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冷地区为何叫“火城”?福康宁山腰山脚都有“宝”?细数新加坡地标的原址建材和历史

640?wx_fmt=gif

在城中的不同角落,如果稍加留意,会看到不少向知名地标致意的用心之作。

正是这些致意之作,带着人们一步步走近这座新旧交融、东西荟萃的都会城市。

知名地标:史丹福路国家图书馆(1960-2004)

致意之作:原址建材——红砖门柱与白漆铸铁围栏

640?wx_fmt=jpeg

史丹福路旧国家图书馆建于1960年,是建国年代知名地标建筑之一。

“我们塑建房屋,接着是房屋塑造我们”,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放在新加坡语境,或可加上一句:房屋即便消失了,它们仍在形塑着这个城市的记忆。今天的我有时懊恼自己与往日知名地标无缘一见,却常常一转身发现它们其实藏身在城中不同角落的致意之作里。

寻隐狮城,渐渐地会留意到,这个城市有很多向往日致意的方式。若说上回提及的设计灵感是受启于历史叙事的遥远意象(见4月25日《早报周刊》),那么今天说的,便是以原址的建筑材料或元素,向知名地标致意的暖心之作。

福康宁山东麓山脚有两幢大型建筑,一红一白,红的是国家图书馆,白的是国家博物馆,背靠一片青翠山坡,头顶上天空是那么蓝——这幅图景,是1994年初到新加坡时见到的;这么多年以后,当我想起那些午后,画面里依然红白相间,衬着翠草与蓝天。

记得那时的图书馆里总是很多人,却又极安静。抬眼望去,馆内墙身、门廊和走道都以红砖砌成,发散着一种温敦润泽的气韵,能让人忘记楼外的车闹人喧。与红砖图书馆的缘分不算长,刚好10年——2004年图书馆宣布迁址,让路给新一轮市区重建。身边不少朋友,到今天说起仍记得那些日子里的不解和难过。那一年新加坡人以四种语文为史丹福路旧馆写下许多记忆和怀念,其中不少被选收在2004年出版的“Moments in time : memories of the National Library”(暂译《流光瞬影:忆念国家图书馆》)一书里,书中图片以红砖色为主调,今天读来仍能感觉到当年那份浓浓不舍。

图书馆搬到维多利亚街新址以后,有段时间史丹福路原址上绿茵覆盖,只剩下一对红砖门柱、一道白色铸铁围栏依偎相伴有点孤清,头顶上天空仍是那么蓝。2019年新加坡管理大学扩建工程终告一个段落,翁俊民基金会荟萃楼(Tahir Foundation Connexion)的落成,让福康宁东麓山脚多了一个以深褐色金属梁架搭建的巨型人造“山谷”,这头连着史丹福路,那头出去就能看到白色的国家博物馆。

640?wx_fmt=jpeg

旧图书馆的两尊红砖门柱于2019年重现原址,藏身翁俊民基金会荟萃楼的金属梁架“山谷“深处,无声地向图书馆旧址致意。

有天穿越Connexion“山谷”,猛地看到两尊红砖门柱静静地立在山谷深处,后面伴着一道白漆铸铁围栏,一时感觉如遇故人:噢,原来你们在这里!在图书馆迁址15年后,见到熟悉的红砖门柱和白色围栏重现原址,无声地向旧国家图书馆致意,心里着实有一份牵动。

知名地标:史丹福桥(1956-1970年代初)

致意之作:原址建材——桥头石墩

640?wx_fmt=jpeg

左下方是史丹福水道入海处,横跨史丹福水道便是史丹福桥。今日填海后的滨海一带,已完全改观。(互联网)

从旧图书馆原址沿着史丹福路向滨海方向走,来到与尼诰大道交界处时,你会见到林荫道的两旁各立着一个石墩型建筑。它们长约3米,高约1.5米,外观古朴无奇,旁边也没放说明牌,远望只见石壁上各嵌着一块椭圆形铜牌。

走近一点看清铜牌上的字样,一块是当年英殖政府的市政厅徽牌,另一块上刻着“1956 Stamford Bridge”(史丹福桥)字样。回去后查看了地图资料、旧日记载,还有国家图书馆“Singapore Infopedia”(暂译“新加坡资讯百科”)网页资料,这才意识到那两个貌不惊人的石墩,竟是旧日海岸线的一个重要定点:这里曾是史丹福水道(Stamford Canal)的入海口,曾有一座史丹福桥横跨水道。这是水道入海前的最后一道桥,而这两个石墩便位于当年史丹福桥的两头。

640?wx_fmt=jpeg

图中两端,是史丹福桥留下的两个桥头石墩。今天两个石墩中间是已加盖的丹福水道,从这个角度可看见坐落于美芝路的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Civilian War Memorial)。

如今史丹福水道仍在,从东陵一带溪流的源头,一路向南入海,流经乌节路、汉地路,不过多个地段已加盖而成宽敞林荫走道。不久前一个雨后放晴的早晨,我们重回史丹福路与尼诰大道的交界处,只见两个古朴桥头石墩隐在林荫道边的树丛中,无声地保持着致意的姿态。

640?wx_fmt=jpeg

旧图书馆大堂的粉红色马赛克瓷砖图案,也移到新馆,铺在馆外一侧的入口处。这幅图案有何寓意,是否与旧馆前身的圣安德烈学校有关?

知名地标:加冷煤气厂(1862-1998)

致意之作:原址建材——储气库铸铁托架

640?wx_fmt=jpeg

加冷煤气厂远景。

离开市中心,来到加冷河畔公园(Kallang Riverside Park),这里曾是“火城”——加冷煤气厂的所在地。据说当年加冷盆地的居民终日可望见冒着火的烟囱,周边工业也都跟“火”有关,加冷也因此得名火城。

据公用事业局1982年出版的“Kallang Gasworks 1862-1982: 120 Years of Town Gas Supply” (暂译《加冷煤气厂1862-1982:120年城市煤气供应简史》)的介绍,建于1862年的加冷煤气厂是当年东南亚最大的煤气厂,建国后的1966年首次转而采用更洁净的原料生产煤气。

今天的加冷跟“火”沾不上边,河畔公园反倒是风爽水凉,河上常年做的各类水上运动训练。很多人喜欢到加冷河边跑步,我们也常来这里散步看风景,每次来都会去探望一大一小的两个致意之作。

640?wx_fmt=jpeg

煤气厂于1998年退役后,原址成为加冷河畔公园的一部分,第三号储气库铸铁托架也站在公园一角,向当年的“火城”致意。

大个子的致意之作,是一个以八根铸铁支柱撑起的凉亭式构架,远望也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势。旁边一块解说牌上写着,这个铸铁构架是当年煤气厂三号储气罐的托架(gasholders)。煤气厂于1998年正式退役后,这个托架留了下来,成为公园里一个永久装置,默默地向地标“火城”致意。

640?wx_fmt=jpeg

以煤气厂建筑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加冷精神”,立于哥罗福桥(Crawford Bridge)附近的悟槽河边。

小一点的致意之作是个雕塑作品,以煤气厂的金属建筑材料制成,取名“加冷精神”(Spirit of Kallang)。这个名字倒是惹人好奇:何为“加冷精神“?雕塑基座上的蓝色说明牌,给出这样的定义:“(它的)设计概念凸显了新加坡早年开拓者刻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当年艰辛劳动,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知名地标:新加坡国家剧场(1963-1986)

致意之作:原址建筑元素——艺术装置“国家剧场@50”

640?wx_fmt=jpeg

位于福康宁山西麓山腰的国家剧场于1963年开幕,是建国年代的地标建筑之一。

福康宁山西麓山腰,立着一个4米高的艺术装置,它的五角菱形立面设计,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是来自当年的国家剧场。这片山坡很少人上来,隔着一条窄路便是热闹的朱比丽花园(Jubilee Park),对比之下这里更显幽清。

我们很喜欢这个艺术装置,散步时会特意弯过去看看,尤其是在有月光的晚上。灯火与月光交映下,这个绛红色基调的艺术装置被罩在奇妙晕圈之中,远远望去让人恍惚。此时夜色更凉,静如止水。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建筑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设计的“国家剧场@50”装置艺术,白天和夜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艺术装置的设计人,是建筑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Lai Chee Kien)。2013年新加坡举办艺术双年展,那年恰是国家剧场开幕50周年纪念,赖启健于是以这个作品参展,为之取名“National Theatre@50”(国家剧场@50)。今天这个艺术装置已被永久安置于福康宁山山腰,面向着里峇峇利路和登路的交界处——这恰是当年国家剧场所在的位置和面向。

值得一提的是,从事建筑的人,对建筑设计的每一个诠释都很严谨。说到国家剧场的立面设计,赖启健一再强调“五星弯月”说法是人们的误解。2016年他为国家剧场建筑师黄匡国(Alfred Wong)编撰了一部回忆录,名为“Recollections of life in an accidental nation”(暂译《意外之国笑忆人生》),书里曾特请黄建筑师谈谈当年国家剧场的设计和建造细节。

黄氏回忆说,国家剧场的设计之所以采用菱形支撑结构,一是为了平衡悬桁式剧场屋顶,二是为了设计美观的考量;而剧场立面选择以五个菱形图案来呈现,同样是为了视觉美感,与五星无关。

那么,剧场前面的那道弯月形喷泉呢?据建筑师的回忆和赖启健的研究,国家剧场的原设计中其实并无喷泉,那道弯形喷泉是后来国家喷泉计划的产物,建成时国家剧场开幕已近三年。

自新加坡于1959年取得自治,1960年代的整整10年里,有多个国家级建筑地标相继建成开幕,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1960)、国家剧场(1963)、新加坡大会堂(1965)等。时至今日,建国时代的知名地标大多已走入历史,殊不知亦借着后人设计的致意之作,留在了属于它们那个年代的城市符号之中。

寻隐,便是在旧景与新貌之间、在消失与重现之间,一次次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恍悟。

文:章星虹
640?wx_fmt=gif
如何优先看到“新加坡鱼尾文”内容?从“订阅号消息”点击“新加坡鱼尾文”进入我们的公众号点击右上方按钮将“新加坡鱼尾文”设为星标

640?wx_fmt=gif

640?wx_fmt=gif 

新加坡鱼尾文已开通视频号

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

640?wx_fmt=jpeg

640?wx_fmt=gif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640?wx_fmt=gif

640?wx_fmt=gif

640?wx_fmt=pn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