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对印度几乎彻底“禁境”

4月23日,新加坡新增39例冠病病例,总病例达60,943例,其中:2例社区病例、1例客工宿舍病例、36例境外输入病例。

这是新加坡连续七天出现本土感染病例。

新加坡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对印度几乎彻底“禁境”

(图:来源自网络)

已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

新加坡至今共出现七种2019冠状病毒的变异毒株,相关病例共有350例,其中包括八例本土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上个月23日在每周发布的报告中提到,新加坡出现源自南非的B.1.351变异毒株,但直至20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卫生部也证实,确实出现感染南非B.1.351变异毒株的病例,截至20日共有130例输入型病例和一例本地病例。本土病例是在本月10日确诊的第61822例印度籍客工,他在Seafront Support Company担任集装箱绑扎员,因此可能会从到访本地的船只接触到传染源。在宿舍和工作场所跟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已经被隔离。

新加坡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对印度几乎彻底“禁境”

(图:来源自网络)

确诊46例输入型病例感染印度变异毒株

新加坡也已出现另外五种变异毒株,当中包括三种巴西变异毒株。

46例输入型病例证实感染印度B.1.617变异毒株,五例输入型病例则证实感染源自尼日利亚的B.1.525变异毒株。

四例输入型病例证实感染源自巴西的P.1(B.1.1.28.1)变异毒株,感染同样源自巴西的P.2(B.1.1.28.2)和P.3(B.1.1.28.3)变异毒株的病例则分别有一例。

至于最早出现的英国B.1.1.7变异毒株,目前共有七例本土病例和155例输入型病例受感染,另有一例输入型病例的初步检测结果呈阳性。

感染英国B.1.1.7变异毒株和南非B.1.351变异毒株的八例本土病例当中,有三人将病毒传染给同住者,不过并没有进一步的社区传播。

新加坡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对印度几乎彻底“禁境”

(图:来源自网络)

今日起收紧对来自印度旅客入境措施

有鉴于印度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恶化,新加坡进一步收紧对来自印度旅客的入境措施。从今天晚上11点59分起,所有在过去14天到过印度的长期证件持有者和短期访客,将不准入境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过境,直到另行通知。这项新条例也适用于之前获得入境许可的人士。

此外,近期到过印度的入境者,若在今晚11点59分尚未完成14天的居家通知,将需要到指定设施履行额外七天的居家通知,而不是在自己的住处。

他们将在抵达新加坡当天、履行居家通知的第14天,以及21天居家通知结束以前,接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新加坡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对印度几乎彻底“禁境”

(图:来源自网络)

康复客工确诊270天后须接受定期检测

4月29日起,所有居住在客工宿舍,以及在建筑、海事和加工业服务,并曾经染2019冠状病毒的客工,在距离第一次确诊的270天后,将必须接受定期检测。

最新研究显示,痊愈后的冠病病人,体内的抗体可能逐渐减少,这使得康复者的免疫力可能减弱,因此需要谨慎对这群人的感染风险。

为此,卫生部决定调整措施。下星期四起,康复后的客工也必须继续接受轮流定期检测检测,如果被确定是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将需接受隔离,以降低再次感染和传播病毒的风险。

此外,即日起,对新抵境的客工采取新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从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入境的客工,包括血清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士,将必须先在指定设施履行居家通知。血清结果呈阳性的新入境客工,在履行居家通知后,必须继续接受14天的轮流定期检测。

新加坡发现七种新冠变异毒株,对印度几乎彻底“禁境”

(图:来源自网络)

对印度的边境管制将造成建筑劳力、材料成本上涨

目前的人力短缺已经导致建筑项目延迟9至12个月,劳动力和材料成本也已上升30%至50%,新加坡收紧对印度的边境管制将造成进一步的延误。

23日,新加坡建筑商公会发表声明说,自2019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建筑业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许多建筑工人也在疫情期间离开新加坡回国。人力短缺已经导致建筑项目延迟9至12个月,劳动力和材料的成本已经上升了30%至50%。一些公司可能被迫关闭,这将影响在建筑业工作的约10万人。

建筑商公会也指出,有人试图将从印度引进客工的问题与新加坡-印度全面经济合作协定(CECA)挂钩。公会表示,这是毫无关系的,客工是建筑业劳动力的骨干,而这些客工大多来自印度和孟加拉。

在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新加坡的组屋、公寓,以及其他建筑,如医疗设施、基础设施项目也将被推迟。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解决,将不可避免要支付更高的建筑成本。

目前正逐步从印度以外的国家寻找人手,并会与各机构合作,通过一些方式,让来自亚细安地区其他国家的客工安全地回返新加坡,例如让他们在当地先进行隔离、接种疫苗以及在工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防止传染浪潮等。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