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生负担太重 教育部将检讨理工毕业生评估标准
为了不落人后纷纷报读补习班,已成为学生课业压力大、对考试倍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新加坡一些大学在评估理工学院毕业生的申请时,采用的标准是:理工学院平均分数占80%,O水准会考成绩占20%。
教育部长昨晚出席新加坡经济学会晚宴时指出,这会提高O水准的重要性,不断提醒考生O水准考试成绩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他们的人生,因此他认为,现在是对这种做法进行检讨的时候了。
所谓的“努力的通膨effort inflation”,意思是花太多精力学习同样或更少的知识。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学校,学生也在放学后,花时间补习和完成额外的补习功课,这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学生如今不只是应付学校课程,还得应付上补习班与额外作业带来的压力,形成激烈竞争。这可能是本地学生学业成绩优异、在国际评估中名列前茅,却对考试感到非常焦虑的原因之一。
教育部长着重讨论教育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指出,日新月异的科技已改变工作性质,在新环境下,人们的观念必须从“把书读好就有好工作”转向终身学习。此外,来到关键交叉路口的教育制度也必须随着新环境从四方面重新平衡取舍,激发国人求学乐趣与拼搏精神。
首先,新加坡应该在维持课程严谨性的当儿不抹杀学习乐趣。学生有一生的时间学习,不急于年纪尚小就吸收大量知识,这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接受的观点。课程都是根据各年龄层的需求而设,教育部也分别在1998年和2005年削减课程,让学生有时间培养其他方面的知识与兴趣,教育也得视年龄而定,让孩子们有时间玩耍和成长。
第二个取舍则是如何以公平的制度考核学生的当儿,不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小六离校考试将从分数制改为等级制,直接收生计划也将回归初衷,录取在某些科目、体育或艺术项目中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此外,过去的分流制度虽然是根据学生能力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但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此被贴上负面标签,反而无益于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虽然小学分流制度后来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确保不同源流之间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包括让成绩较好的中四普通(学术)源流学生跳过中五,直接进入理工学院预科班,普通源流学生若数学能力较强,也可以选择修读快捷源流的数学课,让学生根据各个科目的能力分流,而不是课程上的分流。
最后,过去重文凭而轻技能的观念也必须改变。文凭不能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越来越多雇主如今重视的是技能,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奉行多年的唯才是用原则依然重要,但社会必须对“才”有更宽的理解。
教育部长指出:“这个概念和这方面的努力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演变成型,而我们已经启航。我们要加紧应对贫富之间的机会差距,但解决方案不是限制那些跑在前头的,而是帮助落后的人赶上,我们将在这方面做出更多。”
从中国来新加坡读书的亲们表示,新加坡这种课业也叫负担?现在中国从幼儿园就开始各种补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