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被冠以“中国”二字开头的企业,一般都是国企。
比如在2021年中国500强企业前10榜单中,几乎清一色开头带“中国”二字,而且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国企,唯独有一家是例外,它就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也是目前深圳最大的万亿级企业。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平安收入达到11804亿元,相当于日入32亿,力压腾讯、华为、万科等一众深圳巨无霸,是深圳收入最高的公司,而净利润也达到1016亿,在国内也算名列前茅。
像保险和银行这些事关经济命脉的金融行业,一般都由国家来把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同行业中,中国平安已经超过四大国有保险集团——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中国太平,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保险业老大。
但其实,当初中国平安也是“根正苗红”的国企,正如它的诞生地是改革开发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平安自成立以来就自带“勇敢”、“开拓”、“冒险”等标签,一路发展下来,通过不断的股权变更,才有了今天的形态。
而中国平安发展壮大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马明哲。
1988年,在马明哲的牵头下,平安保险公司正式在深圳蛇口成立,注册资本金为4200万元,由深圳招商局和中国工商银行各持股51%和49%。显然,刚成立时的平安,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国企。
当时对于这家全新的保险公司,从筹备到成立质疑声不断,大家对其能否有足够资金养活自己心里没底,而且那时候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的制度桎梏,平安的业务也只限于“深圳经济特区”开展。
在一片质疑声中,平安签订了第一张“巨额”产险保单,是来自蛇口工业区房地产公司,保险金额3072.1万元,保费43998元。
1988年年底一盘算,中国平安竟然完成了自己在开业时定下的500万元保费的“小目标”。这笔保费在当时肯定不少了,但也仅相当于中国人保保费的几千分之一。
不过,这也让同行感到了几分惊喜,毕竟这至少在国内保险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下,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深圳这个地方,至少在当时啥都敢尝试,比如蛇口精神就是敢想、敢言、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五敢精神”。而作为平安掌门人的马明哲,也不是一个走寻常路的人。
比如1989年,马明哲就搞了一个员工风险基金,将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绑定在一起,今天看这很普遍,但在当时,这样做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1991年,平安公司又下设平安证券部,也是一个破天荒的事。因为当时还没有金融集团的概念,银行该干银行的事,保险就该卖保险,证券公司自然就该干证券,各司其职。设立证券部,算是平安开拓新业务的一种尝试。
随着环境的变化,1992年,官方正式批准将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这时候公司才真正被冠上“中国”二字开头,并且经营范围也放开了,中国平安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由此,中国平安也迎来了大跨步发展。
这一年,马明哲还引入了两个“重量级”新股东——深圳财政局和中国远洋集团,并且将当初员工风险基金转成了平安员工的合股基金,持股10%。
员工持股这一招在当时也是相当罕见,中国平安的股权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一家100%纯正的国企。
到1993年,平安的保费收入已经增长到5.5亿,是1988年的110倍。
紧接着,马明哲开始试水国际化,先后在香港、美国、伦敦和新加坡设立分公司或代表处,并且着手从海外筹措基金,一开始找来摩根士丹利谈,后来又把高盛拉了进来,最终两家国际投行各自出资3500万美元,分别获得中国平安5.56%的股份。
自此,中国平安也成了国内第一家引入外资的金融机构。外资的进入让平安的股权结果再次发生改变,但的确也让其“如鱼得水”,在企业内部构建“国际化标准”,为后续崛起埋下伏笔。
到1996年,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已经猛增到97.1亿元,业务划分为产险、寿险、证券、投资四大块,俨然有些“综合性金融集团”的气息。
往后,中国平安在不断狂奔的同时,股权结构也一直在发生改变,先后经历了工行、中国远洋两大国资退出、汇丰入股、招商局打包甩卖股份等事件,到2004年中国平安上市时,其第一大股东竟成了汇丰,持股比例为9.99%,其次才是深圳投资管理公司的8.77%,股权相当的分散。
这十多年来,兜兜转转,有人减持,有人接盘,到现在,汇丰早已把中国平安的股份全盘清空,摩根士丹利、高盛也没有持股。泰国卜蜂集团成了中国平安单一持股最大的股东,但也仅持股8.81%,股权相当分散。
如今的中国平安,既不像国企,也不像是民企,说它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反而更恰当。但一路走来,中国平安甭管换了多少股东,他们大都投钱不管事,只拿分红。公司的控制权还是牢牢地掌握在马明哲和他的团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