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四小龙的代表国家,但是很多人却轻视了新加坡的崛起过程,认为只不过是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其实拥有优越地理条件的国家很多,比如曾经的亚洲四小虎,但是亚洲四小虎繁荣了很短时间就没落了,而新加坡能保持长期繁荣,是因为它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我国也长期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分析新加坡的崛起过程,看看对我国有何启发。
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依靠地理优势经济高速发展,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二富裕的国家,此时新加坡还在为独立而奋斗。1959年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直到1963年新加坡才脱离英国又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被赶出来被迫独立生存,当时新加坡穷得不行,而且资源匮乏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虽然新加坡很早就成为贸易中转站,但是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中转产业利润微薄,表面金融和贸易产业发达,但大部分钱都被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赚走了。为何当时贸易中转站不挣钱呢?当时欧美的商品先运到新加坡的仓库存储,东亚或东南亚哪个国家需要商品,然后商家就从新加坡仓储调货送过去。所以新加坡实际上就是一个仓储中心和搬运的角色,钱都被西方赚走了。当时新加坡失业率高达14%,李光耀决定摆脱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提高关税发展本国工业。1962年,新加坡开始建设裕廊工业园区,重点说一下这个工业园区,新加坡国土面积108万亩,而裕廊工业园区早期占地面积就高达10万亩,也就是把本国将近1/10的领土拿来发展工业了。这里面主导的产业是造船、修船、石化、机械工程、一般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等,到1968年时,裕廊工业园区就有3500家企业了,直接提供17万个工作岗位。
造船修船需要更高的技能,当时新加坡没有能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就发展一般制造业和石化产业,以前大家只是搬运工,一下子要做更高技能的工作,大部分新加坡人都干不了,于是国家培训,新加坡教育也开始获得发展,出台高额罚款制度,也就是工作中做错了就巨额罚款,逼迫工人主动提升技能迅速成长。新加坡从此就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从劳动密集型往技能密集型转变,而菲律宾等国却满足于现状,对本国经济单一的情况不改变吃老本,开始逐渐走了下坡路,逐渐被新加坡甩在后面了。
这一阶段新加坡获得了一个天赐良机,也就是越南战争爆发,美国把新加坡当作基地,就像当初朝鲜战争把日本当基地一样,这就给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带去了大量的订单,让新加坡有了发展经济的第一桶。而且这一时期欧美也开始大量的产业转移,当时符合条件的就是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虽然四小龙和四小虎都先后抓住了机会,但是结果却大不一样,比如菲律宾就只短短辉煌了10年左右,我在《菲律宾曾经很富裕,为何现在发展成了穷国家?对我国很有启发》有详细介绍,喜欢的朋友翻看我主页查看。
1970年新加坡失业率已经降至了4%,国家稳定人民有了信心,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新加坡决定大规模往技能密集型转变。1972年,引进印度塔塔公司和本国合作,扩大机械制造业;1973年引进德国禄来公司发展光机产业,大家可能对禄来公司不熟悉,当时它在国际相机制造领域有权威。1975年又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发展电子产业,70年代是电子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而新加坡抓住了这次机会,又积累了大量财富。从1960到1984年,新加坡GDP年均增速9%,获得了亚洲四小龙的名号。
有了钱后新加坡没有学习菲律宾贪图享乐,而是培育本地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也是在这一阶段,新加坡开始重点发展造船、炼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带动了电脑、信息技术、金融和贸易产业的发展,如果一个国家跟不上时代潮流,高速发展也就10年左右就会停滞,然后就会被淘汰出局。新加坡深知这一点,开始主动升级产业往高科技领域发展,特别是精密制造产业。
1980年到1990年,新加坡进入了资本密集型时代。比如1984年就开始建设两大科学园,依托多所大学输送人才,重点发展生物科技、机器人和微电子等,其半导体、微电子和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等获得空前发展,这些都是高附加值的精密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回报率也很高,给新加坡带来了足够多的利润,金融因此获得了空前发展,新加坡企业也开始用赚来的钱投资世界,走入了用钱生钱的道路。
从1990年开始,新加坡开始往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大力投资教育培养高端人才,重视培育研发人才,布局新兴产业。将若干岛屿合并为裕廊岛,壮大裕廊工业园区,把裕廊工业园区打造成了世界级的石油化工中心,然后在科技园重点布局生物科技和生物科学等新兴产业。说到新加坡扩大裕廊岛的方案,其实我国后来也深受启发,现在我们搞的经济圈其实灵感就来于此,不管是成渝经济圈还是长三角经济圈等,其实目的就是让多个组团合并起来壮大实力,提高在国际竞争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新加坡的稳定增长被中断,工业园区出现了大量空置厂房。面对周边国家低劳动成本的竞争,新加坡开始走向了全面走向科技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高端产业,比如环保设备、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等,这些产业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周长且金额巨大,而且需要很多高端人才,但是回报率非常高,这样就能避免跟当时中国为代表的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竞争,保持自己的优势。此后新加坡开始实施大规模走出去战略,在全世界寻找投资机会,我国就有许多项目是新加坡投资,比如重庆最著名的地标来福士,就是新加坡在华最大的投资项目。
新加坡从1960年开始转型,一直重视工业发展,哪怕是到了2017年,制造业依然占GDP总额的17.9%,而房地产也仅占3%,我国房地产占6%左右。新加坡很重视制造业,大小工业区38个,来自欧美日等国的跨国企业高达7000多家,其中有4000多家的区域总部设在新加坡。除了重视制造业,新加坡的成功还离不开教育、低税收和公平的法律。大家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这里不说了,新加坡刚开始提高税收发展自己的工业,当制造业进入高端领域后,就主动降低关税降低原料成本,新加坡属于外向型经济,所以为了出口长期实施低税率政策,也吸引了全球许多企业到这里投资办厂。在新加坡的GDP中,跨国公司占据了40%,所以新加坡必须长期留住这些企业,除了低税收外,公平的法律也是跨国公司青睐的原因。跨国公司到新加坡投资不用担心官员吃拿卡要,因为新加坡的反贪局足够厉害。跨国企业在国际上经常碰到官司,而新加坡和伦敦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这一点很重要,许多跨国企业因此愿意到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短期辉煌几年是运气,比如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而能长期繁荣下去,那就是本事了。新加坡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工业强大了金融和服务产业才不是空中楼阁,就像今天的美国,表面金融业繁荣但是脱离了工业支撑,遇到危机就玩不转只能印钞转嫁危机,但这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笨办法。新加坡打压房地产,特别是房屋分配的政策也值得我国学习,重庆的公租房政策就是学习新加坡的经验,也让重庆的房价一直没有暴涨,保住了制造业的根基。在借鉴新加坡的经验过程中,有的也带来了问题,比如新加坡帮助企业壮大后鼓励它们对外投资,重点发展用钱生钱的金融投资,我国曾经也这样搞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些资本家拿着钱到国外就不回来了,还叫嚣自己凭本事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们也不想想他们的企业能有今天是国家政策和银行的支持。所以后来我国叫停了大规模海外私人投资,就是因为发现了众多问题,关于这一点大家网上自行搜索了解吧。最后补充一点,任何一个国家能繁荣富强起来,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