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香港必须直面的问题,新加坡有好经验!

e3163aa33fbc9ab9977c42aaea33b84e.jpeg

09d1b106c0247ba60508c2c1669f7447.jpeg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是什么?既不是情商也不是智商,更不是什么思维模式,而是一套房。

在香港,一套房的差距,就是你奋斗一辈子,甚至都弥补不上。

这次hk最大的教训,一是要解决老百姓房子问题,二是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这两个问题往往又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影响着政治。

同样是港口城市,同样是华人,李光耀执政的新加坡,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楷模。

新加坡寸土寸金,国土总面积仅仅为719.9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丰台区面积大,人口560多万,却没有一个房奴,令人惊讶。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人均住宅面积才6平,到2015年时,已经时27.6平。

新加坡实行“居者有其屋”,让82%的人口住在组屋,不到18%的高收入人群住在私人住宅。

新加坡成功实现了确保人人买得起供得起房子,让新加坡成为全球国民拥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新加坡,只要你是合法的公民,结婚后,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一套房子,而且政府还负责装修。

1960年起,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五年建屋计划”,开始大规模兴建低价住房,并将建成的房子租给低收入家庭。五年间,政府共建造了54430套公共组屋。1964年,政府开始推行住房自由化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以分付款的方式购买组屋。

在新加坡,因为地价低,组屋的价格仅仅相当于附近私宅公寓价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政府实际上是把地价补贴给了购房家庭。私宅价格即使被炒得很高,但因为比重低,也不会影响整个市场。

老百姓住房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因一:土地国有制,是“居者有其屋”政策的前提。

新加坡国有土地占比近九成,政府在土地使用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自由度,从而能使土地真正地为老百姓服务。1966年,新加坡刚刚从马来西亚中独立出来一年,便出台了《土地征收法》,规定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可强制征地,并限定赔偿款在较低的水平。到2006年时,新加坡的国有土地占比已经从1960年的44%上升到87%。征地赔偿款的较低,降低了土地出让时的地价,有利于住房价格不至于过高。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使私有制,一切都要私有,但新加坡国有土地的制度,独树一帜,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提供了前提。

原因二:不存在土地财政。

新加坡,土地出让金在政府财政收入中仅仅占比12%,加上房地产税等,也仅仅为21%。而香港和内地地方政府,则分别为27%和52%。很显然,土地出让金高了,地产商拿地成本就高,盖起房子来,自然房价要高,好把高额的土地成本收回来。为什么新加坡没有土地财政的动力呢,因为在新加坡,对地土地收入,本地政府无支配权,而是以国家储备金的形式进行长期投资。这是有道理的,土地并不是当下一代人的私有财产,更是子孙后代的资产,当下一代人卖了地,把钱花完了,对后代来说,是不公平的,是寅吃卯粮。因此,大量土地低价转让来建设组屋。

原因三:强制储蓄型中央公积金制度。

1955年,统治新加坡的英殖民政府,为了逃避对新加坡公务员的养老责任,建立起了这项制度。在新加坡,公积金立法强制缴纳,缴存比极高。这有利于支持政府“建得起”组屋,同时也让居民“买得起”组屋。

原因四:强势政府的存在

很多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认为新加坡的现代化得益于威权主义政治体制,新加坡不同于一般的集权体制,而是“多党并存、一党独大”,用法治来构建基本的政治制度和行为准则,依法治国,合法性强、参政水平高、制度化水平高。在新加坡,媒体不能为反对派公开呐喊,但在具体事务上,媒体可以对政府履行监督权,也不受到干涉。在新加坡,人口少,意识形态统一,社会观念也高度一致,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其影响深远。新加坡的这种体制,保证政府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实现自己的意图。李光耀说,现有经济发展,再有民主,不得不说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你看看我们的香港,竟然被称为“李家城”,有人甚至用“香港折叠”来形容香港阶级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鸿沟,权贵的天堂,平民的末路。为什么那些戴着口罩闹事的大多是年轻人?因为他们一无所有,不怕失去;因为他们对未来迷茫与失望,即使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命运。

李嘉诚,前几天做广告文绉绉地讲“黄台之瓜,不堪再摘”,李嘉诚不就是那个摘香港发展成果的人吗?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控制着电力、金融、码头、电信等哥哥哥行业。700万香港人,都要为其供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尾都是肮脏的,通过剥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但是,李嘉诚也没有错,他的收入也是合法的。他是一个商人,你不能期待他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需要反思的是,是特区的房地产政策和自己的治理能力。如何能避免自身被房地产商的利益集团所俘获,如何能为广大的底层百姓解决问题,如何在面对社会抵制时强行推行下去?这都需要一个强势的政府、公正的政府、为民的政府。现在我也为董建华当年八万五计划没能实行而遗憾。当年面对中产阶级因房价下跌而抗议游行,特区政府妥协了,这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政府简单地被舆论所左右,而不能扛住各种压力,推行长远来看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引导老百姓克服目光的狭隘性、短视性、局部性,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为未来的发展铺好路呢?

值得深思。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