活性,经常运用在服饰和家具等日常物品上,这些设计细节构筑了一种独特的马来风貌,融入日常生活中。略懂这些马来建筑特色和设计元素后,在芽笼士乃游荡时就会对该区有多一层认识与体会。
最具民族风味的巴刹
芽笼士乃巴刹是马来社群的生活磁场,很草根亦很日常。
芽笼士乃一带街道纵横交错,路名也多,因此需要一点时间认清方向。我凭着直觉和之前来过的丁点印象行走,最直接的方法是以巴耶利峇和友诺士两个地铁站为主要路线,芽笼士乃的精髓就蕴藏在这方圆一两公里之间。
该区看点不少,最显著的当属芽笼士乃巴刹。初次到访,我就被入口处的门廊震撼。高耸的屋顶和宽阔的阶梯很有格调,典雅的马来编织几何图案花窗也非常漂亮,有气势,可谓岛国最具民族风味的巴刹。
这座两层楼地标性建筑复制了传统马来屋的结构,面积比一般邻里巴刹大上一两倍,共有63个摊位。楼下是湿巴刹及干粮店,楼上则美食荟萃,有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庶民小吃。这里无疑是马来社群的生活磁场,任何时候都热闹非凡,人气旺盛。吃饭买东西,很草根亦很日常。
巴刹的原址曾有许多流动小贩,前芽笼士乃巴刹在1964年竣工,不仅成了居民们的活动中心,许多国人也喜欢来此尝美食和购物。旧巴刹后来拆除重建,目前的芽笼士乃巴刹于2009竣工,一直是这一带的重要地标。
马来传统建筑的现代诠释
芽笼士乃大厦是一座凝聚邻里社区精神的多用途建筑。
一条街之隔的芽笼士乃大厦(Wisma Geylang Serai)同样拥有马来传统建筑的三角形屋顶外观,是一座凝聚邻里社区精神的多用途建筑。高耸的建筑犹如高脚屋结构,是传统马来屋的现代诠释。
两年前正式启用的芽笼士乃大厦由人民协会管理,包括民众俱乐部、东南社区发展理事会、马来文化遗产展览馆、艺术团体、餐饮与商店等。疫情来袭前,芽笼士乃大厦广场定期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不局限于马来文化。我曾来此出席一场娘惹嘉年华会,有市集及服装表演,现场一片欢愉,反映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以及邻里的和睦相处。
这座五层楼的大厦吸引我的是一些建筑细节,保留了已拆除的马来村所留下的帷幔板(Cucur Atap),这是安装在屋顶的装置板块,木工活细致。除此,大厦利用自然采光,节能通风,这些皆是马来传统建筑的特征。大厦内也有不少与马来相关的雕塑品,如传统乐器和旧玩物,让访客认识马来文化。
疫情反反复复,目前许多实体活动不是暂停就是改为线上举行,除了前来民众俱乐部打疫苗的居民,其他设施一片冷清。希望疫情受控制后,大厦又能恢复以往的生气。
影响周边建筑风格
友诺士地铁站的外观仿效印尼巴东的马来传统建筑。有意思的是,马来传统建筑的特色还延伸至周边的地铁站、巴士转换站及行人天桥等公共设施。
友诺士地铁站的外观仿效的是印度尼西亚的米南加保(Minangkabau)传统建筑,其特色是屋檐弯曲尖锐,亦称为“牛角屋顶大屋”。内部的天花板则是交叉的木制结构,与其他地铁站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资料显示,当年负责该地铁站的建筑顾问是美国人Scott Danielson。他曾在受访时说,不希望每座地铁站都千篇一律,因此他将马来元素注入友诺士地铁站,以凸显芽笼士乃独有的马来气息。
另外,毗邻的友诺士巴士转换站同样融入马来传统建筑风格,三个直排的“甘榜屋”从远处看格外显眼,与地铁站的外观相辅相成。
友诺士巴士转换站的三个直排“甘榜屋”,从远处看格外显眼。
原本平淡无奇的行人天桥在芽笼士乃摇身一变成为凤凰。衔接芽笼士乃巴刹和如切大厦的天桥在色调和细节上与前者一致,也加入了简化的帷幔板,别有韵味。约200米之遥的海格路(Haig Road)有座天桥也很接地气,整个结构有马来传统建筑的格局,层叠的屋顶及编织几何图案散发浓浓的马来气息。
位于海格路的天桥很接地气,整个结构有马来传统建筑的格局。
巴耶利峇中心(PLQ)的金色外观同样拥有地方色彩,简约的编织几何线条取自马来传统头饰宋谷帽(Songkok)的布料设计,让我们意识到现代建筑其实也能融入一些传统的设计元素,凸显个性。
仅存的宋谷帽裁缝师
阿都·瓦哈是岛国仅存的宋谷帽裁缝师。
宋谷帽是马来族男性在重要场合所佩戴的头饰,展现马来服饰之风采。以往新加坡有不少宋谷帽裁缝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手作的宋谷帽由工厂生产取代,导致这门行业逐渐没落。
阿都·瓦哈(Abdul Wahab)是岛国硕果仅存的宋谷帽裁缝师,在巴耶利峇地铁站对面的丹戎加东大厦经营生意长达40年。阿都7岁起便开始向父亲学习制作宋谷帽手艺,一辈子就专注做这门手艺。
我在一个平日午后造访阿都的店时,他正在为客户定制宋谷帽。看他先为内层做剪贴,再用缝纫机缝合,很讲究手艺,一针一线都是岁月的积累与痕迹。店内摆放的宋谷帽成品有的配有银饰,显得格外隆重、高雅。
宋谷帽展现马来服饰之风采。
手作宋谷帽贵在手工细腻,合身且耐穿。问阿都疫情是否影响他的生计,友善的他从容地说,庆幸一些节庆如婚礼还是如期举行,因此日子过得去。对于未来,他希望已掌握手艺的儿子传承这门生意,但不强求。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在外工作环境舒适,还有公积金拿。要他们一个人在店里拼搏不容易,一切顺其自然吧。”
未来的发展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社区,芽笼士乃在保留其特色之余,也不断地增添新活力。据报道,芽笼士乃巴刹在不久的将来会增设亲家庭和无障碍设施,而如切大厦外的空地将转化成多用途广场,附近路口还将建造形似马来甘榜屋顶的拱门。
这是由新加坡建筑师学会于今年初举办的整修芽笼士乃设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方案。此外,一座毗邻芽笼士乃大厦的多用途公共空间“Anjung@WGS”(马来语,门廊之意)正在兴建中,竣工后,公众可以在这里做运动,社交,举办庆典活动。
芽笼士乃从一个简陋的甘榜蜕变成一个马来风光十足的现代社区,延续了浓郁的甘榜精神和邻里情,这里的人事物无疑是岛国丰富多姿的文化遗产。
芽笼士乃的历史
芽笼河的凉亭采用马来屋的基本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芽笼士乃的历史可追溯到英国殖民地时期,当时为了不影响新加坡河的贸易发展,政府把那里的马来族群及原住民海人(Orang Laut)迁移到芽笼河。海人后来上岸定居,并与马来女子通婚,芽笼士乃也就逐渐成为马来人的聚落。
芽笼士乃的名字由来有几种说法。芽笼(Geylang)是英殖民地时期的官员按照马来语拼写,马来文的“Gelang”意指手镯和灿烂。另一说法是,这里有很多加工厂(Kilang),发音接近Geylang。由于这一带在1890年左右是个香茅园,因此称为Serai(香茅)。
芽笼河是该区的命脉,河的源头在达科达地铁站旁。芽笼区由河分成两部分,东岸即芽笼士乃,西岸则是华人居多的芽笼街区。今天的芽笼河经过整修,发展为环境清幽的公园连道,凉亭的设计采用马来甘榜屋的屋顶结构,俨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关于芽笼士乃的历史发展,新书“Geylang Serai: Dalam Terowong Masa”(直译:芽笼士乃:穿越时光隧道)刚于上星期日假芽笼士乃大厦举行发布会。书籍讲述芽笼士乃自19世纪起,从一个种植园蜕变成现代社区的故事。这本以马来语和英语撰写的书籍是整个系列的第一本,其他四本将会在下来几年陆续推出。
文 / 摄影:蓝郁
如何优先看到“新加坡鱼尾文”内容?从“订阅号消息”点击“新加坡鱼尾文”进入我们的公众号点击右上方按钮将“新加坡鱼尾文”设为星标⭐ 新加坡鱼尾文已开通视频号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