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加坡凯德集团甩卖国内20家商场:来解密其商业运营之道

从新加坡凯德集团甩卖国内20家商场:来解密其商业运营之道

凯德集团

据新加坡南华早报5日报道,凯德集团将以83亿6500万元人民币销售在中国的20个零售商场的股权,交易在第二季度完成,预计能获得6亿6000万元的净收益以及7500万元的净利得。这样一则新闻,让我们深思,它有什么运营之道让其成为该领域的“王者”?哪些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本地开发商值得去学习。

凯德集团是亚洲知名的大型房地产集团,总部设在新加坡,并在新加坡上市。集团的全球房地产业务多元化,包括商业综合体、购物商场、服务公寓、办公楼和住宅。其业务除新加坡和中国外;且覆盖印尼和越南市场。凯德集团房地产基金管理业务的规模和水平,在亚洲名列前茅

从新加坡凯德集团甩卖国内20家商场:来解密其商业运营之道

凯德商用业务流程图

凯德集团于1994年进入中国,中国是凯德集团在海外最大的市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凯德已在中国51座城市运营超过160个项目。

从新加坡凯德集团甩卖国内20家商场:来解密其商业运营之道

凯德综合体

目前,凯德在中国的总开发规模约2,200万平方米,管理的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凯德集团和国内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常规操作方法(整体持有,部分销售)不同,其走的是轻资产的道路,核心在于“地产开发+资本运营”的模式。

其主要是通过凯德商用中国发展基金及凯德商用中国孵化基金进行资产收购(①凯德商用中国发展基金属于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零售市场,规模约6亿美元 ②凯德商用中国孵化基金专注于购入国内已建成的零售商场,并进一步实现重组,增值和出租目标),再通过凯德商用中国信托使用优先认购权的形式收购凯德集团在中国控股的商用物业。

从新加坡凯德集团甩卖国内20家商场:来解密其商业运营之道

凯德商场

对于这些基金投资的物业,凯德商用中国信托拥有优先购买权。

凯德集团在房地产金融业务走在了亚洲前列,融资成本低且有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和较强的运营能力。截至现在共管理了逾6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17只私募基金。其中投资中国的私募基金有12只,总规模约77亿美元;2只在华持有优质项目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华资产超过约131亿人民币,市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支持凯德集团在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基金哦信托总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凯德集团2004年开始其在中国的扩张期,无论是通过资产收购还是联合投资亦或是股权合作,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中国。

那么凯德到底是怎么运用这些基金和信托来达到其商业开发和收益平衡的?有哪些秘诀呢?

秘诀一,私募基金,它的作用在于可以减少资金的沉淀,可以实现资产的快速周转。私募是基金是凯德成功的支撑,通过和投资机构发起基金的过程,其充分发挥了其房地产投资领域的专业优势,按照一定比例出资的同时,其不仅通过基金管理获得管理收入,还可以拓展房地产资产管理领域的业务,待项目运营成熟后,再将项目出售给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现金回流,而且可以实现资产的增值收益。

秘诀二,上市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成熟项目注入套现。凯德旗下已经有超过6至上市的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其中雅诗阁信托和凯德商用中国信托在中国境内持有物业。其中凯德商用中国信托在新加坡上市,是首只专注于中国购物中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秘诀三,综合利用私募基金和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方式。通过私募基金和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两种方式协同发展,这样就不仅可以快速拓展房地产业务,通过管理基金收取管理费,还可以将投入的资金迅速回收,继续收取租金及项目运营带来的收益,真是一举多得。

从新加坡凯德集团甩卖国内20家商场:来解密其商业运营之道

运用三种模式开的商场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实现其在中国的一体化发展。当然了。凯德对于资产管理的运用,是其获得多元化盈利的前提,其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是来自租金的收入,管理费的收入和物业增值。

2016年,凯德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税后净利润增长11.7%。其中营业利润占整个税后利润的72%,增长27.8%。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足为奇了。

觉得对您有启发的话麻烦点赞,转发,留言都可以,也可以关注我,会持续高品质的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