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
平均每3分钟便有一个孩子
在玩玩具时受伤,
这些伤害有一多半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
玩具隐患需谨慎
这个结论出自发表于《临床儿科学》(Clinical Pediatrics)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论文作者史密斯博士说,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会面临不同的玩具伤害风险。
3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小玩具和小零件发生呛咳窒息的风险尤其高。在研究统计的案例中,有超过10.9万例是5岁以下儿童吞咽或吸入异物造成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乘骑玩具造成受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5~17岁的儿童受伤案例中,有42%与脚踏滑板车、四轮玩具车、儿童三轮车等乘骑玩具有关。
新加坡磁铁玩具不合格全部下架
最近新加坡也出了和玩具相关的事件。
新加坡企发局表示,他们检查了五款磁力片积木玩具和五款磁力球,结果发现,全部都有安全隐忧,它们的组件都不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新加坡当局立即表示,有关磁铁玩具的供应商已经将产品下架!
可是积木和磁力球几乎每个有宝宝的家庭都会有啊!如果都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话,各位新加坡的家长还是要多多警惕哦,毕竟磁力球那么小的物件,如果被宝宝不小心吞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哦!
它们便会互相吸引,造成肠子穿孔和发炎等症状……而且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已经不是三岁的宝宝了,应该不至于吧?
下面这张图片告诉你,发生类似事件的可不是只有三岁的孩童!
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掉以轻心,毕竟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身体更重要了!如果家里有类似玩具的话,还是快点藏起来,或者丢掉吧!
这些玩具家长需要注意
另外,不止这一类的玩具要警惕哦,剩下的这些也要警惕!
海洋宝宝
其实这个玩具在我们家长的小时候也注意到海洋宝宝的玩法是把它泡在水里,然后慢慢“长大”。海洋宝宝含有苯环或杂芳环的芳香类化合物和重金属 ,他散发的气味或者触碰都对人体有伤害。
这样的东西如果被孩子误食,珠子会在胃里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导致肠道完全梗阻!
如果不小心误吞,应该及时送医院就医!
玩具水枪
有媒体以市面上的7款水枪进行实测发现:普通水枪射程可达7.5米、电动水枪射程可达7.8米、气筒式水枪射程可达9米、加压水枪射程可达10米。
这样的威力如果打到眼睛上,可能造成眼内出血、青光眼、视网膜裂孔!
悠悠球
年龄小的孩子手部力量不够,灵活性也不足,很容易把悠悠球重重地甩出去,一旦击中自己或他人眼睛等脆弱部位,伤害也是相当大的。
另外,孩子非常喜欢牵着绳子拉动或甩着绳子玩耍,绳子很容易缠在孩子的手指或脖子上,时间长了轻则造成指端缺血坏死,重则能让宝宝窒息。因此在选择带绳玩具时,绳子长度不能超过宝宝的颈部周长;年龄小的孩子最好不要玩这类带绳玩具。
氢气球
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氢气球,小孩子看了都会很想要。但是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把氢气球接近火源,或者附近有人吸烟不慎靠近氢气球,都有可能导致爆炸。
气球碎片一旦进入孩子的呼吸道,是很难取出的,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孩子玩气球时,家长要多加注意,如果气球被孩子抓破,要及时清理每一块碎片,以免被孩子吞食。
表面有尖刺的玩具
材质比较坚硬,而表面又凸凹不平,或者本身棱角比较尖锐的玩具,很容易给孩子身体造成伤害,建议家长别给孩子买表面不光滑的玩具,其次及时检查孩子正在玩耍的玩具,一旦发现破损,立即修复或者淘汰。
劣质的绒毛玩具
家长别以为毛绒玩具软软的,又不会动,就是百分百安全的。如果买到的是劣质玩具,其填充物质量不合格、外面的毛容易脱落,那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健康隐患。
脱落的毛被孩子吸入,很容易引起流涕、咳嗽等过敏反应;填充物不合格,集聚了大量细菌,孩子搂抱甚至撕咬玩具,这些细菌就会趁机入侵孩子的呼吸道,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哮喘等。
家长在买玩具时要注意什么
看了这些危险玩具后,家长们是不是开始担心:“好像大部分玩具都有安全隐患,为了孩子的安全,是不是不给孩子买玩具会更好呢?”
其实,家长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因噎废食,在购买玩具时,只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降低玩具的风险。
年纪较小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看见什么都想去尝尝,习惯将物件送入口中,他们的玩具一定要避免过多的小零件,预防潜在的噎塞和窒息危险。
注意检查玩具的说明:看看玩具是否通过安全合格检测?仔细阅读玩具上的标识,了解玩具的安全等级。尽量选择可靠厂商的产品,“三无”产品、“山寨”玩具千万要避免。
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醒孩子不要把玩具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放进嘴里,避免误吞。但是,完全要让年纪小的孩子保护自己毕竟不太靠谱,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做好安全监控。尤其是低龄儿童玩玩具的时候,应该时刻有家长陪同。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让那些潜在的危险消失。
能做的,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提高警惕,增加自己的预判能力,让危险尽量远离孩子。
想要了解更多新加坡留学信息?
快添加小新君进行咨询吧!
详细校讯以及申请详情
请扫描下方添加小新君进行咨询喔~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新加坡资讯
欢迎在后台给小新君留言交流
或者添加小新君的微信号:iedu_sg
—— END ——
本文内容由新加坡教育网发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许可不得抄袭,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