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截止到昨天(2月18日)下午,《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超37亿。
目前在中国影史票房排名已经达到第五。
但同时,它也是其中评分最低、口碑最差的一个。
相比“30亿俱乐部”的其他电影,如《战狼2》的7.1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8.4分、《流浪地球》的7.9分、《我不是药神》的9.0分等,《唐探3》只有5.7分,且还在不断下跌。
即使只和自己这个系列做对比,《唐探2》同样赚得30亿以上,但依然有6.6分。
如果说,唐探IP的前两部,是靠口碑滚起的票房。
这一次,无疑是靠典当好不容易累计的口碑,换来的票房。
2
《唐探3》到底怎么了?
乍看之下,《唐探3》采用了和前几部作品相似的元素。为什么一样的配方,会有如此不一样的结果呢?
首先是营销。
《唐探3》可谓是票房成也营销,口碑败也营销。
《唐人街探案3》是春节档营销力度最大的影片,宣传物料数超过50条,物料总播放量达1.4亿。
这让《唐探3》一举在今年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拔得头筹,首日票房就破10亿,打破了春节档最高单日票房、中国影史最高单日票房、最快破10亿元票房等多项历史纪录。
但高调营销,无疑是把双刃剑,这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对《唐探3》的期待。
《唐探3》绝不至于是烂片,整体制作水准依旧在及格线以上,但是在巨大的期待面前,仅仅及格,就等于失败。
加上《唐探3》错误地以“本格”作为自己的卖点,结果自身的推理元素又刚好是整个系列中最拉垮的一次:核心诡计薄弱、嫌疑人过少、关键线索不少是后期空降……每一个都是“本格推理”的大忌,结果大部分观众居然还能在影片中期就猜到凶手。就这无疑进一步招致了推理迷的不满。
其次,是过早试图形成宇宙造成的揠苗助长。
“电影宇宙”是现在电影工业的标准流程:表现不错的电影立刻出续作,几部续作之后,就将几部作品中的高人气角色全部集合,收割一波积累的人气与流量。
《复联4》的巨大成功,让许多电影人相信,这是一条成功之路的保证。
陈思诚无疑是对此心动的人。
可问题是,《唐探3》的铺垫仅有2部电影、12集网剧,体量和漫威的前期铺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影响力和出圈度更是无法与后者相比。
这就导致,被《唐探3》强行集合的众多IP角色,如第一部的思诺、第二部的宋义等,不仅没产生多大的情怀效应,反而对新观众造成困扰。让原本就平平的剧情更加冗余甚至割裂。
第三,是“搞笑+推理”模式的江郎才尽。
“搞笑+推理”是《唐探》系列的安身立命之道,不过,主创方似乎并没有对这一模式进行更深入地挖掘,甚至在《唐探3》中,成为一种机械的继承。
在《唐探3》中,搞笑与推理做不到融合与互补,常常是在叙事的间隙里才想起来,“啊,是时候搞笑一波了。”不仅生硬,喜剧水平也不够尽如人意。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唐探》系列的“异域风情”上,如同当年的《囧》系列,每一部似乎都需要一个外国背景板,但是却根本没有想好剧情要如何与当地做更好的融入,以至于,就只能单纯成为一个背景板。
3
不过,《唐探3》出色的票房表现,已经注定,不论它的口碑如何一般,《唐探4》的制作一定不日就会立项开始。
问题只在于,《唐探3》的这次口碑危机,能否给制作团队敲响警钟?如果《唐探4》继续这样的水准,这个黑马IP会不会登高跌重?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无疑是对唐探的一记重拳——宣传力度和首日票房远不及《唐探3》的贾玲导演生涯处女座,却因出色的口碑,后来居上,目前单日票房已经超过《唐探3》。
加上贾玲优秀的国民度和现在资讯流通的速度,今年春节档的大战,最后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更重要的是,今年《唐探3》的票房奇迹,本身就部分得益于疫情压一下电影市场的报复性反弹,等到《唐探4》再上映时,排除了后疫情的增幅,这个IP还能有多少的油水可榨?
今年的《唐探3》你看了吗?
你对它满意吗?
你还期待唐探宇宙的下一部作品吗?
END
YES SG推荐搜索疫情疫苗政策打卡
推荐阅读
················|全|城|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