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区块链日报(杭州,记者 徐赐豪)讯,由于新加坡监管政策的开放,新加坡成为加密货币“避风港”.我们所熟知的币安、OKEx等加密公司一度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豁免牌照的情况下继续运营。
不过,最近币安、火币都宣布暂停新加坡用户注册。火币近日在官网发布了《将新加坡纳入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称火币全球(Huobi Global)为了遵守新加坡的法律,将新加坡列为受限制地区并停止为新加坡用户提供服务,计划于2022 年3月31日关闭所有新加坡用户的账户。
此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包括币安在内的699家公司列入“投资者须警惕名单”(Investor Alert List)。币安随后停止了新元交易对、新元付款方式以及从新加坡 iOS 和 Google Play 商店中删除应用程序。
11月1日,蚂蚁链和新加坡区块链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新加坡和中国国内联合举办活动,开展项目,帮助行业和社会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区块链。
借此机会,《区块链日报》记者专访了新加坡区块链协会联合会长Chia Hock Lai(谢福来),谈及目前新加坡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的发展情况。
在谢福来看来,新加坡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居民对加密货币不太了解;不过很多机构投资者为追求更高的收益,越来越有兴趣投资于加密资产(包括加密货币)。
谢福来认为,MAS对加密货币有严格并明确的监管,且主要集中在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上,但本土居民的交易量相对较小。但 MAS不鼓励零售实体参与加密货币,尽管MAS并没有要禁止它的打算。
以下是专访内容:
《区块链日报》:新加坡区块链协会是一什么样的组织,相关的监督指导单位是哪里?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有哪些功能?
谢福来:我们是一个非营利的行业协会,作为业界的发言人,通过提高区块链的认知和应用、发展社区、建立国际关系和培养本地人才,来支持区块链和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与各类政府机构合作,特别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管理局(IMDA)。
《区块链日报》:新加坡区块链协会与蚂蚁链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展开密切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新加坡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目前新加坡在区块链方面的现状如何?
谢福来:我们正在见证区块链行业从数字资产到企业区块链的巨大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批量的区块链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并将新加坡作为他们的商业中心。
新加坡的区块链已经在公共服务、资本市场、支付、贸易和供应链金融、物流以及智慧城市方面都有应用。
比如,在资本市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在区块链上受监管的私营证券交易所;在公共服务方面为游客提供易于核实的数字证书,以便游客能够显示出发前测试(PDT)或来自认可医疗机构的疫苗接种记录;在物流方面与微软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空运货物结算、成本核算系统;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例如星展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的供应链和绿色融资等等。
《区块链日报》:新加坡政府在对于区块链行业整体持有怎样的态度?目前对于区块链行业出台过哪些政策?
谢福来:新加坡对区块链发展保持开放和进取的态度,将支持创新与法规监管并行。
鉴于新加坡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因此非常鼓励企业区块链的应用,尤其是在贸易融资和物流等应用。
对于加密货币,虽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不鼓励零售实体参与,但不打算禁止它,并自 2020年1月以来一直根据《支付服务法》对其进行监管,监管也主要是为了防止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
对于其他形式的数字资产,例如由现实世界资产(例如房地产、公司债券)支持的数字资产,它们受到现有证券监管的支持和监管。
MAS还使用监管沙箱来试验新的区块链应用,例如证券代币化、代币托管和交易。近期,还引入了监管沙盒加强版(Regulatory Sandbox Plus)以允许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实验。
此外,MAS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试验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CBDC),今年将试验范围扩大到与多家中央银行合作的跨境mCBDC(The Multiple CBDC),以探索共享mCBDC平台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跨境支付效率。
《区块链日报》:你觉得中国和新加坡在区块链发展上有哪些异同?在哪些领域可以展开合作?
谢福来:新加坡对加密货币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因为与其他形式的金融服务相比,本地公民的交易量微不足道。但MAS对许可非常严格,并准备对不合规的参与者采取强制措施。
另一方面,在可以产生实体经济效益的企业区块链领域,新加坡与中国的合作机会很多,特别是在支持跨境贸易、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区块链日报》:新加坡是一个金融相对开放的国家,包括在加密货币方面。在2017年前后,很多的从事区块链的中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办公室,同时在新加坡成立基金会。新加坡对于在海外公司设立办公室以及基金会是怎么的一个政策?
谢福来:MAS将加密货币分为3类:功能型代币、证券型代币和支付型代币。
功能型代币的区块链公司不受监管,证券型代币受现有证券法规监管,而支付代币受支付法规监管。
MAS在代币定义的界定上更为宽泛,并已对未经许可处理证券型代币的公司采取了强制行动。自2020年1月以来,随着《支付服务法》的出台,加密货币交易所开始受到这一新支付法规的监管。
《区块链日报》:能否具体谈谈新加坡参与加密货币投资的用户情况,你说散户投资者较少,散户投资者少是因为政策原因,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机构投资者情况怎么样?
谢福来:MAS对加密货币有严格但明确的监管,且主要集中在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上,因为本土居民的交易量相对较小。但MAS不鼓励零售实体参与加密货币,尽管MAS并没有要禁止它的打算。
另外,新加坡人口较少,因此市场规模较小。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居民对加密货币不太了解。
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发达的投资市场,因此散户投资者有很多投资选择。新加坡作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及财富管理中心,拥有很多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他们对投资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加密资产越来越有兴趣。
此外,许多机构参与所需的制度解决方案现在已可适用,如托管、保险、期权和期货。因此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发展方向,新加坡也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机构加密中心。
《区块链日报》:你觉得未来新加坡在区块链发展潜力在哪里?未来会在哪些方面发力?
谢福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在资产支持通证(asset-backed token)(如房地产和债券)领域将大有可为。最近我们也看到机构对主流加密货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在促进跨境支付、供应链融资、物流和贸易文件交换领域的区块链发展将非常重要。
作为更大领域的东盟地区甚至亚洲的重要连接器,新加坡由于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高学历人才的供应,将会在区块链的商业中心活动(如研发、产品开发和销售)持续保持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