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里这个焦黑躺平趴在地上的“躯体”,跟物理学和针灸穴位有啥关系?

Image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向英国当代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特别委约的公共装置艺术《新加坡地平线》目前在美术馆五楼的黄廷方屋顶花园展出。公众可连同在馆内的另三件作品,回溯葛姆雷40年的创作生涯,探索人体与空间的关系。


Image

公众的互动成为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公共艺术《新加坡地平线》的一部分。(国家美术馆提供)

Image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入口处的铸铁雕塑《靠近V》。(国家美术馆提供)

一踏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你会看到一个焦黑色的躯体趴在地板上,令人想到中国年轻一代近年蔚为流行的社会现场“躺平”,非常吸睛。这件铸铁雕塑《靠近V》其实出自英伦当代知名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71岁)之手。

《靠近V》作于1998年,葛姆雷的具象雕塑采取面部朝下的姿势,仿佛拥抱大地。展览策展人林沁怡讲解时说,这块实心铁是铸自艺术家的身体,这种材质与大地的熔融芯(molten core)相关,重量是人体质量的7.5倍。这令人反思人类在空间与时间相对的位置,因受重力影响,将我们连接到旋转的地球。

雕塑的姿态不是人类一贯的垂直前进,反而是静止的俯卧,传达了我们与周围建筑、大地的联系。这也可说是对母与子古典形象的当代诠释,因生态变化,地球母亲承受严重劳损。

Image

雕塑《感》通过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将人体作为一个建筑单位来思考。(国家美术馆提供)

上到三楼最高法院翼东南亚展厅外面,雕塑《感》(1991)通过建筑常用的材料——混凝土来思考人体作为一个建筑单位,立方体的尺寸代表一个蹲伏的身体姿势可以占据的最小尺度。立方块将人形以空无来呈现。葛姆雷以自己为模具的铸蜡置入混凝土内,熔化之后,留下了人形的空间的记忆。我们只看到碰触到混凝土块的两只手掌和一个头颅。这些痕迹显示了人类内在意识与外在环境的连续性。

Image

悬挂在楼梯空间的雕塑装置《发酵》,将人体呈现为一个动态能量场。(国家美术馆提供)
位于同一层楼,悬挂在皇家楼梯空间的雕塑装置《发酵》(2007),是由不规则的几何多边形状不锈钢棒材构成。真人尺寸人形在移动中,在形成或消失中,似虚似实。其创作灵感受到泡沫结构的启发,也受量子物理学的影响,挑战传统雕塑的实体形式,将人体呈现为一个动态能量场,其悬架营造失重感。林沁怡建议公众也可用手机聚焦的视角来观赏这件雕塑。

邀观众互动完成作品

上到五楼的黄廷方屋顶花园展厅,才是重头戏所在——美术馆向葛姆雷特别委约的公共装置艺术《新加坡地平线》(2021)。葛姆雷的作品一直关注于探索人体与空间的关系,而来到约5米高的铝圈(航空业常用材料)矩阵《新加坡地平线》,人的实体消失了,公众互动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林沁怡说:“若公众没跨入交织的圆圈内走一走,作品等于未完成。公众可观察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随圈圈而调整。”

Image

当代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一直探索于探索人体与空间的关系。(国家美术馆提供)

葛姆雷说:“《新加坡地平线》有一点舞蹈的成分,圆圈可以是呼啦圈;它邀你意识到更多的动物本能,感受它……沃尔特帕特说,所有艺术都不断渴望音乐的条件——所以它存在于你之外,但也存在于你的内部,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你。《新加坡地平线》没任何东西可以展示,也没任何东西可说。它是个邀请,让你通过它感受自己的生活。”

这是美术馆黄廷方屋顶花园展厅委约的第五个作品,也是第一个非亚洲生长的国际艺术家的个展。这也是美术馆第一次结合艺术家其他作品一同展出,通过四件作品回溯葛姆雷40年的创作生涯,如何受到佛教雕塑与哲理,简约主义与量子物理学的影响。不同作品占据美术馆各个空间,构成葛姆雷所说的建筑物的“针灸穴位”,以刺激公众对空间的反应。

葛姆雷曾获1994年特纳奖,1999年英国伦敦南岸视觉艺术奖,2007年伯恩哈德海利格雕塑奖,2012年大林奖和2014年大英帝国(OBE)骑士勋章等。其公共艺术蜚声国际,在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被永久收藏。

展览即日至2022年10月30日,在国家美术馆一、三和五楼举行。详情可上网:www.nationalgallery.sg/exhibition/antony-gormley了解。

记者:黄向京

Image
如何优先看到“新加坡鱼尾文”内容?从“订阅号消息”点击“新加坡鱼尾文”进入我们的公众号点击右上方按钮将“新加坡鱼尾文”设为星标

Image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已开通视频号

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

Image

Image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Image

Image

Imag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