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联合早报》刊登了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评价。他说:“不论有没有跟新加坡合作,中国都将继续飞速前进,因此我国的任务是与中国的发展中保持相关,而未来机会处处,只要够聪明,就不缺乏与中国合作的领域。”由此可见,新加坡外长对中国的高速发展有着充分的认识,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复兴之势不可阻挡,更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如果能够保持合作,对于新加坡来说将会大有裨益。
新加坡外长的这样一番发言其实能够从新加坡对华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在2018年之前,新加坡在国际事务上一般选择站美国这边。无论是2016年“南海仲裁案”中为这起事件背书,还是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整个东盟只有新加坡总统李显龙没有参与,都能够看出彼时新加坡并不确定中国真正的发展高度。而从2018年开始,新加坡不仅成为了“一带一路”的积极倡议者,更是积极推动中国与新加坡自贸协定的升级。
新加坡看似在外交上有着一定的偏向,实际上从近几年对华政策的变动也能够看出,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的取舍上还是与自身利益相关。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奉行新门罗主义,而中国的国际贸易更加开放,作为马六甲海峡管理国之一的新加坡从利益角度出发还是更欢迎国际航运更活跃的中国,这才会看到新加坡在国际事务中开始支持中国的立场,因此新加坡外长发出看好中国高速发展的言论并不令人意外。
在新冠疫情到来之前,中国经济增速大多处在6%以上,而且从2018年开始,GDP就已经超过了欧元区,或许今年就会超过整个欧盟,更是会在2028年超过美国。基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前景和新冠疫情中的强势表现,即使只是想要摆脱新冠疫情对新加坡经济带来的吧,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也是有必要的,况且新冠疫情本就让新加坡2020年的GDP跌至2017年的水准,造成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与新加坡相比,立陶宛成为了反面教材的典型。在2020年,立陶宛本来依靠中欧班列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欧亚大陆新的邮政枢纽。但是为了美国6亿美元的贷款援助,立陶宛开始勾搭起了台湾民进党当局,还频频发出错误的涉华论调,甚至宣称中国与立陶宛的贸易规模很小,中国的反制措施无法造成多大的损失,一时间中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现在已经降为代办级关系。而且外交等级降级只是个开始,中国随后使用的反制手段并不涉及政府层面正式的经济制裁,但已经开始让立陶宛付出代价了。
首先,中国停止了中欧班列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停靠,也就是说从此之后立陶宛不再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对于物流业占全国GDP14%的立陶宛来说,中欧班列不再停靠不仅意味着在物流领域遭到很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进出口商品渠道又少了一个。对于立陶宛最大的港口克莱佩达港来说,中欧班列停止停靠也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有很多货物需要海陆联运,而克莱佩达港就是联运中海运的一环。
除了为中欧班列的货物提供海运外,克莱佩达港还为白俄罗斯的钾肥提供运输渠道。然而现在中欧班列停止停靠维尔纽斯,而白俄罗斯的钾肥公司受到了美国的制裁,因此克莱佩达港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倒闭的边缘。这座港口为58000左右的立陶宛人提供工作,创造了6.13%的GDP,它的关停将对立陶宛的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同时会给立陶宛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届时立陶宛政府将因为这些问题付出沉重的代价。
此外,在中国与立陶宛的关系恶化后,无论是立陶宛在华企业还是立陶宛本国的出口企业都收到了中国合作伙伴取消订单的通知。现在已经有20多家立陶宛企业退出中国市场,立陶宛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也已经陷入停滞,甚至中国海关的清关系统一度删除了立陶宛的选项。一直到现阶段中国并没有使用非常官方的手段反制立陶宛错误的奢华政策,但是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事实上,在中国的反制中,受到影响的不止是立陶宛本地企业,其他国家在立陶宛投资建设的工厂出口也受到了影响。为了降低中国反制的影响,无论是立陶宛的国内资本还是外部资本都开始把产业迁移到其他的欧洲国家。资本的外流同样会影响立陶宛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因此立陶宛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又增加了一个。
这还是中国没有使用制裁手段就能够给立陶宛带来的损失,根据立陶宛工业家协会估算,一旦中国正式开始制裁,仅仅在工业上立陶宛就会损失30到50亿欧元,这笔数额相当于立陶宛2020年GDP的十分不之一。德国商会也在警告立陶宛,如果不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就将关闭设立在立陶宛的工厂。
在经济与发展前景都受到中国反制手段的冲击后,立陶宛现任政府的支持率下跌至了历史最低点,为17.3%,而且内阁成员也有集体辞职的打算。显然,美国6亿美元的援助贷款和数十亿欧元的损失孰重孰轻已经有了定论。更有意思的是,立陶宛总统虽然也向欧盟寻求援助,但是欧盟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且中国目前正在与欧盟的两大领头羊国家法国和德国进行交流,准备进一步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因为与中国合作的高预期收益和中国政府并未使用直接制裁手段,等到至少半年后欧盟援助到来的时候,立陶宛也差不多被狠狠折腾了一番。可见,在合作与对抗之中,选择与中国合作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更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