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新加坡眼”,输入“旅游”“雅思”等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恭
贺
新
春
又是狗年了,在新加坡,给大家拜个年。。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通商中国2018超强拜年阵容,来自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朋友圈,摄影:刘福州)
可是,越来越多人在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原因有很多。
(新加坡乌节路香格里拉酒店新春装饰)
新加坡过春节,比起中国来说,有几个不同之处:
1. 新加坡虽以华人为主体,但仍是多种族国家。一年到头,一会儿马来人的新年,一会儿印度人的新年,一会儿又是元旦新年,还有一个虽不是新年但比新年还抢镜的圣诞节。
(图by 李越治)
2. 尤其是,许多华人,连华语都说不好,华人新年会那么重要吗?
(常居新加坡的印尼华商庄燕华家过春节,还保留着一些老规矩)
3. 春节,顾名思义,春回大地。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因此春节是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时节。
(新加坡的武吉士购物中心)
可对于新加坡来说,“春”,只能是一个说法。长年盛夏,草永远是绿的。 我们只能把“春”字供起来,与其是提醒别人,不如说是提醒自己,这是春节。
4. 新加坡的禁令,叫停了许多春节习俗,比如我们喜欢的鞭炮,烟花,不过在中国的大城市,这些东西同样被禁止。
(一年新加坡的牛车水亮灯仪式上,李显龙总理点鞭炮的表情特写)
5. 春节团聚的意义,对于大国和小地方,是很不同的。
中国的春运,被称为全世界最大范围的人口迁徙。近千万平方公里内,甚至全范围内的人都要回家过年,团聚殊为不易。但对于大多数新加坡人来,这个城市就是他们的国,从东到西贯穿全岛,也不过一两个小时车程。住得近的家人,天天见;住得远的,周末聚。
(图 by Lisalisaforever)
所以,当春节来临时,团聚的稀缺意义相对减少,不少新加坡人借这个公共假期,凑些年假,出门旅游了。新加坡一说度假,一般就是出国。虽然华人一直有说法:老大初一不出门。但是现在人哪里管这些~
全球同此凉热
岂止是新加坡,全世界都在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比如,当春晚慢慢成为除夕标配后,吐槽当年春晚也成为保留节目。
什么叫年味儿?想想我们小时候,年味儿是什么?吃好的?穿好的?
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再也不需要以过年为名,给自己吃好的,穿好的。
比如,因为过年才能吃上的饺子或汤圆,现在随时想吃就吃,想自己包,又不买不起肉;餐厅里随时点,超市速冻饺子到处都是,打个电话还能送货上门。
至于过年穿新衣。你们早就趁各种促销季,从六月GSS到圣诞,给自己买了多少衣服了!还需要春节才穿新衣?
不要说过年没有年味儿,为啥现代人结婚的兴致也不高了。因为古代只有结婚才比较容易获得性资源,现在哪里需要结婚才能上床啊?
不管时光怎么转变,哪怕在南洋远离中华大地,新加坡每年都还是在很努力地过年。
新加坡民间最信服的四马路观音庙,新春抢头香,人头涌动,热闹非凡。
(狗年抢头香。视频 by Yuki)
上午时候更加拥挤。
面对神灵时,信徒是谦卑的。
面对这样的场面,很难说春节没有仪式感。
信则灵。春节也同样如此。
(图 by Sunny Sun)
歌舞节目是不能少的。从广西,
到江苏。春城洋溢华夏情,在新加坡二十余年历史,也成为新加坡春节的重要符号。
华语欢乐的贺岁片也是有的。唐人街探案2在新加坡也会上映。
哪怕如平常周末一样,去飞禽公园走走。
也能遇到舞狮。
部长们的拜年
你有心赏春,春就入你眼。
财神爷和新春舞狮队总是结伴出现。
今年距离历史上那次轰轰烈烈的戊戍变法,恰好两个甲子。
(新加坡中国商会十点整的第一拜年。 图 by 新加坡天府会会长杜致强)
戊戍六君子为首的康有为,维新失败后,远走南洋。他的学生,后来在新加坡给政治领袖做秘书。
凑巧的是,康有为来到新加坡时,是1900年。恰好也是那年,孙中山也来到新加坡。中华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以新加坡小而小看新加坡。
不管时空怎么转变,历史的一些传承,在我们看得到看不到的地方,草蛇灰线千里伏脉。
而历史也总是推陈出新,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们感慨做年夜饭的人越来越少,其实出门吃也没啥不好。
当我们感慨新加坡不能放鞭炮,但是有妆艺大游行。
当我们发现过年不一定走亲戚,但是现在多了一种娱乐,比如网上发红包。
与其感慨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不如节哀顺变,顺应其时代的变化。
再见,2017。你好,2018。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新加坡最大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