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曾“遇冷”的食物银行,今天如何让“供”与“需”在上海街头相遇?

位于国顺东路55弄5号的浣纱睦邻中心,最近多了一座高2米、宽0.9米的橙色冰箱。乍一看和便利店的投币饮料柜无异,不同的是这个冰箱无需投币,刷身份证即可取食。这台具有技术专利的共享冰箱目前在调试阶段,即将投入运行。

今天上午,在杨浦区的“光盘行动”进社区主题活动上,社区基金会和绿洲公益联合创立的食物银行项目在杨浦区正式启动。未来这样的冰箱将在上海布设50个点,使城市生活中冗余临期食物抵达有需求的人群,让供与需在街头对接起来。

五年前曾“遇冷”的食物银行,今天如何让“供”与“需”在上海街头相遇?

五年前缘何遭遇“尴尬”?

这座共享冰箱由新加坡的星展银行捐赠,捐赠合作还包括半年的食物配给支持。食物银行项目负责人、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项目总监郑英女告诉记者。上海绿洲公益原本是一家环保组织 ,自2015年发起食物银行项目以来,目前食物捐赠者已遍布世界各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社区一方面存在食物浪费,一方面还有部分人温饱都没有解决。”一座食物银行,把这两头连接起来。

“有些食物最佳赏味期过了,只是口感变差,但食品还是安全的。这些都是临期食品,又称为余量食物。”五年来,绿洲食物银行共抢救了706吨还可安全食用的食物。如何把这些余量食物传递到最需要的人群,绿洲探索了五年。

2015年,第一座食物银行开在了上海普陀区的一个居民区内,食物银行、共享冰箱等概念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记者当年采访时发现,与开在街头遭遇哄抢的共享冰箱不同,社区里的共享冰箱由社区志愿者管理,领取食物者需要签字登记,有效的管理杜绝了乱拿现象,但也遭遇一些同小区的困难居民因拉不下面子而不肯来拿食物的“尴尬”。

新的食物银行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五年后用一项技术专利来解决

“我们收集回来的食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爱心企业生产或购买的基础食物,包括大米、油、五谷杂粮、挂面等。”食物银行把基础食物打包成一个价值120元的“最美食物包”,通过每个月一次入户配送的形式发放给困难户。长海路街道通过社保科的调查数据,评估出低保、重残、无业的困难人群,并和居委联系,最终愿意接受上门配送的共有12个家庭。

五年前曾“遇冷”的食物银行,今天如何让“供”与“需”在上海街头相遇?

“另外一种食物就是临期的余量食物,食物银行收集回来以后放在共享冰箱内,任何人都可以领取。”这些食物都经过食品安全局顾问认可,除了蔬果以外必须带独立包装,品牌明确。

共享冰箱安装了刷卡系统。扫描身份证后,按下所需食物的相应按钮,食物就会自动掉出来。操作模式和自动贩卖机一样,但一张有效身份证一天只能领取一次。

从经济学角度,过去没有门槛的共享冰箱难免导致乱拿和贪小便宜现象,但为领取免费食物增加一个“小门槛”,就能让食物抵达真正有需要的人。目前这项个系统已经申请专利,并获得全球创新奖。

共享模式仍在探索中

国顺东路55弄,这里是长海路街道浣纱片、翔殷片、营口片的交界地,共享冰箱设在此处,能覆盖社区近一半的低保户。“睦邻中心是一个亲民的地方,让底层人士来到这里都能得到关怀。冰箱放在睦邻中心,就是为了让人们愿意走进来。”杨浦区长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志东说。

食物银行开设前半年,由上海绿洲负责运营和提供食物,六个月以后,则由长海路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自己筹集食物。“后续街道将会继续在社区增加布点,扩大受益人群,与区域内更多超市、企业合作对接。”何志东说,对于社区而言,共享的模式如何扩大受众面,用什么方式“给予”才能让人更容易接受,“给多少”最合适……这些问题还要进一步摸索。“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既温馨又能量化的方式。”

五年前曾“遇冷”的食物银行,今天如何让“供”与“需”在上海街头相遇?

而对于公益组织来说,这些年运营食物银行也克服了不少困难。“最初,食物的来源很匮乏,我们挨家去跟麦德龙、家乐福谈合作,现在有不少企业主动打电话来捐赠。”2018年上海绿洲加入了全球食物银行网络,该组织在全球有会员国(地区)33个。加入该网络以后,全球各地的企业都可以给食物银行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食物银行的朋友圈更大了。

爱心企业捐赠的食物五花八门,根据食物的不同类型,食物银行还设置了很多不同特色的共享冰箱,比如设在民工子弟学校的“巧克力冰箱”,放在敬老院的“核桃粉冰箱”。

食物的仓储、物流、供需对接等流程在逐步打通。“目前仍没有解决的是物流问题。很多企业有食物,但运输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比如有企业捐赠了一批价值百万的奶粉,其物流成本非常高,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郑英女说,运营食物银行还要掌握节奏,“有时候企业捐赠的食物多了,仓储放不下,但有时候食物又不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捐赠方在哪里……”

来源:作者:黄尖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