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街头小贩要申遗?中国千年饮食文化都不为所动?

多数受访公众对新加坡要以小贩文化申遗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小贩是迟来的肯定。

目前在瑞典农业科学大学任教的杨远方教授今早在达曼裕廊小贩中心受访时说,他很认同李显龙总理昨晚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对新加坡小贩文化令身处海外的国人牵肠挂肚的描述。

“我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在瑞典工作已经有四年,每次趁暑假回国,一定会到小贩中心解馋。”

杨远方之前曾在南洋理工大学任教,10年来常与同事一起到达曼裕廊小贩中心用餐。

“小贩中心的摊主比较有人情味,很多老摊主看到我,我不必开口,他们就知道我要点什么。我很支持申遗,希望这样能支持小贩中心继续生存下去。

由政府管理的小贩中心,售卖的食物价格比许多私人经营的咖啡店合理。”

新加坡街头小贩要申遗?中国千年饮食文化都不为所动?

在泰国工作多年,刚好回国度假的黄可佳也支持申遗。他今早特地带家人到牛车水小贩中心用餐。

“小贩中心是新加坡独特的文化,将各种族的食品都集中在同一个屋檐下,用餐环境也卫生干净。每次外国朋友来新,我必定带他们到小贩中心。”

也有公众认为,许多传统小贩美食已失传,颇为可惜。柯亚英认为,小贩文化申遗虽是好事,但这份肯定迟了些。“不少昔日的传统食品,如今找不到,即使是平常的食品如鱼圆面,因手艺没有传承下来,口味也不同了。”

新加坡街头小贩要申遗?中国千年饮食文化都不为所动?

57岁的厨师郑先生也认为,昔日食品如叮叮糖等,很多已吃不到。“如果社会大众当年能给予小贩更多的肯定。许多小贩美食的烹饪手艺或许能保留下来。要当一名出色的小贩,对食物的烹调是要下心思的。希望申遗行动能鼓励更多小贩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手艺。”

新加坡街头小贩要申遗?中国千年饮食文化都不为所动?

曾同父母一起当无牌小贩,后来在70年代初搬入本地第一个小贩中心--永升小贩中心(俗称六十档),煮炒摊摊主庄喜芝13年前又迁入达曼裕廊巴刹与小贩中心营业,见证了40多年本地小贩文化的变迁。

新加坡街头小贩要申遗?中国千年饮食文化都不为所动?

庄喜芝目前和太太在达曼裕廊巴刹与小贩中心三楼经营一家兼卖鱼头炉的煮炒档口。

他的太太郑秀华对小贩文化申遗感到欣慰。“小贩行业在本地有很长的历史,希望申遗行动能让小贩的辛劳受肯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