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
从伦敦到新加坡战斗在投行第二线的双宝上海妈妈
这届家长,凡是口袋里兜着点余钱的,都想把孩子浸泡在艺术里长大。巴赫呀,莫扎特啊,贝多芬呀,德彪西呀,这些都好像儿童营养补充剂,明知道不补没什么大碍,但是有条件还是得吃啊,不然总觉得缺点啥。
我也不例外。
据我观察,当代琴童家长们普遍比较理性,通常没有朗朗父亲那样宏伟的目标和铁石心肠,少有家长真心认为孩子是音乐奇才。
根据有限的阅历,家长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学钢琴的弹弹《致爱丽丝》,学小提琴的拉拉《沉思曲》,学大提琴的就来一首《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组曲》,这类耳熟能详雅俗共赏的乐曲就已经十分赏心悦目了。
反正我就是抱着培养乐感陶冶情操的目的让孩子学习音乐的。
说起来,我已经是“二进宫”了。
第一次是我自己作死。在孩子5岁的时候让孩子学钢琴。
孩子的钢琴老师里卡多是个意大利人,还为意大利歌星作过曲,是个有意思的人。
四节课后,里卡多老师说我女儿悠米很有音乐天赋,他对教好悠米十分有信心。
两年后,给儿子今米上了四节课后,老师说,今米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和他聊天十分愉快,如果上课的时候可以更专注一点就更好了。(言下之意。。。。。。)
无论如何,学琴以后,每天拉扯着孩子坐在钢琴旁边练琴成了必修课。
你以为的陪练——母慈子孝事实上的陪练——鸡飞狗跳
——我都叫了你好几遍了,你到底准备什么时候开始?~~~一小时后~~~(总算开始练了。)
——这都练了好几天了,你怎么还弹错?下节课老师又要让你重学,不是浪费钱吗?
——升发升发升发,有个升号!到底要说几遍呀?
目测已疯!
以前吧,我觉得陪练需要时间、耐心、精力和乐理知识。但是后来,我又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陪练最最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
琴童的爸爸妈妈们真的是用生命在陪啊!
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各种因焦虑而引起的身体不调,分分钟都可能在之前日积月累的中达到一个临界点突然爆发。
两个孩子的起步很不一样,在学琴路上倒是殊途同归了。
悠米在备考英皇三级的时候告诉我,妈妈,我不想再弹钢琴了,因为我不再感到快乐了。
弟弟今米附议说,对呀,为什么要天天做不喜欢的事呢?
有时候,小孩子可以提出很深刻的哲学问题,让大人措手不及。我只能说,等考完以后你再决定吧,也许最近反复弹同样的曲子让你疲倦了。
考完试那天,我开车接她回家。她在后座边舔着冰激凌边和我说,妈妈,现在我再也不用弹琴了。
这不是一个问句。
这是一个通知。
我至今仍记得她那天释然的表情。
从此,我们家不再有琴声了,换回母慈子孝的和谐。生活真的可以很美好。
两年以后
今米有天告诉我,妈妈,我觉得我想试试小提琴?
——哦?为什么呢?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维多利亚音乐厅,我们在那里试了各种乐器。其他小朋友都不知道怎么拿小提琴,但是我就是知道,那个音乐家还表扬我了呢。
——所以你想学?
——对呀,我觉得小提琴就是我的乐器 (Violin is my thing.)
你知道我脑海里的画面吗?
我那虎头虎脑不上台面的儿子穿着笔挺黑色礼服在台上优雅地演奏小提琴独奏曲。
完~全~没~有~
我瞬间觉得,哇,面前好大一个坑啊!儿子,你真是挖坑小能手啊!!
我脑补的是天天扯着嗓子催他练琴的样子。
不,不,不!我绝不能再走那条老路!
可是,我毕竟是个大人,怎么可以表现得这么无措呢?而且,作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我没有当即否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我决定用冰冷的现实来浇灭他瞬间的激情。
——你知道小提琴很难学,特别难,比钢琴难多了。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你知道,学乐器每天都要练习。你记得你小的时候学钢琴,你并不能做到每天练习,最后放弃了。
——钢琴是你要我学的,我不喜欢。
——你觉得你可以每天练习小提琴吗?
——是的。这是我自己选的,我觉得我可以坚持。
——你觉得你每天可以练习多久呢?你知道三五分钟可不够。
——一个小时?嗯,那可能太多了,我还是现实一点吧,我觉得我可以练习半个小时。
——好的,为了确保你不是冲动,我们过三个月再讨论这个问题吧。
我的缓兵之计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成了激将法。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今米多次央求要学小提琴,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而且他还成功地说服姐姐也一起学习。
所以,几个月后,我又掉坑里了——一个更大、更深、更黑暗的坑。
小提琴真的太~~~难听了。
民间普遍爱用“锯木头”来形容初学者拉出的声音。
No!No!No!
别人家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家发出的声音大大地超越了“锯木”这个范畴,直接飙升到“驴子临死前的哀嚎”这个等级。
我记得看过一篇四大人写的帖子,说被派到猪圈去做盘点,听了两晚杀猪时的嚎叫声,搞得有点精神衰弱。
我呢,天天听着驴嚎,杀伤力直升百倍,简直是要疯了好吗?!
并且,我和今米之间从此又多了个聊天的话题,常常让我感到奔溃。
场景一:
——儿子,小提琴太难了,你不想学没关系的。(真心的!放我一条生路吧!)
——妈妈,可是我还是想学的。
——想学,你倒是去练琴啊!
——不是现在,不是现在。(Not now,not now.)
场景二:
——老师说上节课的作业你没拉好,这节课就是复习上次的,什么新内容也没教。你要练啊!(又是拿钱打水漂的一天啊!)
——妈妈呀,那首曲子太难听了, 我不喜欢。
——老师说练习曲都是这样的,只有拉好练习曲,你才能有技巧去拉你喜欢的曲子。(苦口婆心,有没有?)
——为什么不能直接拉我喜欢的曲子呢?我可以多多练习我喜欢的曲子,而不是拉什么难听的练习曲。
——哪首是你喜欢的曲子呢?你去练啊。
——我还没遇到我喜欢的曲子呢。
我只能在风中凌乱~~~
场景三:
——今米呀,你看,是你自己说要学小提琴的,你也保证每天会练习半个小时。为什么你现在做不到呢?(说话不算数,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
——因为我只是个普通人。你也说每天要早点睡觉多做运动,但是你没有做到。这不怪你,因为你也是个普通人。
这是轮到我要反省一下了吗?!
诡辩家!
场景四:
——你想怎么学小提琴是你的自由。但是,现在是我赞助你学琴,我付钱的条件就是你得坚持练习,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你如果做不到的话,我就不付钱了,等你以后自己赚了钱再按照你的想法去学琴吧。(有理有据,是不是?)
——你知道吗,你现在说话的态度很差。我很生气。这个情况下,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听进去的。哼!
我竟然无言以对!
诡辩家!+1
小提琴老师上门第一天问,你们学琴有什么特别的目标吗?比如要多久以后考级什么的。
经历过一次拔苗助长的失败,我已经了解到考级难以避免的重复练习的杀伤力。我说,我们不以考级为目的,以培养兴趣为主。
一年多过去了,两个孩子还坚持着。
只是最初的好奇心没有了,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曲子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最近,第一个瘙痒期来临了,触发点就是那些“难听”的练习曲。今米拒绝练习。
我和老师一再地沟通,不要给今米布置那些不成调子的练习曲了,硬生生把音乐乐趣全磨光了,不如多拉简单的乐曲吧。
显然,我是个音乐的门外汉,对如何可以增进演奏技巧一无所知。老师自然不会听我的,依然本着打好基础的出发点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布置练习曲,而且还在不厌其烦地把三五个月前的曲子拿出来让今米重新练习。
这下彻底把今米整毛了。
我仿佛看到了出坑的曙光!
但是,他没有说,我不想学小提琴了。
他说,我不想跟这个老师学了。
于是,最近在原来的基础上我给他每周增加了一次网上陪练课,停了主课。他还坚持着。
学习乐器是不是必需品呢?现在我认为,并不是的。
提高音乐素养的方式有很多。哪怕每天花十来分钟鉴赏一两首曲子,日积月累十来年,音乐细胞也是杠杠滴。
我问今米,你拉琴的时候感到快乐吗?
他说,是的。
这就是我们彼此可以坚持的原因吧。
听过很多人说,学习乐器是在磨练孩子的意志,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他们放弃会成了惯性,以后将一事无成。
也听很过长大了的“琴童”诉说,多么感谢曾经天天对他们“破口大骂、棍棒相逼”的父母让自己可以坚持学琴之路。
我对此真的不为所动。
我们这届孩子压力太大了,需要意志力的地方太多了。
上课要时刻保持注意力,回家要做额外的作业,喜欢的游戏不可以玩太久,连不爱的蔬菜都要用意志力逼迫自己多咽几口。
然而,意志力是有限的,我怎么忍心用“磨练意志力”再来压迫他们?
英语里,乐器就是“play”,是用来玩的。我不觉得它多么地高尚,非学不可。如果开心,就去学,玩得不再开心了就缓一缓。它绝不应该是压力的来源。
我深知,这样的心态培养不出音乐家,甚至连合格的琴童可能也培养不出。但是,这又怎么样呢?
压力下迅速提高的娴熟技巧和笨拙缓慢但愉快的学习,我给孩子选择了后者。
我希望,能给他们埋下一颗热爱音乐、热爱生命的种子,让它按照自己的速度生根发芽。他们不需要有多么高超的技艺,不需要因此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赢得掌声,更不需要用技能增加升学的可能。
让兴趣爱好仅仅是兴趣爱好,就很好。
感谢四月(April)的分享!四月为辣妈粉丝开设了专栏,会定期分享干货好文,敬请期待哦~
相关文章:-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娃考上GEP天才班后,我家发生的那些事~-新加坡近视率全球第一!家长如何拯救孩子的眼睛?-苍天啊! 新加坡小学烧脑的考试制度,饶了我吧!
狮城辣妈x乐器群
扫描小编芝士奶盖的二维码手动拉你进同龄育儿群备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13
近 期 好 文
点个“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