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学会,原名“中国南洋学会”,成立于1940年3月,是东南亚华人最早研究南洋课题的学术团体,由新马一批南洋研究的中国学者姚楠、许云樵、张礼千、郁达夫、刘士木、李长傅、韩槐准、关楚璞等创办。学会主要出版了《南洋学报》、《南洋学会丛书》等,为学者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学会也举办各类学术演讲和研讨会,邀请对南洋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参加。
1958年,经会员大会的一致同意,学会改称为“南洋学会”(South Seas Society),并进行理事会改组,设立三个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和会务拓展委员会,黄曼士出任学会主席,王赓武担任《南洋学报》主编。这个关键性的转变使得学会更本地化,研究重点也更倾向新马华人史的研究,涉及领域有史地考证、考古资料、文献译述、华侨史料、生物研究、人种探讨、民侨采访、语言专号、法律问题、教育论著、文化掌故、报业专史、纪念专栏、资料统计、马华文学、佛教艺术、邮学津逮、人口问题、经济探讨、地方掌故、书评文艺、文化消息等,价值丰富,驰誉国际,为学人所推崇。至2017年,《南洋学报》共出版了71卷,历任主编有知名学者王赓武,郑子瑜,李廷辉,黄麟根,魏维贤,崔贵强,陈松沾,李志贤及陈荣照等,现任主编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原中文系主任陈荣照教授。为利国际人士购阅,学会于1970年特出版英文期刊《南洋季刊》,由陈寿仁,谭尚志和魏维贤等负责编辑,使得南洋学术研究走向国际,为东南亚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更多认同与尊重。
学会出版的《南洋学会丛书》也广受好评,至2018年共出版了50种,加上纪念文集、个人文集、专刊等,迄今共有76部专著。内容包括了历史人物研究,南洋地方文化解析,地理历史考证,经济角度讨论,工商业现代化分析,会馆馆志等。
1976年,学会决议设立社会服务部,对工商学农矿等各界咨询和委托调查事务,进行答复和办理,帮助设立图书馆、文化馆和研究所等,鼎力推广东南亚的文化事业。历年来,学会秉承创会宗旨不时举办大型公开学术讲座和座谈会,内容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历史研究、经济结构解析、社会发展、文化变迁、传播研究等,大力推动了南洋文化的研究和普及。
在各届理事会的不断努力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南洋学会不断壮大与发展,成为海外华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团体,为东南亚华人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南洋商报》社论(1958年9月16日)所预言:“[南洋学会作为]一个研究南洋问题的中心,一面网罗当地各文化,教育,工商业团体及政府各部门的专门人才,一面和国际学术界发生密切的关系,将来在南洋研究上,也将有辉煌的成就。”
南洋学会 2019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The South Seas Society (Nanyang Xuehui) was founded in March 1940 and was originally known as the “Zhongguo Nanyang Xuehui” (i.e. “China South Seas Society”). The very first academic society in China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it was set up by several Chinese scholars based here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including T. L. Yao, Hsu Yun-ts’iao, Chang Lee Chien, Yue Daff, Lou Shih Mo, Lee Chan Foo, Han Wai Toon and Kwan Chu Poh.
Besides an annual journal (The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the society also publishes a series of monographs. The late Prof. Hsu Yun-ts’iao was the society’s first editor for both the journals and the monographs, and these have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to carry out scholarly exchanges with one another.
Over the years, the society also organised countless lectures and seminars, all of which are open to members of the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