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5日文章,原题:芯片、丝绸和造纸:你无法永远保守秘密中国似乎已制造出一种能与西方最先进半导体相媲美的芯片。这可能令美国的国防专家和制裁支持者们感到惊慌。然而,这一进展本不应该太令人惊讶。工业机密是不可能长久保守的,中国人早就知道:几千年来,如今被称为知识产权的东西在贸易、盗窃和战争中会流失。
纵观历史,政府试图垄断,但技术仍在不断传播——其中大部分对中国不利——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发展了养蚕业,把毛毛虫变成衣服的技术保密了几百年。当时统治者需要中亚的马匹,于是用丝绸换取牲畜,国外很快产生了对这种织物的需求。当时丝绸的秘密受到严格控制。尽管如此,在商业回报驱使下,这些材料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西方。传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6世纪打破中国垄断。当时他让僧侣将蚕卵和桑树苗偷运回来。但我怀疑商人们更早就把养蚕的知识带到了西方。因此,当查士丁尼将丝绸制造纳入工业政策时,出现爆炸式增长。
中国对造纸术的垄断被打破得更快,也更具戏剧性。阿拉伯人在中亚赢得一场战役后,战俘中有军队造纸工人,他们将秘密带到中东,并从那里向西传播。军用火药的传播比较模糊,但这项技术可能是沿着同样路线向西传播的。
瓷器也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广受欢迎。从12世纪起,中国皇帝就像对丝绸一样,利用瓷器获得对邻国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商人们会出售专为伊斯兰世界和欧洲市场设计的盘子和罐子。直到18世纪,德国和法国的工厂发现所需的黏土种类,并摸索出烧制真正瓷器的技术。
茶叶的故事更为人所熟知。与罗马人一样,英国人当时面临巨大逆差,因为中国主导茶叶(出口)。此外,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不觉得有必要放宽贸易政策来缓解外国焦虑。之后,英国人向中国走私鸦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如今,拜登政府的半导体技术扼杀被视为西方压制中国的最新企图。中国也许还无法大量生产先进芯片。同样,如果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也不足为奇。商业几乎总是会让技术秘密传播开来。(作者霍华德·欧安,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