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黎霞 广州报道2月23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4个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首部省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中新广州知识城2010年奠基,2018年11月升级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陈永康表示,为知识城立法源于三方面需要:一是落实国家战略,二是中新广州知识城改革经验制度化,三是支持广州发挥“引擎”带动作用。
《条例》不仅突出了在省权限层面对知识城的支持,回应赋权赋能需求,还重点强调了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支持先行先试,宽容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中一个富有本土特色的亮点是,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可依法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
强调管理权限下放与监管
该条例的立法工作从2021年2月启动,省市区三级联动,易稿40多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条例》与广东改革试验热土——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条例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强调事权下放、赋权赋能。
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条例》分类赋予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有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权限,对有关国家经济建设管理权限、省级经济建设管理权限、调整由广州市实施的省级经济建设管理权限以及调整由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的省级经济建设管理权限等四方面的管理权限,交由中新知识城管委会行使。
赋权赋能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条例》同时也强调了“监督”,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承接行使上述经济、建设管理权限,应“定期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在具体事项方面,《条例》对26项涉及国家和省级的事权给予赋权赋能。这其中包括企业密切关注的知识产权申请、专利代理开放、金融业开放、研发申报、职称评审以及用地供给和保障。
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介绍,赋权赋能一大利好是利于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速度。
比如,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条例》第36条规定“知识城管委会要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服务窗口做好保障”,这意味着企业创新药品上市的时间大大缩减、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
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品和技术更新迭代比较快,对专利审批效率、时间周期要求比较高。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已经落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全国唯一国家级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田”。陈智勇认为,赋权赋能、事权下放,还使得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条例》第13条规定,在知识城开通专利优先审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等知识产权申请绿色通道;《条例》第10条规定在知识城建立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绿色通道;《条例》第15条规定,在知识城设立知识产权公证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平台。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是中国和新加坡联合创设的研发机构,目前在知识城孵化了30家企业。该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颁布的条例都是研究院和研究院孵化企业非常关注的,意义非常大。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来到中国,最关心的是就是知识产权是否能够得到保护,维权诉讼成本对经营有多大影响,条例的颁发,使企业增强了信心,高科技企业把技术带入中国,也会有更大的信心。”
百吉生物(Biosyngen)是首批入驻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新加坡科研企业。该企业生物医药首席科学家顾问兼科学委员会主席Jean-Paul Thi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特别关注到《条例》涉及知识产权内容以及各项配套措施,“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决心。”
除了知识产权外,人才的支持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所重点关注。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红浪表示,他更关注的是《条例》中人才政策的赋权赋能,他认为《条例》中关于人才引进和支持方面不仅有管理制度的创新,还有实实在在的优惠和服务。
“在政府资助的重点创新项目中赋予创新领军人才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这项规定扩大了科技领军人才自主权,使首席科学家及其团队能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有利于探索顶尖高端人才的培育引进新模式。” 李红浪说。
加快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除了体制与事项的赋权赋能,《条例》还强调了区域联动的赋权赋能,“支持知识城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是该条例中的亮点提法。
《条例》第6条提出,支持知识城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依法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其他区域的改革试点措施,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扩大试点范围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可以优先安排在知识城实施。
《条例》还提出,强化中新合作特色优势,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城市治理、营商环境等方面与新加坡开展合作,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这有利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完善知识密集型产业服务,构建知识密集型产业体系。尤其是重点发展六大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科教服务与数字创意产业、智能制造与集成电路产业、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021年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鱼珠片区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联动发展区范畴”。
实际上,中新广州知识城虽非自贸试验区,但自贸试验区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产业合作、投资管理等领域的153项政策,已在此复制落地。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创新创造高地,获批国家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集聚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100多家机构。
受访专家表示,给予改革试验田制度创新,这是广东持续改革开放的勇气和尝试。《条例》中关于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提法,也与自贸试验区条例的提法是非常相似。
《条例》规定,中新广州知识城可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支持先行先试,宽容失败。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先行先试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是符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决策程序合法,未牟取私利或者未恶意损害公共利益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免于追究相关责任。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陈永康表示,中新广州知识城立法的首要任务是将政策依据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法律依据,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为创新发展赋予更大的管理权限。
广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廖荣辉在发布会上亦表示,下一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法规宣传解读,加强法规实施保障,适时对广州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完善配套制度措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