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月29日正式进入抗疫新阶段,人们在户外可不戴口罩,但多数新加坡人出门时仍然保持这两年来培养的防疫习惯,选择继续戴口罩。随着堂食人数限制放宽,食肆允许最多10名完成疫苗接种者同桌用餐,不少餐饮场所的客流量都有所增加。
29日早踏出家门后,郑智谦(25岁,学生)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少数选择在户外脱下口罩的新加坡人。“虽然并没有很多人注视着我,但我下意识觉得自己好像在做什么犯法的事情。”
郑智谦说:“我其实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新加坡人比较‘怕死’,多数应该会先观察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戴口罩。”
碧山居民谢亚珠(80岁,退休人士)早上一如往常,从住家步行到附近的邻里中心买早餐。“像我一样的老人家,走几步路就喘了,现在户外可以不戴口罩,我觉得舒服多了。”
谢亚珠虽然不识字,但对于哪些地方可以不戴口罩,哪些地方得戴口罩都非常清楚。今年确诊冠病、现已康复的她也说,如果户外场所很多人,她还是会戴上口罩,以免再次感染冠病。
在巴士站等车的民众依然选择戴上口罩。(王彦燕摄)
虽然自然通风的巴士转换站属于户外场所,但是在后港及碧山的巴士转换站,民众依然戴着口罩。
卓美欢(62岁,咖啡店店员)29日早就戴着口罩,在后港巴士转换站等巴士。她说,无论是在户外或室内,都会继续戴口罩。“虽然很多人都已经打疫苗了,但疫情还存在。我还是会觉得有些不安全。戴口罩让我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巴士车长吴东来(67岁)说,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乘客,口罩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重要防范措施。
zaobao.sg就口罩条例放宽展开网络调查,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还是会在户外戴口罩,近三成的受访者则表示,会在周围没人的时候脱下口罩。只有约7%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在户外戴口罩。
早报调查数据(梁锦泉制图)
截至3月29日傍晚6时,共有781人参与这项调查。在一些允许不戴口罩的户外场所当中,约80%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在巴士站及自然通风的巴士转换站脱下口罩,73%的受访者则表示,不会在组屋商店外的走道脱下口罩。不过,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公园、操场和自然步道等开放空间脱下口罩。
另一方面,小贩中心和巴刹的围网都已拆除,在麦士威小贩中心营业10多年的宏香鸡饭摊主石美云(53岁)表示,比起防疫安全管理措施放宽前,29日生意增加约两成。“可能是因为没有了围网,食客进出更方便,加上比较多人回公司上班,所以午餐时段有更多顾客。”
据记者观察,下午1时左右,小贩中心几乎都坐满上班族,在附近上班的许良妹(49岁,秘书)平时都会和同事一起到小贩中心用餐。“用餐者比之前多了不少,因为一些座位还是封起来,所以我们刚才等10分钟左右才有位。”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财政部长黄循财及卫生部长王乙康,都通过社交媒体呼吁人们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也不可掉以轻心。
王瑞杰说,昨天放宽的防疫措施,是我国自疫情暴发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很高兴看到大家并没有忘记保持谨慎!许多人即使是在户外还仍然戴着口罩。不过,能看到更大组的聚会和更正常的生活,也是一件好事。”
29日新增8164起冠病病例 住院人数维持700余人
新加坡3月29日新增8164起冠病病例,住院病患维持在700多人,再有四人因冠病病逝。
据卫生部网站3月29日更新的数据,当天的单日新增病例,相比28日增加了约65%(3239起)。卫生部长王乙康早前曾解释,一般周末后周一检测的人数和病例会增加,确诊病例会反映在周二通报的病例数量。
截至29日中午,有728人因冠病住院,比28日多11人。
其中,情况严重的病患从28日的117人略减至29日的108人。其中83人需要输氧,比28日少九人。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的病患则维持在25人。
每周病例传播率为0.69,连续28天低于1,意味着社区病例增幅趋缓。过去一天有6876人出院或完成隔离。
新增病例当中,8009起是本土病例,其余155是输入病例。本土病例当中,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确诊的有7153起,核酸检测(PCR)呈阳的则有856起。
截至29日中午,累计死亡病例增至1258起,新加坡确诊病例累计108万5094起。
新加坡冠病疫情数据(数据来源:新加坡卫生部)
相关阅读:
新加坡户外可不戴口罩第一天,你摘了吗?连续两天新增病例低于5000起
新加坡首份女性发展白皮书出炉,允许21岁至35岁女性冻卵
多家餐厅延长营业至午夜12时 | 27日新增病例近两个月来最少
文:李庚洧、杨浚鑫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475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