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从庚子赔款第一批留学生睁眼看世界,
到民国为中国崛起赴洋学习的热血,
到解放初白手起家,
科学救国的归国潮,
再到而今“海归”带来的世界领先高端技术,
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这些海归科学家们的呕心沥血。
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他们鬓发已经花白、眼睛布满血丝、甚至已经临近生命的终点,但仍在尺笔旁、电脑前为了那份理想奋斗着……
他们的理想可以很小,小到在一个领域一钻就是一辈子
他们的理想可以很大,大到用自己的努力让中国的科技事业漫天繁星、生生不息。
他们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些为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海归科学家!
1
赵忠贤:坐热高温超导的“冷板凳”
咬定青山不放松,他把高温超导这个“冷板凳”坐热了。
赵忠贤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参与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2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原创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一曲星梦“东方红”,到嫦娥探月“鹊桥会”,每一次中国卫星发射时,都能看到他期待而又疲惫的双眼。
探索太空这条路曲折而又漫长,他始终陪伴着中国航天,从一无所有到一往无前。
3
黄大年:为国家奉献是最高使命
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2008年,黄大年响应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号召,用最短的时间办好了回国手续,并任教于吉林大学。
他掌握了先进的量子技术后,迫切地希望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抓住这次赶超发达国家并掌握主动权的机会,为此,他枕戈待旦、孜孜不倦。
4
程开甲:载入绝密档案的
中国核司令
他,被誉为“中国核司令”。他,与罗布泊结缘20年。他,名字曾载入国家的绝密档案。手指一动,重甲为开。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他曾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程开甲同志“八一勋章”。 2018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璀璨繁星耀中华,科苑葳蕤创未来。当他们的辛勤付出日渐开花结果,当你我的生活更加便利,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崭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向老一辈放弃海外条件、回报祖国的海归科学家致敬!
来源|欧美同学会
往期精选
就业资讯 | 滴滴出行 2018 春季校园招聘全面启动啦!
学联新闻 | 中国十七所高校情况说明会在新加坡成功举办!
留学狮城 | 走进这些新加坡周边国家,感受不一样的东南亚风光
感谢您对学联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关心
长按图片即可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