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添一起源头不明猴痘病例,卫生部密切关注 | 7日新增9985起冠病病例,小六会考口试可摘口罩

Image

新加坡于7月7日再通报一起输入猴痘病例,确诊患者是一名在新加坡居住的36岁印度籍男子。这名近期刚从美国返新的患者,目前在国家传染病中心接受治疗,病情稳定。新加坡近期已出现两起输入病例和一起本土病例。


Image

(龙国雄摄)

与早前两起病例无关联


根据卫生部网站,患者在星期四确诊,他与较早前卫生部公布的两起猴痘病例没有关联。

患者在6月28日感觉肛门不适,接下来几天陆续出现其他症状,包括猴痘症的典型皮疹。他7月6日求医,同日送往国家传染病中心,目前卫生部正在追踪密切接触者。

卫生部在6月21日通报首起输入猴痘病例,确诊的42岁英国籍男子是一名空服人员,当时共有13名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须接受21天的隔离。这名确诊的空服人员6月15日至17日曾在新加坡停留,19日再次入境,隔日确诊。

本土首起猴痘病例则是在7月6日确诊,患者是一名在新加坡居住的45岁马来西亚籍男子,目前仍在国家传染病中心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当局已追踪到三名密切接触者,他们同样须接受21天隔离。

卫生部将监察传播情况

必要时调整应对措施


卫生部也曾在6月6日发文告,指一名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出发、6月2日经樟宜机场转机的乘客,抵达悉尼后确诊。由于男子没有入境新加坡,没人被列为必须隔离的密切接触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剧烈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淋巴结肿大和皮疹或皮肤损伤。皮疹通常在发烧开始后的一到三天内出现,皮损则是平坦或略微凸起,充满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然后会结痂、干瘪和脱落。患者症状通常持续两到四周,无需治疗即可自行消失。

卫生部指现阶段这种传染病对公众的风险仍然很低,并将继续密切监察猴痘传播情况,必要时,将调整应对措施。

世卫说,自上一轮报告以来,猴痘确诊病例已激增77%,达到6027起,其中大部分病例在欧洲地区。在可获得性别信息的病例中,超过99%是男性。报告也显示,三起死例都来自非洲。

Image

为确保考生及考场人员的安全,冠病结果呈阳性、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拿病假、或感染了水痘、手足口症等传染性疾病而还在复原期的考生都不能参加小六和剑桥会考的口试。

相较于2021年全国口试要求学生在应考时全程戴口罩,考生今年来到口试站(Oral Exam Station),进行朗读和会话时可摘下口罩作答,此举是为了让考生的发言能够更加清晰。但笔试时则须全程佩戴口罩,拒戴口罩者将触犯安全管理条例相关法令。

Image

Image

新加坡冠病最新数据(截至7月7日中午12时)

👉 新增9985起冠病病例,另有三人病逝。死亡病例总计1426起。

👉 9534起是本土病例,451起境外输入。本土病例中,8754人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确诊,780人的核酸检测(PCR)结果呈阳。

👉 每周病例传播率从1.26下滑至1.19。重症病患减至84人,其中72人需要输氧,12人在加护病房。目前有671名冠病病患住院。

👉 确诊病例累计150万5938起。换言之,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确诊病例增加约50万起。

相关阅读:

  • 新加坡首起本土猴痘病例是45岁马来西亚籍男子

  • 猴痘人传人能力已增强,不限亲密接触者!WHO:猴痘疫情“可能被低估”

  • 关于猴痘病毒,你必需知道的六件事!内附全球蔓延地图!

文:卢慧菁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5345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Image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赞 20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新加坡猴痘新加坡政府社会新闻

Image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Image

ImageImag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