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res_iframe js_editor_audio audio_iframe” frameborder=”0″ high_size=”187.33″ isaac2=”1″ low_size=”46.9″ name=”欢迎关注福智霖集团微信平台” play_length=”23000″ source_size=”46.9″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audio_tmpl&name=%E6%AC%A2%E8%BF%8E%E5%85%B3%E6%B3%A8%E7%A6%8F%E6%99%BA%E9%9C%96%E9%9B%86%E5%9B%A2%E5%BE%AE%E4%BF%A1%E5%B9%B3%E5%8F%B0&play_length=00:23″ style=”width: 558px;” voice_encode_fileid=”MjM5MDA4MzEyNl8yNjU2OTU4NzYy”>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The Business Times等新闻媒体报道:新加坡所有民众俱乐部、公共图书馆和乐龄活动中心等,日后或会有至少一名专人,为国人解答任何与数码科技相关的疑难杂症,确保年长国人和弱势群体都会使用电子转账和各种政府电子服务等。
这是新加坡数码能力工作小组即将于今年6月提呈给新加坡政府的数码能力蓝图中的其中一项建议。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去年8月成立15人数码能力工作小组,探讨如何帮助新加坡人提升数码能力,以及如何加强新加坡政府部门、私人业界和民间团体之间的合作等。数码能力蓝图将在6月2日发布。
工作小组建议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数码援助站,让公众可在此针对使用电子设备和数码服务等寻求一对一的援助。设置援助站的地点可包括民众俱乐部和图书馆等主要的社区接触点。
负责在援助站提供咨询服务的数码大使或数码礼宾服务员(digital concierge)(正式名称待定)也可帮助一些上网遇到问题,或不明白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会用上的数码应用和服务的人。
培训适合专员面对挑战:有参与者就认为专员得会讲方言,以服务不会说华语或英语的年长者。
一名经常跟年长者接触但不愿具名的与会者答复本报询问时同样认为,一对一援助站应设在超级市场和巴士转换站等年长者常去的地方。她认为落实这项建议的挑战在于找到适合的人选,并提供充分的培训。
不同的民众俱乐部已有各类教导国人数码技能的课程,一些图书馆也设银发族资信站,专门为50岁及以上国人提供类似课程。那是否仍有必要增设数码援助站?
李志坚认为有其必要性。他指出,一群人一起上课未必能满足个人需求,例如不同人有不同型号的手机,而一对一的援助会更有针对性。他也说,行动不便者未必会舟车劳顿到特定上课场所或银发族资信站等,但若在他们常去的地方设援助站,就更方便他们。
新加坡福智霖集团短片介绍
本文内容由新加坡福智霖集团发布
未经许可不得抄袭,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