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免于火却消失三四十年!200年历史福建人古庙楹联从美国回归新加坡

Image

一副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古庙楹联在三四十年前流失无踪。经历一番漂泊,这副对新加坡华人,尤其是福建社群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楹联终于在上周从美国运回故土。

Image

福建会馆将一副属于新加坡华人古庙恒山亭的楹联从美国运回新加坡。福建会馆名誉理事杜南发(右)和文化组副主任许振义博士(左)上4月27日在会馆会议室见证这件文物运抵,两人过后仔细查看文物。(梁麒麟摄)

曾坐落在惹兰红山石叻路的恒山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古庙之一,至少在1828年前已存在,是新加坡开埠初期福建社群的最高领导机构。1992年5月11日庙宇发生火患,大约两年后,遗址因政府征用土地而拆除。

这副曾经悬挂于恒山亭前门两侧的楹联,相信是在庙宇遭火劫之前进行翻新时被拆换,才能幸免于火,却自此下落不明。

Image

曾坐落在惹兰红山石叻路的恒山亭(摄于1980年),它在1992年的一场火患中烧毁,遗址约两年后因土地征用而拆除。如今被运回的就是当年恒山亭大门两边悬挂的楹联。(档案照)

收藏家知道楹联由来后

联系福建会馆表示要捐回

2019年11月,新加坡福建会馆意外得知楹联的下落。原来,楹联在上世纪80年代末随一名原籍新加坡的收藏家“移居”到了美国。这名目前居住在纽约长岛的收藏家在得知楹联的由来之后,两年多前联系福建会馆表达捐赠的意愿。

福建会馆秘书处委托美国文物保护及漆料分析专家对楹联进行年代鉴定。鉴定报告确认,楹联上年代最早的一层涂料与18世纪普遍使用的涂料一致。会馆理事会遂安排将楹联运回新加坡。

由于冠病疫情造成延误,这副楹联几经周折,终于在4月27日运抵福建会馆信立路会所。福建会馆名誉理事、资深报人及文史研究者杜南发,以及会馆文化组副主任许振义博士,见证楹联运抵及开箱的过程。

相关阅读:

  • 新加坡海底捞出“独一无二”的元代文物!

  • 灯笼都搞高科技?福建和潮州的咋分辨?让新加坡灯笼专家教你!

  • 面对最入心最动情的事,你总是哑口无言?如何不做文明时代的野蛮人?

文:许翔宇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492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Image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5

Image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Image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Image

ImageImag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