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重新捡起严格抗疫,打了西方共存论一记响亮的耳光

新加坡重新捡起严格抗疫,打了西方共存论一记响亮的耳光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一直贬低中国的“疫情清零”政策,竭力吹捧它们的“群体免疫、与病毒共存”理论。每当有国家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放开管控措施的时候,它们都要鼓吹一番这个理论。它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中国放开管控,新增确诊人数一定会起飞,届时它们就可以放肆嘲讽我们,甚至还有机会推行“颜色革命”的那一套。然而中国一直很镇定,因为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从积极抗疫转向“躺平政策”,新加坡一直被视为“与病毒共存”策略的典型代表。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新加坡的疫情再度起飞,每天新增确诊病例接近4000人,死亡病例也开始增加——“德尔塔”变异的传染能力超出人们的预计,新加坡也为这次鲁莽的“群体免疫和共存”实验付出了惨重代价。

据《联合早报》10月21日报道称,原定于几天后结束的稳定疫情措施将会继续延长一个月,其中一些具体项目将一直有效,直到另行通知为止。

新加坡的“共存实验”岌岌可危,也狠狠扇了西方一些媒体的脸。严格管控、积极抗疫确实需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但是跟躺平的后果相比却微不足道。最近美国媒体越来越聚焦于当下严峻的物流危机,《坦帕湾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指出: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让各国企业和民众苦不堪言,一些跨国企业也未能幸免于难,比如美国的耐克公司。报道指出,耐克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但是严峻的疫情导致工人大量流失,即便是河内当局放松了管控措施,不少工人也是选择回家。由于缺少足够的工人,耐克公司已经无法维持全球的交货量,鞋类产品的产量下降了足足1.8亿双。

彭博社也在报道中提到,越南的疫情给美国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越南也是主要供货商之一,它的缺席让不少企业陷入了经营危机,从沃尔玛的家具到三星的智能手机,产品短缺成为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这些危机不能孤立看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罗伯特·汉德菲尔德(Robert Handfield)认为,美国的跨国企业和经济模式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新冠疫情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用“完美的风暴”来形容这次危机,各种因素搅合在一起,一下子导致了生产不足、产品短缺、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需求下降、危机进一步加剧的恶性循环。

现在回过头来看2020年2月份,当中国向世界发出警告的时候,西方国家一些人、媒体和砖家却在欣喜若狂,他们相信中国即将成为第二个苏联;但是现在中国网友们的想法是:鹰酱啥时下去陪老大哥?看到萧条的经济、拥挤的墓地、空荡荡的街道和超市、满负荷的殡仪馆和冷藏卡车,它们会后悔吗?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它们后悔,因为这证明它们还有那么一点点人性;但时至今日,它们依旧鼓吹所谓“与病毒共存”,试图欺骗我们敞开国门的时候,没有丝毫后悔的态度——我们也只能一个想法:是不是应该给这些碳基生物取一个新名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