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入第三年新冠原始毒株已经变异了五次第六代就是当下流行的奥密克戎
自从奥密克戎毒株诞生反对“动态清零”的声音就多了起来主要依据是从数据统计上看奥密克戎相比它的前身更温和
的确,大部分国家这一波疫情的病死率已经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
-
英国三月份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病死率低于季节性流感,为0.035%,即每10万奥密克戎感染者中有35人死亡,流感是40人。
-
重症方面,根据美国加州某医院系统的数据,奥密克戎比德尔塔的住院风险降低53%,进ICU的减少75%,住院时长减少近70%。
-
英国、法国、南非的同类型研究结果也一致。广泛接种疫苗的地区,重症比例不超过1%,中国为0.6%。
尽管如此,来自不同国家的多位科学家却都表示,不应该去宣扬奥密克戎是一种更温和的病毒。
为什么?因为病死率、重症率看起来科学却故意模糊了真实世界中的各种条件至少,有三个真相是经常被忽视的↓↓↓
首先,抛开传染性谈毒性是“耍流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0值是2.79,奥密克戎为9.01——如果原始毒株能够1人传3人,那么奥密克戎1人可以传染10个人。
但需要强调的是,R0不是一个实验室内的生物学数据,它是综合了人口密度、抗疫政策、接触频率等一系列社会属性计算得出,它会随着外部环境因素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同一个病毒在不同的国家,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和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R0都是不同的。
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或者是人口大国奥密克戎的破坏性更大因为一旦分母足够大病死率再低也会死很多人重症率再低都会导致医疗系统崩溃甚至不仅是新冠死亡的暴增还会挤占其他患者的医疗资源而造成超额死亡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8日,美国康涅狄格州,医务人员在重症监护病房救治新冠病人。
其次,“病死率”在真实世界中的各个国家并不一致,在各个年龄群的差异也很大。因为病死率不仅和病毒本身的强弱有关,更受到疫苗、特效药、医疗水平、一定数量已经感染过形成免疫的人口等现实因素的共同影响。
有科学家指出,住院率和病死率的下降,本质上不是因为病毒本身的毒性减弱,而是群体免疫力的提升。感染和接种疫苗,都可以增加保护。一位病毒学家这样比喻,面对奥密克戎,“一些人住的是稻草房子,另一些人是木头房子,还有一些人是砖房子”。
-
那些反复接受新冠群体感染的国家如印度,或者全民普及疫苗第三针的新加坡,这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病死率就相对较低、死亡人数更少;
-
对个人来说,全程接种两针疫苗并接受加强针的人群,重症率和病死率也要远远低于没有接种的人群。中国的情况,显然与他们大不相同。
第三,防疫政策会改变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这不仅是中国的经验,也是全球的共识。
在主要的四波疫情中隔离和限制各类社交距离的政策一直是公共卫生政策的核心策略↓↓↓
比如同被称为亚洲防疫“优等生”的日本,几乎每一波疫情高峰,都会宣布紧急事态,餐饮缩短营业时间、大型商业设施停止营业、公共交通提前停止服务……
即使在奥密克戎流行初期,欧美各国也都出台了各种严格的防控政策,比如美国发布了疫苗强制接种令,欧洲各国的隔离和限制社交措施甚至在多个城市引发了游行,直到大规模疫苗加强针接种完成后,重点才转向“守住医疗底线不被击穿”和“保护脆弱人群”。
但即便是在疫苗的保护下,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人数仍然超过去年夏天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等国家,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原始毒株和阿尔法变异病毒。
尽管4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流行病学报告提示过去一周全球新增病例和死亡持续下降在国门之外这一波疫情似乎快要结束但世卫组织认为仍应保持警惕不能忽视奥密克戎广泛传播后给医疗系统带来的压力和后续变异危险↓↓↓因为不管是主动免疫,还是依靠疫苗,这一切都不一定能保证未来我们就一定安全:病毒还在变异,仍然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病毒,推翻我们所建立的每一个乐观的免疫假设。
想明白这些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动态清零”还得坚持。
2022年4月6日,上海,杨浦区一小区的居民自觉保持2米间距,有序排队进行核酸取样。
来源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作者:康艺)编辑 | 王郁岑
要了解更多有关新加坡的最新信息,每日资讯美食美景工作,新加坡百晓生在手,工作生活无忧!
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百晓生总部电话:13578916709忠良
拨打国际电话号码前加: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