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520”这天,李斌成了今年最浪漫的男人。
受几轮疫情影响,蔚来3月中旬零部件断供,只好暂停生产。而李斌也被封控在上海的家里,一边儿被网友爆料在微信群中“用葱换盐”,另一边儿急忙连线海外筹备着蔚来下一次上市。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
终于,见证汽车圈历史的一刻来了。
2022年5月20日9时,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正式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NIO”。至此,蔚来创造了两个“第一”:全球首个三地上市的车企,同时也是首个同时在纽约、香港、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
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久未露面的李斌出现在蔚来新交所上市现场大屏上,和3月在港交所上市一样,脸上依旧挂着标志性的微笑。大多数车企或许还没反应过来,仅2个多月时间,蔚来已经连登亚洲两大交易所,有网友调侃: “2022年最着急的人”,李斌到底在急什么呢?
李斌在蔚来新交所上市现场大屏上致辞
其实答案很明显,回头看看今年经历的挑战:原材料上涨、供应链断档、工厂暂停、新车推迟交付、新车交付2个月就涨价、尚未摆脱亏损、难持销量“一哥”…..市场的严峻之势让蔚来仍在艰难抗压。
再往前看看:持续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特斯拉、BBA中率先本土化的宝马、加速全面电动化的奔驰,以及或将争抢中高端市场的“性价比大王”小米汽车….对于蔚来而言,要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时间不等人,赴新加坡上市最直接的好处是让蔚来多了一个融资渠道,也多了一层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尽快推进二次上市,便迫在眉睫。
剑指“2024年实现盈利”,登陆新交所能否托底?
今年3月,李斌在蔚来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会议上提出:蔚来希望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也就是说,2023年第四季度则作为季度盈亏平衡的目标。
要知道,这是蔚来首次对外公布其盈利目标,从某种角度来看,这表明了蔚来的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正在不断提升,而明确的盈利时间表也有助于提升投资人信心。
2018年9月,蔚来美股上市
回顾此前,早在2018年9月,李斌带着12位蔚来车主在纽约交易所敲钟,纽交所门前巨大的蓝色横幅写着蔚来口号“Blue Sky Coming”。蔚来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最先上市的玩家。随后,2020年理想汽车及小鹏汽车也顺利进入美股市场,这一年新造车三兄弟完成了在美股市场的聚首,同时也成为新造车企业十分关键的一年。
3月10日,蔚来港股上市(左: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右: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
紧接着,2021年7月、8月,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相继登陆港股,完成了二次上市。与最初的轰轰烈烈相对比,随后3年蔚来上市融资脚步明显放慢。直至今年3月,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终于齐聚港股。为了加快在港股上市,相比小鹏、理想在发售新股融资上市,蔚来选择了介绍方式上市,过程缩短了不少。
如今,蔚来正式在新交所挂牌交易,同样选择了介绍方式上市,加之新加坡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的设立,蔚来的全球版图将再度扩大。
蔚来新加坡上市现场
要知道,蔚来积极寻找各种上市渠道的背后,实则是对潜在风险和处于亏损缺钱的焦虑。
由于地缘政治危机,以及近期的通胀、俄乌冲突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美股恐慌性抛售情绪严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集体遭遇挫折。此外,美股对于中概股的政策也在逐步收紧,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对于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已经有105家,“蔚小理”三家新势力车企均被列入其中。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跌的蔚来,手握超500亿元现金的蔚来看似不缺钱,但截至目前该公司账目仍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蔚来必须掌握更多的筹码。
蔚来提交新加坡交易所第二次上市补充文件
截至2022年2月28日,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合计526.5亿元,现金储备较为充裕。但对于定位高端的蔚来,需要花钱的地方依然很多,包括新品牌的研发、换电设施的建设、渠道运营的服务等等。
虽然是介绍上市,不涉及融资,但也加强了流通性。显然,蔚来三地上市的长期目标,依然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蔚来在新交所总部大楼外停放两款车型-EP9和ES8
眼下,在资本市场本不乐观的情况下,不少造车新势力车企对港股市场早已是“虎视眈眈”,包括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华人运通等纷纷被曝出将赴港IPO。
倘若按照李斌的说法,蔚来要在2024年实现全面盈利,但是在持续扩张和亏损的背景下,蔚来还需为新融资扩宽渠道,尤其是在美股对中概股估值逻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多个渠道多条路,为扩大全球规模的长期“战斗”做好一切准备。
销量增长后劲不足,PK特斯拉急需新品牌“救场”?
自创立之初,蔚来便将“扳手腕”对手锁定豪华三巨头BBA。李斌的野心在于,“蔚来计划用五年或更长时间,抢占更多的BBA市场份额,希望有一天‘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去年2月央视《遇见大咖》栏目中,李斌曾与李宁在交谈中这样期许着。作为国潮运动品牌创始人,李宁对李斌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
蔚来2021年交付量91429辆,同比增长109.1%
尽管蔚来在2021年交付量几近突破10万辆(91429辆),同比增长109.1%,略胜理想一筹,仅次于小鹏汽车,但也实现了连续两年翻番,成为新势力车企销量第二多的车企。不过,相比传统一线豪华品牌仍然有着不小差距。
从豪华品牌BBA在2021年全年销量来看,三家车企在华年销量分别为:宝马83.37万辆、奔驰78.27万辆、奥迪69.64万辆,其中销量最低的奥迪已是蔚来的7.6倍。不过,若蔚来每年超100%的增长幅度,3年时间也将达到近70万的销量,但能否保持每年超100%的增幅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前的供应链紧缺、疫情反复等困局下。
2022年4月造车新势力主流品牌交付量统计(制表:懂车帝)
再来看横向对比,自去年7月开始,蔚来第一次失去了月度交付榜首位置,接着于8月跌出销量榜单前三。进入2022年,蔚来始终未能稳定冠军的位置。
今年1月,蔚来以9652辆的成绩位居第四,哪吒汽车则顺势跻身前三,实现反超。
来到2月,由于春节因素影响,新势力品牌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不过相比去年,理想、哪吒以及小鹏三家车企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涨幅,而排名第四的蔚来,同比涨幅仅10%。
3月份,终于有四家车企销量破万,可惜蔚来再次掉队,“破万辆”车企分别为小鹏、理想、哪吒和零跑。蔚来以9985辆的成绩惜落第五。
进入4月,蔚来艰难回归第四(5074辆),但和排名第三的小鹏汽车相差超3000辆。
随着哪吒、零跑汽车开始相继发力,曾经销量飞涨狂飙的“一哥”,不免陷入了增长动力不足的尴尬。
蔚来现售五款车型,其中ET5车型起售价最低
不过,不同售价区间还需结合产品矩阵来看。在蔚来此前的战略规划中,“高举高打”是普遍的产品规律,蔚来四款车型(ES8、ES6、EC6、ET7)对标的是奥迪、宝马、Model S、Model X等高配车型,平均售价超过40万。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三款车型(P7、P5、G3i)平均售价约为20万元,而理想ONE目前仅有一款车型,售价为34.98万。接连跻身新势力前三的哪吒、零跑汽车的主销车型,更是在10万级市场。此外,10万-20万元区间庞大的消费潜力还体现在:比亚迪秦2021年全年销量超18万辆,同比增幅超256%。由此可见,相比以性价比取胜的车型,主打高端的蔚来销量确实有些吃亏。此时,万众期待下——面向“大众市场”的蔚来新品牌呼之欲出。
蔚来汽车合肥工厂
李斌曾不止一次提及,“蔚来仍会专注于高端市场”。但,话没说死——“关于低价品牌,我们想做就可以做,如果要做也会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品牌。”
在去年Q2财报会上,李斌透露,“面向大众市场的准备工作已经提速。目前已建立了核心团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23年将有更多车型。有一款车会比目前所有产品定价略低,是蔚来品牌价格最低的车型。”
今年3月,在蔚来最新财报会议上,李斌进一步透露,“面向大众市场的新品牌的业务工作进展顺利,核心团队搭建完成,明确了战略方向和发展计划,首批产品已经进入到关键的研发阶段。”
在李斌看来,汽车行业的普遍规律是,一个品牌能够支撑的车型和价位是有限的,因此蔚来会选择用新的品牌来进入3-5万美元的市场。他认为,3-5万美元仍有很大的市场,蔚来的前提是不牺牲毛利,会设定合理的毛利区间来进入这一市场。
消息来源:合肥发布
而就在不久前(5月10日),“合肥发布”的一则消息正式曝光了蔚来全新品牌的动态。很明显,盟友又是合肥。消息称,合肥市经开区与蔚来就NeoPark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整车二期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据悉,项目占地1860亩,根据协议将导入蔚来集团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等,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还称,新品牌将与特斯拉、大众等展开市场竞争。而新品牌最新进展依然为“核心团队搭建完成,首批产品已经进入关键研发阶段”。
这意味着蔚来开始全方位进攻大众市场,走量产品即将面世。借助蔚来初期高举高打的品牌光环,可以预见的是,蔚来全新品牌仍具备不小的潜力。
对于出口的整体布局,李斌表示非常有信心
毕竟,李斌的眼光在于,“汽车行业要生而全球化,蔚来至少成为走出去的第一批。”李斌曾公开表示,蔚来的目标是在2025年为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李斌的“小目标”是:“中国以外的市场占比50%是一个合理的计划”。
蔚来新加坡上市现场
据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作为首家达成三地上市的车企,继在美国、欧洲设立研发中心之后,此次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的蔚来,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抢占了一定先机,有望借助完善的资本市场布局,进一步激发产品、技术和销售在全球市场的成长空间,从而达成规模效应,带来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写在最后:
眼下供应链危机仍未解除,相对于拥有核心零部件工厂以及供应链体系建设更为完善的车企,蔚来这类车企受到的冲击要大得多,其供应链管理以及产能都面临极大考验。
而面向大众市场,推出新品牌仅仅是第一步。随着近年头部企业优势扩大、传统燃油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品牌,趁着特斯拉新车型空窗期,中国新势力车企们的竞争也愈发内卷,留给蔚来的市场空间似乎不断缩小。
接下来,全世界的目光或将更加聚焦这家全球首个三地上市的车企,年满“7岁”的蔚来,任务并不轻松。对于“看淡生死,再难也干”的蔚来,这一场硬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