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加坡华人文化,沿着加东叻沙和如切路寻找

新加坡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国家,因城市绿化和环境的良好治理又有“花园城市”的美誉。今年恰逢新加坡开埠200周年。200年前,英国史丹福·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岛,并将其设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贸易站。

作者:冯源

了解新加坡华人文化,沿着加东叻沙和如切路寻找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土生华人家庭画像

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之初,这里仍是马六甲海峡边一个贫穷落后、不起眼的弹丸之地,经过50多年的飞速发展,新加坡脱胎换骨,如今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新加坡也与纽约、伦敦比肩立于世界最顶级城市之列。新加坡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新加坡华人比例超过70%,当年是中国人下南洋的一个重要立足点,经过几百年的时光,中华文化在此落地生根,与中南半岛的马来文化等原生文明交融演进,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独具魅力的新加坡文化。本文作者冯源曾在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求学,现常住新加坡。 在撰写此文时,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样本——新加坡东海岸“加东/如切”区,通过探访这一个历史悠久的街区,让读者能窥斑见豹,领略新加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

加东区的独特美味

了解新加坡华人文化,沿着加东叻沙和如切路寻找

新加坡岛和附属岛屿地图(1885年),来源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加东328号的招牌菜是加东叻(lè)沙,一道南洋面食料理。以浓郁的咖喱和椰浆做汤料,配新鲜的虾、牡蛎、鱼饼、豆芽,用酹粉做面,将做熟的面条切成小段。叻沙是世界各地观光者来新加坡必试吃的美食,也是本地人的垂涎解馋之物。

我搬到东海岸居住后,每周末都要去历史悠久的加东区(Katong)和紧邻的如切区(Joo Chiat)。刚开始去是为了每周日的法语课。趁开讲之前,在法语课隔壁“红房子面包店”里买加炼乳的南洋咖啡,再点个椰松糕点或黄油面包,打包带走。有时遇上本地人扎堆排队,马来裔老板娘一时照应不上来,那准是要迟到了。

到了中午下课时,腹中的早点也伴随着法语的passé composé(过去式)成为过往。这时,心里的念想便是加东328号的叻沙。小碗叻沙卖五块五新币,大碗卖七块五,价格实惠又亲民。用汤匙舀起透明的面段配以汤料,入口的一瞬间,椰香、海鲜和微辣的香料在舌尖味蕾的碰撞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吃完面忍不住要喝汤,喝完汤,那饱满而圆润的口感依旧充盈在口,让人留恋。

相比其它亚洲佳肴,叻沙并不算精致,甚至有些过于诚实而大方,它的食材简单不昂贵,取自东南亚最普通的植物和海产品。它的味道虽丰满,但没有令人惊喜的神秘和含蓄。实则,叻沙是娘惹菜的经典,它是南洋多元文化集合的产物,它的性格也承载了南洋的复杂、开放和包容的性情和风貌。

15世纪的马六甲,从中国福建等地南下的华人与当地马来族女性通婚,他们的子孙后裔深受两种族群的影响,成为华族、马来文化的混合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集群越来越壮大,最终发展为自成一体的“土生华人”族群,又唤“海峡侨生”。早期的土生华人从事贸易和零售,也投身于房地产、货运和银行业,为当地的贸易和产业生态作出显著贡献。

由于土生华人男子被称作“峇峇”(读音同巴巴),土生华人女子被称作“娘惹”,土生华人的文化也俗称“峇峇娘惹文化”,其菜系又叫“娘惹菜”。娘惹菜沿用马来菜系的香料,比如香茅、班兰叶、肉桂、蜡烛果,也采用符合华人饮食习惯的食材,比如猪肉。以叻沙为例,制作叻沙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汤面上撒磨碎的越南香菜,而这种东南亚草木也因这道菜肴的普及被俗称为“叻沙叶”。

土生华人文化在18世纪已经初步成形。到了19世纪,随着中国华南移民的大批涌入,和当地女子的通婚,土生华人的人数激增。受到家庭双重文化熏陶,土生华人大多通福建方言和马来语。

英国殖民时期,土生华人接受英文教育,所以也熟知西方文化,甚至钟爱西方的消遣方式,比如骑马、俱乐部社交。在服饰上,峇峇既穿西装,也穿中式和马来传统服饰。

英国控制槟榔屿(1786年)和新加坡(1819年)后,一部分马六甲的土生华人移居到这两个新建立的英属殖民地。从此土生华人枝分叶散,槟榔屿和新加坡成为两个主要的土生华人聚落点,峇峇娘惹也渐渐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分支。

两百年的风云变幻,叻沙伴随着土生华人的迁居,填饱了一家老少的肚子,其风味的演变也是两百年来两地土生华人族群衍变的缩影。如今,槟城一带的叻沙一般添加青柠、黄瓜丝、菠萝丝和薄荷叶,口味偏酸、口感清凉。而马六甲、新加坡一带的做法则添加足量的椰浆和辣椒,口味偏甜辣、口感油滑。

相比娘惹传统做法,加东328号的叻沙还有一点不同。娘惹叻沙需要食客用筷子夹起品尝,而加东叻沙的面条已被切成小段,用一把汤匙就能舀起送入口中。当我问起店铺是否提供筷子,服务员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她指了指摆在柜台的汤匙,示意我自取。

与新加坡市区随处耸立的现代化建筑不同,加东依旧坐落着星罗棋布的低矮马六甲式建筑。东西向主路东海岸路(East Coast Road)嘈杂的车流、路边精品小区的施工噪音,敲着这个世纪的快板提醒路人快些、再快些赶路。

如切的斑斓过往

了解新加坡华人文化,沿着加东叻沙和如切路寻找

1971年8月8日的《海峡时报》,有一标题为“填海造陆后的东海岸能容纳十万人居住和休闲”,兼有地图说明。

倘若走到南北向的如切街(Joo Chiat Road),一切都放缓了,时间也慢了下来。一排排低矮的私宅、餐饮店、精品店慵懒地晒着太阳。任凭过路人突如其来的一阵欣喜,如切的街道总是安静地打量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如切”名字大有来历,它取自华人富商周如切。周先生另有一号,叫“加东王”。加东曾是一片椰子和棉花种植地。1820年,第一任新加坡驻扎官法夸尔的女婿巴纳德买下加东土地,开辟椰园种植。参照1885年绘制的新加坡岛地图(左图),那时的东海岸被茂密的椰林所覆盖,西至芽笼,东至樟宜。

1877年,周如切从福建到南洋做生意,留下在中国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据周如切曾孙子周炳镜1999年的口述实录,周如切来新加坡并非只身一人,他的哥哥在他之前来到新加坡做起了生意。20世纪初,周如切积累到一笔财富后,从一名阿拉伯后裔阿沙戈夫那里买下加东的一大片土地,种植椰林和槟榔。日后,周先生还经营过橡胶庄园,种植榴莲、红毛丹等热带水果。

参照《海峡时报》的地产成交公告,周如切在1910年收购的永久地契包括六块种植用地。这六块地位置在同盟庄园路,面积占12070平方英尺(1121平方米),买入价格为 460新币。

20世纪的前20年,随着新加坡市区的发展,中心区住房变得拥挤起来。越来越多的土生华人从市区搬迁到加东,面朝海滩盖起了海滨别墅。他们修建的马六甲式建筑有一部分保留至今。走在今天的如切路上,还能看到建筑物上标明的年代多为1920年前后。

为应对住房需求,周如切把加东的种植土地划分为小块地皮,新修住宅和排屋,出售或转租给新涌入的居民。1905年,一辆有轨电车连通加东和核心区丹戎巴葛,加速了新加坡东部与市区的流通。1920年后,靠近如切的芽笼发展为东部的商贸中心。如切的地价也高涨起来。1917年,殖民地政府提议,以在加东修建公路发展商区为由,收购周如切持有的部分土地。

周如切之孙周安详(音译)在1948年10月8日发行的《海峡时报》记述了他所了解的这一段历史。文章提到,周如切在收购东海岸椰林之后,便开始自费修建道路,为原本荒凉的区域铺上毛细血管似的网络。周先生自费修建的道路属于私有土地,但是开放给居民、商贩和普罗大众使用,大大方便了附近的交通。面对殖民地政府的收购提议和赔偿,周如切决定把加东的街道公有化,并作为“礼物”无偿让出。

不久之后,殖民政府将“同盟庄园路”(Confederate Estate Road)改名为“如切路”(Joo Chiat Road),以肯定周如切的贡献。

加东的扩张

然而,突如其来的改名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海峡时报》在1917年3月29日刊登了一封有趣的读者来信。信中说,同盟庄园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突然被改名为如切路,一个“历史地标”般的街名被无缘无故改动是“令人可惜”的。这位读者还对如切路的状况表示堪忧:这条坑坑洼洼、满是车辙的路简直“糟糕透顶”。路上的死水潭子招引着苍蝇和蚊子,散发着臭气,还是传染病的前兆。读者呼吁“当下是正确的权力介入的迫切之时”。

周如切先生在1926年2月与世长辞,享年69岁。《海峡时报》刊登的纪念文章提道,周先生是个足智多谋的华商。从福建抵达新加坡时,他身无分文。通过勤奋、智慧和灵敏的商业远见,他留下了身后价值一百万的地产。

2011年2月,新加坡国家遗产局将如切区设立为新加坡第一个历史遗产区(Heritage Town)。至此,如切渐渐发展为新加坡的小众旅游去处,甚至被本地人称为嬉皮士、咖啡馆和独立店的聚点。如切之名沿用到今天,经过一百多年也成为“历史地标”般的存在。今天的如切路没有死水潭和蚊虫,却多了餐饮设施和游人,成为娘惹文化的具象输出。如果1917年的那位热心读者能看到今天的如切路,他是否会感到一丝欣慰?又是否会赞成这是“正确的权力介入”的结果?

加东本意为“海滩的波纹”,可见半个世纪前的加东就坐落在海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本地的年轻人相约到加东海滩游泳、野餐、露营。海风徐来,海水轻柔地拍打沙滩,推出一道道弯弯的波纹。夕阳西下时,伴着渔舟唱晚,加东奥迪安戏院、乐斯戏院和丽宫戏院又华灯初上,好不悠哉!

今天,走在东西向的东海岸路,我们依稀能感受到阵阵海风拂过,却看不到海的轮廓。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为兴建组屋填海造陆,于1966年开始了东海岸填海工程的第一阶段。临近东海岸的两座山被夷为平地,每天有2万立方米沙土通过传送带移至海里。1971年8月8日的《海峡时报》公布了政府对东海岸商用、住宅和娱乐用地的规划图。根据当时的规划方案,填海工程完成之后,东海岸可容纳十万人居住和生活。庞大的建筑工程“一切准备就绪”,将于一个月之后施工。

13年后,记者林凤英在1984年7月22日的《联合早报》中写道:“如切,这个向来被人认为是个中上阶级人士的住宅区,近年来,在时代的冲击下,在新旧的交替下,旧风貌逐步的在消逝中。这个本来只有独立式别墅、排屋、低矮店屋、马六甲式建筑的住宅区,慢慢地竖立起一座座的高楼大厦和组屋。新式多层的购物中心,慢慢地也取代了旧式喧哗的旧市场、旧商店。”

同年11月,新加坡移民局在如切购物中心四层建立了第一个分办事处,为方便东海岸居民办理护照事宜。依据报道,办事处成立短短12天之内收到了4844起护照申请,积极的反响是超出预想的。

1985年,耗资超过6亿新元的填海工程完工。至此,东海岸增加了1525公顷的土地,新建的休闲海滨区将海岸线扩大了约18公里。3年后,本地作家 Tan Bah Bah在《海峡时报》“New Town(新城)”专栏中写道,马林百列组屋(东海岸填海土地上第一个建成的政府组屋)提供了“高雅却实惠的生活方式”。李光耀曾打趣说,东海岸组屋起初是“sold for a song”(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出售)。十多年之后,东海岸组屋在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形象摇身一变,同“闪耀发光”的乌节路和“典雅”的武吉知马一起成为最优选的三个住宅区之一。以房价作参考,一套四单元组屋在1976年时购置要花费24000新币,而在1988年价格翻了三番半,达到85000新币。步入新东海岸,“No more nostalgia” (没有对旧日的眷恋)。

如今,东海岸附近的组屋上了年头,早已不再崭新,但它的市值却如同两个世纪前茂密生长的椰林,不断向上生长。历经四十多年的使用、磨损和海风侵蚀,一套最普通的四单元组屋的市价也要四五十万新币起。

如果我们面朝大海的方向,站在今天的加东会发现,沿海一带是新城,是新加坡建国一代劳工用泥土和汗水填埋的土地,是今天绿意盎然的东海岸公园、联排的政府组屋;而身后是历史,是曾经的椰园、加东海滩、土生华人的滨海排屋、周如切的路。这两百年就在海水的拍击中,无影无形地,溜走了。

如切和加东,如同两个在历史过往中紧紧倚靠的双胞胎姊妹,经历了两个世纪漫长岁月的洗礼,今天仍然以一种从容的姿态,笑迎世人。她们穿着色彩绮丽的卡巴雅,一边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一边哼着曲、一针一线地绣着金珠鞋。若问,是否对旧日存有眷恋?她们笑而不语。

面朝大海,她们温情地守护着土生华人的乐园,又展开双臂欢迎新世纪的主人。

资料来源: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海峡时报》《联合早报》(及前身《南洋商报》)、《联合晚报》及新加坡旅游局官网等。

原标题:了解新加坡华人文化,沿着加东叻沙和如切路寻找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视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