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近些年退市的企业,还有面临滑铁卢的企业,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雏鹰农牧集团

雏鹰农牧集团副董事长侯五群

新郑薛店,是黄帝故里,侯建芳一直以地地道道黄帝“老乡”为荣。侯建芳出生于农民家庭,1988年,三次高考落榜的侯建芳,因家境贫穷,再也无法复读,他瞒着家人,怀揣100元学费,到省会郑州牧专上了23天的畜牧培训班。

回家后,侯建芳五元、十元东挪西借,筹集了200元钱,在自家的住房里养鸡,后来又养了几头猪,由于当年行情好,短短一年后,他成了万元户,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农村搞个体养殖,一干就是15年,期间,侯建芳和整个侯家曾遭遇疫情,债台高筑,濒临破产等创业困境。其中,一场鸡瘟袭来,他几年赚的钱都差不多赔光了,5000只鸡死的仅剩下700多只。

2003年,37岁的侯建芳与叔叔侯五群、婶婶刘喜娣等共同出资600万,创办河南雏鹰禽业;日后,他们不单养鸡、还养猪,并将公司变更为“雏鹰农牧”。2001年,掌门人侯建芳启动了“公司+农户”雏鹰模式,曾带动一方百姓靠养殖致富。

早期的雏鹰模式,照侯建芳的话就是:“保证合作的每家农户每年都有利润,没有后顾之忧,这样雏鹰的工作就算成功了一半。”日后,侯建芳说这得益于侯氏祖辈的训诫:“不管做什么事,都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做判断,如果这件事对方能做,那么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013年1月,雏鹰集团侯氏家族获“首善之家”匾额

雏鹰农牧早期的成功,是家族联手创业的典型案例。养殖业,也是实体,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门槛并不高,多有“靠天吃饭”成分。侯建芳家族,是农民家庭,其从事的主业也与农民做的事息息相关。一个家族内部人同心协力,联手打拼,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

2012年4月,侯建芳为代表的侯氏家族,向慈善事业捐赠1亿元,其中5000万元通过河南省慈善总会设立侯氏家族慈善基金,捐赠的善款是侯氏家族在公司上市后全家人的首笔分红,而正因如此,2013年1月,雏鹰集团侯氏家族获得了“首善之家”匾额。

当地人说,其实,当时侯氏家族最年长的人,也就是侯建芳的老母亲,并不真正晓得1个亿到底是什么概念。在雏鹰农牧厂区里,有一块田地,这位一辈子与田地打交道的老人家,常常天蒙蒙亮就起身,然后下地劳作种庄稼。

侯家上下有几十人口,拿出一亿元善款,侯氏家族的善举为人称道,也让雏鹰农牧侯建芳名扬四里,包括他的创富奇迹。

2010年9月,雏鹰农牧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雏鹰农牧上市后,身为总裁的李花曾很清醒:“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当时,兴奋的侯建芳像“换了个人一样”。

日后,李花曾在受访中谈及,雏鹰农牧为什么要布局全产业链?理由是减轻猪周期影响。2014年,很多养猪企业都经营不下去了,李花也说,那一年雏鹰的日子很惨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猪周期的惨淡经营,雏鹰农牧才坚定了做全产业链的决心。

总的来看,过去30年来侯建芳创业的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如今,雏鹰农牧陷入退市困境,同样亦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均不得。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负债累累、把猪饿死、欠债肉偿的“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在猪价坚挺的“猪周期”滑下退市悬崖。

2019年8月1日,*ST雏鹰以一字跌停板收盘,报收0.69元/股,走完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1元的交易日,步随中弘股份之后,成为“面值退市第二股”已是板上钉钉,18万多股民欲哭无泪!

河南近几年退市的企业

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7年后,因股票流通性差,伟业控股宣布要摘牌退市。之前心连心化肥、思念食品也是同样原因从新交所退市。目前还留在新交所的九天化工等河南企业面临着同样困境,还能在海外待多久?

|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李震 见习记者 陈玉尧

遭遇七年之痒,伟业控股拟从新交所主板除牌

2018年6月20日,伟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伟业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除牌。

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心连心化肥也曾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一员。

2007年6月20日,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发行2.63亿股,募集资金2.02亿新币,约合人民币10.1亿元。

上市7年后,心连心化肥于2014年在新交所主板正式除牌,仅保留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对于退市原因,心连心化肥同样表示,目前公司股份买卖的流通性有限而在单一市场上市将可整合股份的买卖,以改善流通性及提升股东价值。

更早之前,郑州思念食品公司也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

据了解,思念食品是2006年8月18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以每股0.54新元的发行价格发售2.5亿股新股。 之后,思念食品又进行了一次再融资,总共在新加坡证交所募集了大约2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

在新加坡上市6年后,思念食品最终选择了从交易所退市。2012年10月15日,思念食品以0.186新元/股的收购价宣布私有化退市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市时发行价相比,此时思念食品股价已跌去了六成多,并一度沦为“仙股”。这次启动私有化回购在外流通的41%股份,按要约价0.186新元/股,思念食品董事长、大股东李伟及一致行动人需付5.33亿元人民币。

募资20亿元,赎回股权不到6亿元,李伟及一致行动人在这次私有化退市中获得了近14亿元的回报。

对于思念食品退市的原因,思念食品董事长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退市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交易不活跃,股票流通性差,再融资困难。这与伟业控股、心连心化肥从新交所退市的原因一致。

股票流通性差、再融资能力不足,这些豫企还坚守在新交所

若本次伟业控股从新交所成功退市,在新交所剩下的河南企业就只有阳光控股、杜康控股、九天化工、中新果业四家了。

河南近些年退市的企业,还有面临滑铁卢的企业,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河南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今年来交易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据Wind数据显示,这些在新交所上市的河南企业股票交易均遭遇冷场。交易量最大的九天化工自年初至今仅成交2亿元。最惨淡的中新果业今年来成交额仅1.6万元,最近的交易日已是近50天前。而在国内上市的安阳钢铁仅6月20日一天成交额就高达5.18亿元,今年初至今累计成交额达到了307亿元。

对于国内的一些企业纷纷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在国内上市还是在海外上市,融资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实现融资功能必须有投资者愿意购买企业的股票或是债券。一些国内企业在新加坡市场认知度低,同时新加坡股市流动性较差,再融资能力不足,这就导致了一些国内企业在新加坡市场融资比较困难。

失去融资功能的同时,企业在海外证交所上市,每年都要承担一笔维护费用。其中包括向证券交易所缴纳的年费、公告费、审计费和律师费等,如果股价异常波动频繁,还需要与机构投资者沟通联系,配合证交所的监管等。

此外,长期与本地市场脱节,也会对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在更靠近其业务市场的地方上市,对于企业打造其产品和品牌更具有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付出高昂的成本维持海外上市公司地位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意义,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河南首富”的200亿商业帝国,辅仁药业瞬间崩塌。

又一位昔日首富,倒在了2019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则纪律处分书,再一次将河南前首富—朱文臣推上风口浪尖。

12月25日,上交所对辅仁药业(600781)实控人兼董事长、总经理朱文臣等高管予以公开谴责,并公开认定朱文臣在未来十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

河南近些年退市的企业,还有面临滑铁卢的企业,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据公告显示,上交所一口气罗列了辅仁药业、朱文臣的”6宗罪”,措辞非常强硬:

1、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

2、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违规提供担保,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

3、控股股东违反承诺,质押重组认购的限售股份;

4、上市公司未及时披露多起重大诉讼;

5、上市公司未及时披露重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事项;

6、上市公司未按规定实施2018年年度权益分派。

而,辅仁药业、朱文臣的麻烦或许没有终结。ST辅仁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尚在进行中。

一旦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昔日100亿医药”白马股”、河南首富,一夜崩塌。

实际上,令辅仁药业爆雷的”罪魁祸首”正是,朱文臣控制的辅仁集团。

8月30日,辅仁药业公告,截止目前,公司存在向控股股东辅仁集团违规拆借资金余额达16.36亿元,违规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4亿元。

最终,朱文臣被上交所”除名”十年,且仍将面临证监会、司法机构的处罚。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曾经的河南首富朱文臣,由于涉及民间借贷纠纷,如今正面临着债务缠身等诸多困境,甚至多次成为”老赖”。

自2019年5月以来,由于未能清偿欠款,辅仁药业已被强制执行5次,朱文臣本人被强制执行的次数更是高达9次,被限制高消费11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