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当道的今天,你还会去图书馆吗?

互联网当道的今天,你还会去图书馆吗?

(文中图片皆来源于unsplash)

图书馆不仅仅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地方,也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地方。可是,在如今的高科技社会中,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图书馆了,不仅如此,就连书籍的阅读量,也越来越少。

不过新加坡的图书馆却一改颓势,成为市民们最乐意去的地方之一,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引入百项教学课程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宣布,当地公共图书馆将引入逾500项教学课程,包括与科技有关的课程,认为图书馆除了可借阅书本外,更应是让人一起增值的场所。

其实,新加坡政府一直在设法让公共图书服务更能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接轨,例如将图书馆迁入更接近大众的地区,比如原有的澹滨尼地区图书馆(Tampines Regional Library)搬入体育场后,1年内到访人次增加40万。他又表示,当地其他公共图书馆近年亦开始迁入商场、综合诊所及社区中心。

互联网当道的今天,你还会去图书馆吗?

图书馆存在的目的不只是存放及借阅书本,亦是为了促进学习交流及创新,更是基层市民的重要资讯来源。有见及此,公共图书馆的选址乃至提供的服务,皆值得政府仔细斟酌,令馆方及市民一样能够增值。

社区阅读角落

除了将图书馆搬到人流量更加密集的地方以外,新加坡还积极地推进图书馆的社区化,让居民在居住的地方也能享受到阅读的服务。

数码图书馆 —— 乌鲁班丹民众俱乐部

谁说阅读角落只能有纸本书籍?设在乌鲁班丹民众俱乐部1楼的阅读空间,目前是新加坡本地唯一拥有数码电子阅读(eReads)服务的阅读角落。

居民可通过一个互动式数码屏幕,免费浏览和下载超过15万本电子书和有声书,其中1万7000多本是中文书籍,居民在这里也可使用电脑阅读电子版。

集装箱图书馆 —— 榜鹅西

2016年盛港图书馆为翻新暂时关闭,因此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为居民设立临时阅读角落——榜鹅西集装箱图书馆。

尽管盛港图书馆去年初已重新开放,仍有居民使用集装箱图书馆,因此它被保留下来,有约2000本书籍供借阅。

互联网当道的今天,你还会去图书馆吗?

给弱势孩童的看书角落 —— “我们热爱阅读” 中心

“我们热爱阅读”中心以弱势孩童为服务对象,它在图管局的支持下,经过了翻新,现在能为弱势孩童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助提升这些孩童的阅读能力。

图管局也培训中心的义工,引导他们推行其他鼓励阅读的项目,如儿童启蒙阅读计划(kidsREAD)等活动。

书籍交换角落 —— 樟宜四美民众俱乐部

坐落在樟宜四美民众俱乐部的社区图书馆,拥有约5000本藏书,是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支持的阅读角落当中规模最大的。

除了为居民提供不同种类的书籍,馆内也装置电脑供居民使用和进行学习。

图书馆没有借书和还书系统,靠的是诚信制度,由居民自动把书归还。如果居民想保留某一本书,可捐出另一本书作交换。

亲乐龄阅读角落 —— 红山职总乐龄活动中心

2018年12月1日,红山图书馆关闭,但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其实在2017年于红山区设立了12个阅读角落,包括民众俱乐部、乐龄中心等地点。

这些角落共提供5000本书供借阅,让年长者的空余时间过得更充实,也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便利。

曾经,图书馆是只有知识精英们才能够进入的地方。但是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仍然有人还没有进入互联网。

因此,今天的公共图书馆承载的使命是“鼓励终其一生的学习,推进认知的进步,和使其服务的社区更加强大”。

是的,如今的我们或许不需要进入图书馆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无论何时,当我们走进图书馆时,它仍能带给我们新的知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