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一些高速公路修得异常笔直,当地人会略带一点骄傲说:“我们新加坡的高速公路全部修得很直,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路全部可以用作飞机的跑道。”
这句话听了让人暗笑:新加坡整个国土面积,连广州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踩个单车,不用半天就可以横跨整个国境,这……准备跟谁打仗?够谁打?
后来,读了李光耀的《经济腾飞之路》,才意识到这并不好笑。新加坡刚独时,内外交困,东南亚局势动荡,这个弹丸小国身处夹缝中,随时都可能被人一巴掌拍死,他们正是凭着强硬的意志,首先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震慑群雄,才得以在危机的局面中立足下来,发展经济,从第三世界贫穷小国,逐渐成为当今世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英国陆续放弃自己的殖民地,包括“王冠上的明珠”新加坡。1963年,新马组成联邦,但这个松散的联邦关系上并不密切。联邦政府希望对新加坡抽取更重的税,同时减少对新加坡的开支,希望削弱新加坡的政治地位。因为,新加坡总的来说,是华人的地方,马来人所控制的联邦政府,左看右看都觉得它不爽。1964年,还爆发了华马种族冲突……马来人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投票把新加坡从联邦赶出去,让华人自己去玩。
因此,新加坡实际上相当于被赶出来,被迫独立。独立后,他们时刻面临着入侵、政变的风险:马来西亚可能会改变主意,也许随时会重新吞并它,就算不吞并,也希望将新加坡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今天的马来西亚人仍然会说:“新加坡算什么?他们的水全靠我们供应,我们一切断水源,他们就完蛋了!”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当时新加坡仅有的两个营的部队,是联邦时代遗留下来的,绝大多数是马来人,他们会站在哪一边,会做什么,李光耀心里完全没底。1965年12月,新加坡国会第一次开会,马来西亚军人阿尔萨戈夫干脆直接找到李光耀,通知李光耀,界时,将由马来西亚军队“保护”李光耀前往国会。
另一个邻居印尼,也视新加坡为死敌,1964年的华马种族冲突,正是印尼特工假扮成华人,谋害一名马来人引起的。1964年3月,两名印尼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新加坡乌节路的麦当纳大厦引爆炸弹,造成3死33伤,新方逮捕了凶手,并将他们判处死刑。印尼对新加坡施以强大的压力,要求新加坡将三人改判为坐牢。新加坡顶住压力,坚持对他们执行了死刑,印尼人怒火中烧,对新加坡驻印尼使馆实施了打砸抢,他们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官,甚至宣称,将亲率队伍,踏平新加坡。
雪上加霜的是,这时,英国驻军正准备撤出新加坡,他们准备彻底抛弃这些海外资产,退回本岛。英国驻军维持着当时新加坡将近20%的GDP,支撑着一个多达数万人的就业人口,他们撤离将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冲击,更可能导致外资大规模撤离。因为英军撤出后,新加坡将失去保护,随时可能陷入混乱、动荡,不再是个投资的理想选择。
当务之急,是迅速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可靠的军队,自己强大了,拳头硬了,别人才不敢虎视眈眈,投资者才能感到新加坡是个安全的地方。因此,建国的前十年,新加坡为此做了相当的努力,他们从以色列聘请教官,以先进的理念训练官兵,并购进先进的装甲车,实行全民兵役制,推行尚武精神。本土场地有限,就谋求国外的合作,到国外进行训练。不久前,一批新加坡的装甲车,从台湾转道香港回国时,因某些原因,被香港扣留,着实热闹了一阵。实际上,从1975年起,新加坡便与台湾开展合作,每年都有到台湾训练的传统。
新加坡这些努力,逐渐见到成效。1969年,国庆的阅兵上,新加坡的装甲车给了马来西亚人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马来西亚人的口气。随着军力增强,新加坡面临的威胁逐渐减少。敞开门户,以最开放的态度,最有利的条件吸引各方投资,逐渐实现经济腾飞,那是后话了。事实上,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只有自强不息,使自己变强大起来,才能在危险、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