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看了新加坡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对广东没多少归属感

广州:看了新加坡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对广东没多少归属感!一种观点认为,深圳改革开放之初,从广州抽调了大批人才帮助建设新深圳,当时基本只有深圳本土人与广州人,当然也有少部分外地人,大家说的同一方言,吃的同一菜系,相处不分你我。到了90年代中期,大部分广州人回到广州,小部分留在了深圳置业安家。

广州:看了新加坡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对广东没多少归属感

深圳

这个时候,省内的人最多的还是潮汕人,外省人陆陆续续加入到深圳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出现了很多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本土深圳人,省内人对广州自然而然有归属感,大家本来就是一家人,同声同气,而外省人就没有归属感了,很正常,本来就不是广府人……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很多人(包括广东籍深二代和深圳本土居民)都没有明确意识到,认同广东文化和认同广东省是两码事。某种程度,其实深圳就是低配版的新加坡。比如说新加坡和深圳都选择了行政语言作为本地的第一语言。

新加坡的原住民是柔佛州的马来人,最大族群是闽南系汉人,但是新加坡既没有选马来语也没有选闽南话,而是选了当时绝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不能听说读写的英文作为第一语言。

新加坡在二战前曾经有一个强势族群叫做峇峇娘惹(李光耀家族就是),这些人是华人和马来人的混血,被英国人重视,他们一般不会讲华语方言,而是用英语和马来语的混合体,不是很看得上身边的马来人和华人,而是非常喜欢和倾慕英国的领导地位。

而深圳的原住民是客家人和军话人,最大族群可能是潮州人或者湖南人,但是深圳80年代开始,就坚定选择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当时各地推普的力度很弱,很多深一代都不能流利使用普通话)。深圳各行各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非广东原籍的深一二代,有点像当年的峇峇娘惹。

主流使用深普,不服气广州的领导地位(当然广东省本来就管不了深圳),对广东省(当然也包括京沪以外的其他省份)有优越感,更认可更上一层的直接领导(其实深圳的人、事、财实际上就是越过广东的)。

广州:看了新加坡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对广东没多少归属感

深圳

因此,我觉得很多内地人(包括很多深圳本土居民和广东籍深一代),没有理解深二代和深三代的心理细节。并不是看不起或者否认广东本土文化,而应该说是认为有更强势更主流的文化模式,所以并不觉得本土文化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新加坡华人依然非常认可福建文化潮州文化,但是他们的主流认可是英美文化模式。深二代深三代更认可大中华主流,而不是广东本土文化,这一点在很多广东本土人的潜在心理层面是有些互斥的。很多广东本土人认为大中华主流是北方强势文化,这让他们很不舒服。

事实上,广府人也在岭南地区做过类似事情,1950年代的时候香港,有超过3成的人是非广府母语者,香港原住民是客家人和蛋家人,不是广府人。但是后来香港当局选择了用广府话作为主流语言。到1970年代时,广府话就变成了香港的唯一主流语言。

1960年代时香港还出品了很多国语电影,70年代时票房前列基本就只有广府话电影了,这是跟深圳和新加坡不一样的选择,直接选用了本地最大族群的语言,而没有选择当时的行政语言——英文。如果当时选了英语作为社会第一语言,对非广府人群比较公平,那么香港人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认可广东本土文化。

广州:看了新加坡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对广东没多少归属感!其实从深三代开始,无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广东原籍的后代或者是非广东原籍的后代,已经在渐渐合一,不再刻意在内部明显划分,尤其是当第一代特区本土居民去世之后,这个进程会加快很多。

第二代本土居民虽然不很喜欢深二代,但是就我观察,并不排斥文化合一。所以等20年后深一代渐渐消失,深四代开始出生,深圳人就会变成新的民系……

广州:看了新加坡才知道,为什么深圳对广东没多少归属感

深圳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