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李光耀打造的新加坡

57a7142101dce2e76817217b78fe824f.jpeg

日经中文网报道,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于2015年3月23日凌晨3时18分在医院去世,享年92岁。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的25年间一直担任总理,打造了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治理模式。他正视新加坡的各种局限,用一种彻底的现实主义眼光,开辟了适合新加坡的生存之道。虽然也被批评实施强权统治,但很显然其政策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构筑了基础。

将渔村培养成产业基地

在位于新加坡西部的人工岛裕廊岛,约有100家全球大型企业的石油化学工厂。这里原来是个孤岛渔村,但以1960年代大型石油公司在其周围设置精炼工厂为契机,李光耀从零开始在这里发展石化产业。

通过推行优惠税制、简化政府审批等,吸引先进的海外企业,进而迅速带动高端产业聚集。这一方法还用到了电子、精密机械等其他产业领域。新加坡国内的优秀人才有限。相对于培育发展本国企业,充分利用外资的方法更为有效。不过,也有观点指出,这导致国内企业的发展相对落后。

推行双语政策

英语是新加坡竞争力的源泉。作为拥有4种公用语的复杂的多民族社会,李光耀决定将英语作为学校教育和商务使用的语言。这使得新加坡易于吸引外国企业前来投资。此外在新加坡发展成吸引优秀外国人才移民的国际城市方面,英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另一方面,李光耀还要求各民族人民学习自己的“母语”。推进双语教育并非易事。超过70%的华裔居民除了学习英语外,还必须学习中国普通话,而不是平时说惯的方言。因此该政策并不受欢迎。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丰富的中文人才成为增强新加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贯彻反对贪污和实力主义

在贪污和腐败现象猖獗的60年代的东南亚,李光耀创立的人民行动党(PAP)将反对贪污作为党的基本纲领。李光耀严厉取缔政府内和官僚的贪污行为,不断渗透反贪污意识。此外还通过内阁成员和官员高薪的方法来减少贪污。此举还有吸引在民间成功人才进入政界的目的。

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很高评价。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非政府组织发布的全球清廉排行榜显示,去年新加坡位居第7位,在亚洲国家中排名最高。支撑李光耀“清廉”政府的是不看民族、出身和血缘,而以实力论英雄的能力主义。有观点批评其长子李显龙成为新加坡总理借了李光耀的光。对此,李光耀反驳称“如果我不是(前)总理,我儿子应该会更早成为总理”。

向国民提供住宅,促进社会稳定

新加坡人的80%以上居住在国营住宅“组屋”内。自上世纪60年代起,建屋发展局(HDB)就开始建设现代化的高层住宅,提供丰厚的补贴,以推动国民搬迁。此举不仅防止了人口迅速增加导致的城市贫民窟化,而且让国民具有归属感,促进了社会稳定。住宅周围建有学校、医疗设施、市场、公交车和电车站点,完善了生活基础。此外,HDB还称得上是民族融合政策的先锋。每栋大楼都安排各民族的一定人员,力争实现各民族的共存。

严格管制大众媒体

李光耀认为,为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纪律,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由。曾公开表示“与媒体自由相比,更重视实现政府的目的”,尤其对外国媒体批评新加坡内政非常敏感。曾多次提起诉讼,例如状告外国媒体损害名誉等。现在,新加坡国内的报纸几乎由政府具有强大影响力的1家垄断,而电视也只有1家国营电视台。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反对政府的意见开始大量涌现。

(谷茧子  新加坡)(2015-03-2310:39:04)

56e98946154fc599113ee1bf684f54c4.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