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个以法纪严明、干净整洁著称的城市国家,其政府部门在垃圾末端处理层面下足了功夫。得益于政府科学完善的建设和规划,新加坡在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流程和改造方面产生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2019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就“新加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议题赴新加坡展开了实地走访和深入调研。
一、新加坡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基本情况
在新加坡,进行末端处理的焚烧厂和垃圾填埋场均由政府直接管理,运营费用由国家拨款。目前,新加坡的固废处理基础设施包括4个垃圾焚烧厂(大士焚烧厂、大士南焚烧厂、吉宝西格斯大士焚烧厂、圣诺哥焚烧厂)、1个转运站(大士海洋转运站)及1个海上填埋场(实马高填埋场)。
新加坡的焚烧厂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模式,在学习欧美经验的基础上,新加坡结合国内本身的垃圾成分配套焚烧技术,能够成功实现近90%的垃圾减量化,提供全国2%-3%的用电量。对于不可焚烧的垃圾,新加坡将其转运至实马高岛进行填埋。实马高垃圾填埋场在1999年4月投入运营,是目前新加坡唯一的垃圾填埋场。
二、新加坡垃圾末端处理综合规划的典型案例
针对新加坡政府主导下的垃圾末端综合治理规划方面的特征,调研团队重点走访了罗弄哈鲁士湿地公园、永续新加坡博物馆以及滨海湾花园等地。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均纳入了新加坡政府科学严密的国家中长期城市规划,综合考虑了垃圾治理、能源利用、人口增长、居住环境改善,环保教育等各方面因素。下文将根据团队在上述地区的调研考察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上述案例中,新加坡政府在垃圾末端处理综合规划工作方面的特点与成效。
-
罗弄哈鲁士湿地公园:融合垃圾生态降解与植被修复技术
-
永续新加坡博物馆:倡导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
滨海湾花园:集垃圾处理、能源利用与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
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澎湃新闻”阅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